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已成重要污染源 合肥机动车超150万辆,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升高

新安晚报 2018-06-28 09:38 大字

本报讯在昨天举行的合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丁志松汇报了合肥大气污染防治情况。据介绍,截至2017年,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增至150多万辆,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升高,已成为重要污染源。空气质量达标水平不高

丁志松说,目前合肥空气质量达标水平不高。2017年,PM10、PM2.5年均浓度虽符合考核标准,但处于压线达标,其浓度绝对值距离二级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今年1~5月,PM10浓度均值同比下降幅度仅为3.3%,降幅偏小,存在升高风险。而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常规性举措下可挖掘的潜力已经不多,停工停产等保障性、临时性措施只能短期使用、不可持续。

同时,合肥大气污染复合程度高,治理精准度还不够。丁志松说,当前,冬春季节多发灰霾污染,夏秋季节多发臭氧污染,多种污染物交织,相互发生反应易造成二次污染,控制单一或者少数几种污染物,已无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另外,城市交通流量也明显增加,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增至150多万辆,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升高,已成为重要污染源。一年涉气案件数超千件

不过,近年来,合肥市在大气环境保护上,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首先,合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执法,开展秸秆禁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燃煤锅炉整治、散煤禁燃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等执法新手段查处一批环境违法案件并公开曝光。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市实施涉气环境行政行为案件数共1002件。

另外,合肥市还让化工企业全部实现退城进园,并累计淘汰黄标车5.8万辆,改造150辆“冒黑烟”公交车,推广新能源汽车8000多辆。截至2018年4月,合肥公交集团清洁能源公交车2309辆,占49.3%,新能源公交车2072辆,占44.3%,新能源公交车、清洁能源公交车渐成公交出行主力。实施五控保障大气达标

2018年1~5月,合肥市PM2.5浓度均值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4%。合肥市PM10浓度均值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空气质量优良率68.7%,同比上升19.4个百分点。

下一步,合肥还将加快新一轮大气达标规划编制,实施“控煤”“控气”“控尘”“控车”“控烧”等五控,确保2018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较2015年由增转降,2018年底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替代。

合肥还将建成并联网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突出渣土车、货运车等中重型车辆检测治理,启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同时,合肥将全面深化建成区餐饮油烟专项整治,禁止露天烧烤,严格执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规定,持续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刘旸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50万辆。

□相关新闻入托入学必查验预防接种证

本报讯在合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会议上,合肥市卫计委主任秦继平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据介绍,合肥市将全面落实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等措施。

秦继平说,合肥传染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2017年,甲乙类传染病总体发病率从2009年的249.02/10万下降到203.96/10万。同时,全市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连续25年无白喉病例,曾经严重危害市民健康的流脑、乙脑、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数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合肥的血吸虫病即将实现全面消除。据介绍,庐江县于2017年实现血吸虫病消除目标,2018年2月巢湖市6个乡镇实现血吸虫病消除目标,到2018年年底,合肥市将全面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同时,疟疾已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全市提前一年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下一步,合肥还将优化防治策略,对艾滋病、结核病、乙肝、血吸虫病等传统流行重大疾病,降低疫情流行水平;对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急性传染病,要强化源头治理,减少人群发病可能。

在预防接种上,合肥将开展预防接种示范门诊建设,加强疫苗和冷链管理,全方位提升和改善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同时将全面落实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等措施,作好常规免疫规划项目,保持高水平接种率。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刘旸

新闻推荐

超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截至5月底,2018年合肥市民生水利薄弱环节治理续建项目年度目标任务超前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36...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