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着力提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 去年保障相关对象36848人,发放供养资金32847万元

合肥日报 2019-02-19 04:18 大字

本报讯保障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是编密织牢民生安全网的重要举措。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获悉,合肥市不断探索改革特困人员供养模式,扎实做好特困人员供养民生工程工作,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各项保障制度,着力提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

自2018年1月1日起,合肥市扩大兜底保障范围,将城市“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城市特困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确定为每人每年16318元(其中财政补助为13653元),照料护理标准为每人每年3264元;农村特困(农村五保)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确定为每人每年8167元(其中财政补助为6516元),照料护理标准为每人每年1634元。去年,全市保障特困供养对象36848人,累计发放供养资金32847万元。

另外,合肥市制定了《合肥市关于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供养机构建设,推进转型升级和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安排1亿元资金,全面推进庐江县、巢湖市两地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改造和设施达标,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开展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在职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等方式,对各类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内从事养老护理、日间照料等养老工作的管理人员、一线服务人员,以及已签订劳动合同(协议)的新入职人员,开展分类分层次培训。

记者从蜀山区了解到,今年该区将着力打造两公里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圈。通过社区老年人数据库、社会组织养老服务平台、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将老人与服务机构链接起来,建立居民小区物业线下服务点,引入社会组织的社工为老人提供服务指导或服务代办,强化平台机构的上门服务功能,让老人不出小区门就能享受基本生活服务。

合肥市还在提升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养护能力上做文章。从2018年起,利用三年时间,统筹整合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管护人员力量,科学合理、因地制宜设置特困人员护理专区(院),完善护理功能。鼓励相关单位通过政府社会化购买服务、开展志愿者服务、“万人访百院”等方式,为集中供养的农村失能、失智供养人员提供康复护理、生活服务、娱乐活动、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的服务,保证农村失能、失智特困供养人员得到专业化、标准化的照护。2018年,全市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4281人,集中供养2181人,集中供养率达50.9%。

(胡正球 记者 宋炎骏)

新闻推荐

好戏轮番上演 精彩持续不断 合肥市春节期间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

在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活动现场,传统龙狮舞、大鼓书、虾子灯舞等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文艺节目接连登场。左学长摄在...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