绿水青山庐江茶 一点一滴滋味浓 庐江文化韵茶谱写产业兴旺画卷

合肥晚报 2019-04-30 01:00 大字

○汤池镇金孔雀温泉度假区

○优质茶园

○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游客在茶园体验采茶

○汤池镇天鸣花海美如画

一亩亩高标准茶叶基地相连;一条条平坦道路在茶园纵横交错;现代化的茶厂,产、销、研一体的办公大楼错落有致……美丽茶乡庐江正展露出一派“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幸福景象。

从4月起,庐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茶文化旅游节,茶园“变身”游园迎来四面八方的游客。现代化茶叶生产与生态的自然美景交相辉映,一幅茶业建设的“魅力图景”正在庐江徐徐展开。

文化韵茶

合肥好茶出庐江

过去,品茶是从舌尖沾到茶水的那刻起“计算”,如今,合肥人将品茶的时间轴拉到了茶树冒尖时,当新绿在枝头摇曳,合肥人一年一度的茶文化节便开始了。

“省会出好茶,产地在庐江”。此时的庐江正值“手提竹篓上茶山,十指尖尖采茶忙”的时节,随山势而生的茶树,团团簇簇,青翠一片,甚是养眼。庐江县汤池镇是远近闻名的茶乡。走进这个浸泡在茶香里的古镇,你不仅可以饮到好茶,还能游览美丽的茶叶产地,更能细细品味庐江无处不在的茶文化。

二姑尖钟灵毓秀之地,山中白云禅寺历史久远。白云禅寺往北有一块凹地,形如燕窝,获名“燕窝洼”。此地四季氤氲湿润,是生长云雾茶的绝佳场所。洼口有一巨石,其形如蛋,光滑陡峭,又叫“燕窝蛋”。相传很久以前,二姑尖最早的一棵茶树便生长于此,在此之后山民也效仿在山中开垦土地,引种栽茶。

千百年后,中国著名制茶专家、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登上二姑尖,嗅到了云雾中散发出从“燕窝洼”飘来的清香,兴奋地扔掉手中拐杖,走向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亲自选棵、采摘、炒制,亲口品尝,连声赞叹叫绝:“此茶味甘鲜醇,滋润可口,嫩香沁心,堪称珍品中的一绝!”陈椽将此茶命名为“白云春毫”。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白云春毫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庐江好茶,荣获了省优部优名茶、中国第二届农博会金奖、上海世博会金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为庐江以及合肥一张亮丽的名片。

探茶之旅

共睹庐江新美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茶叶亦是如此。兰花茶、黄小茶、精制茶、红茶……庐江去年茶叶产量3000多吨,产值4.5亿元。虽然同在庐江,但不同乡镇产出来的茶味道也不尽相同。若要追问有何不同,你不妨到庐江游一游。

今年茶文化节期间,除了品茶、采茶之外,庐江三镇(柯坦镇、汤池镇、万山镇)还将围绕茶产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其中,万山将在长冲村三峰美丽乡村点,开展“游十里长冲品茶园美食”活动,游客可以现场品茶之韵、尝茶文化特色的长桌宴;柯坦将举办户外徒步游茶乡活动,以“茶+旅游”、“茶+户外”等形式来提高柯坦茶叶品牌及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汤池将在二姑尖茶园,用超大国旗和快闪向祖国70华诞献礼。

除此之外,名企将自组爱心自驾车队,开展“后备厢”工程,去茶园购扶贫茶、爱心茶活动。随着人居环境改善,隐藏在山水之间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名为“茶乡新貌”摄影比赛也在茶文化节期间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农业大学将在五月举办“白云春毫”进课堂专题活动。届时,茶叶专家将围绕白云春毫品牌“一杯茶”工程,围绕茶产业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下茶企业责任与机遇、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体系打造、新时代下茶业发展路径等热门话题进行对话,共谋庐江茶业新作为。

致富靠茶

茶农“跳”起丰收舞

眼下正是采茶的旺季,走进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的生态茶产业基地,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这个产村相融、茶旅一体化的现代化茶产业园,是原先一些低产茶园经20多年改造而成,目前年产值近3亿元,带动周边数万农民走上了种茶的致富路。

在这里,茶叶栽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曾经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茶叶卖不上好价钱,20年前我们是守着茶园过穷日子。”正在采茶的茶农章长银回忆起过去时说。2003年,庐江县精制茶厂改制,下岗职工赵玉贵眼瞅着茶叶卖不出去,决心“另起炉灶”,建设现代茶园,创制名茶,叫响庐江茶叶品牌。他和团队着手对汤池镇数万亩高山优质茶园按照建设生态化、景观化有机茶的标准进行改造,着力培育开发精品茶园。

“要长出好的茶叶,给茶树一个健康生态的环境非常重要。”茶园技术员赵诚介绍,20多年来,他们一边对农民进行蹲点指导,加快名优茶树品种的推广,一边按照50%林木、40%茶树、10%兰草的比例丰富自然植被,同时在茶园里养殖白鹅和山羊,让它们在山上吃草,成为天然“除草机”,并实现了以动物的排泄物为自然肥料,以天然的方式增加土壤养分。另外,茶园为了让茶叶形成独特的口感风格,还不断对茶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

与茶叶品质一同提升的,还有茶农的收入——每亩茶叶收入不到1000元提高到平均5000元。正在茶园忙活的茶农何长林乐呵呵地说,他们长年在这里打工,每年可以领到三个“红包”:第一个是土地流转出让金,第二个是茶园劳务承包佣金,第三个是采茶的工钱,一般每年仅采茶收入就可以达到1万元。“感觉眼下的日子越过越敞亮了。”同村的方洪军接过话茬,“这几年就在自家地里打工,除了领工资,每年还能拿到地租,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目前,茶叶产业已列入庐江重点扶持发展产业之一,该县成立了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现代农业产业提升“510”工程实施意见及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与安农大签订了茶叶产业开发合作协议。“庐江县茶园面积8万多亩,茶叶企业84家,其中龙头企业11家。”该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山林、水系、茶园、村落错落有致,采茶、品茶、旅游休闲应有尽有,庐江的茶园不仅出好茶,还“抱团”走出一条文旅结合的发展路。

中共庐江县委宣传部策划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文 左学长等/供图

新闻推荐

70多家房企角逐26宗地块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郜征)继3月21日50多家房企云集土地拍卖后,合肥市又一场重量级土拍将于25、26日集中举行。截至目...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