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网唱大戏 美誉传天下

合肥晚报 2017-09-21 07:37 大字

[摘要]庐江县石头镇:以传统工艺壮大镇域经济

○石头镇渔网加工户发展到680多家。&nbs

○渔网加工成为全镇支柱产业,使小渔网“撒”向大世界。  周跃东 摄

○渔网产业带动周边2万多名农村妇女就业。周跃东 摄

“风吹榕树沙沙响,织啊织渔网织呀嘛织渔网……”这是来自渔歌《渔家姑娘在海边》里描写女民兵织渔网的歌词。女民兵们手执着梭,灵巧地织着渔网,这幅画面至今定格在很多老影迷的脑海中。

合肥市庐江县石头镇,织渔网的手艺流传至今。依照“集镇搭台,渔网唱戏,优化环境,加快发展”战略,石头镇将传统的渔网产业培育为该镇有特色的支柱产业,产品畅销俄罗斯、西非、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走上“渔网兴镇”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主攻“渔网经济” 小渔网“撒”向大世界

北临古镇三河,南眺铜陵、黄山,境内白石天河与巢湖、长江水域通航,石头镇素来有“黄金水道”之称。依山吃山傍水吃水,织网打鱼一直是该镇居民的强项。如今,提起石头镇就不得不说到渔网——它已经是“安徽渔网”的代名词,畅销俄罗斯、西非、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时间倒回至1999年,刚刚接触渔网的青年薛仕华与朋友凑钱买了第一台渔网编织机器。在此之前,他和家人一直从事家庭式手工作坊。“谈不上对前景有多么憧憬,只知道干这行不但能温饱还能有节余。”让薛仕华没想到的是,事态发展比想象的好,一年之后就与朋友拆伙单干。2009年,薛仕华已经不再亲自上阵生产渔网,他购买了7台机器雇人生产。“那个时候,销路已经非常稳定了。2005年接到第一笔出口订单后,我就打开了非洲市场的销路。”如今,薛仕华的福安渔具公司已经走上正轨前行,20余台生产机器日夜不停地转动。

与薛仕华的产销一条线服务不同,左诚只生产半成品渔网。安徽孔敬渔网厂有限公司是泰国坤敬集团在中国的独资企业,公司是2004年底辗转槐林来到石头镇租场地、置机械开始生产经营,2008年在石头渔网工业区置地建厂。左诚将自家生产的半成品渔网提供给孔敬渔网厂,并负责该厂日常的经营管理。对于渔网,左诚比薛仕华更熟悉,他的祖辈均靠织网为生。因为看好渔网市场,左诚在初次投资时就置办了4台机器,“投进去的钱可以买好几套房子。”如今,左诚手中有12台生产机器,成为孔敬渔网厂的半成品提供商之一。

在石头镇,除了孔敬、福安之外,海洲网具、金海网具、神龙渔具、天海网具、兴发渔具都是响当当的渔具生产龙头企业。目前,全镇拥有渔网加工户680家,各类渔网织机3100台套,龙头销售企业22家,规模以上企业有8家,有自营出口权企业5家,带动周边2万人就业,年渔网销售量达5万吨,年产值达11.8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以及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渔网年出口额达2.5亿元人民币。石头镇还在积极申报渔网特色小镇,拟建标准化漁网厂房100亩正在谋划推进之中。

返乡“手艺谋生”  小渔网“织”出致富经

拉丝、编织、查补、穿边、定型……一走进庐江县石头镇,家家户户都有个小作坊,规模或大或小。当地人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织上一手。对于那些手艺娴熟的妇女,不消1分钟,就能拉出一米多长的渔网。外出打工不如回乡织网,镇上村民鲜有在外,织网已经成为他们谋生的主业。

56岁的村民陈丽华,刚刚进入孔敬渔具厂。坐在一米长的棉垫子上,她一天能捆百余副渔网。这样的活简单但不轻松,一切都靠熟能生巧。每月3000余元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满足生活已经绰绰有余。“早就没出去打工了,家里有老人孩子,在这干活都能照顾。”工厂八小时的工作制,让这些农村妇女既能够自给自足,又能够兼顾家庭。仅在孔敬渔具厂,这样的雇工就有数十个。

生产渔具的机器必须24小时开工,三班倒的工作机制使得工资有了层次。“基本在4000左右,能上夜班的男员工一个月能拿到6000多。”福安渔具的老板薛仕华告诉记者,全镇有渔网织机3100台,每台机器需要三个人来轮班照看。“不仅石头镇的村民来渔具厂工作,不少周边乡镇的劳动力都吸引过来。”入厂干活,厂区承担了餐食,工资基本算是纯收入。“两口子在渔具厂一年也能攒个五六万,这可比在外打工要好得多。”

在石头镇,还生活着一群特殊的客人——被泰国坤敬集团派遣过来的六名泰国人。除了单独饮食之外,他们看上去与村民并没有什么差别。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生活在集体宿舍,节假日也到镇上去逛逛。30岁的阿棒,来石头镇工作已经有三年时间,她的工作内容与厂内其他妇女无异。半成品深加工是孔敬渔具厂的主营业务,阿棒所掌握的手艺只是用来查找机器拉出的网上是否有漏洞。“若是有,用梭子在漏洞的地方来来回回几下,就把漏洞给补了。”每年年中,阿棒和其他泰国人将搭乘高铁返回广东办理相关留华手续,他们也同时享受返乡省亲的公休假。

除了渔网之外,磁性材料产业为石头镇主导产业之一,这里先后被安徽省信息产业厅、安徽省科技厅批准为磁性材料产业基地,被庐江县政府授牌为庐江县磁电产业园。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以万磁公司为主的磁电产业生产基地,以孔敬渔具厂为龙头的八家公司形成渔网产业园,以万乐公司为龙头的五家企业形成农产品加工园,“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石头镇早就甩掉“贫苦帽”,户户村民捧上“致富经”。

建设“渔网小镇”  小渔网“唱”响时代歌

安徽渔网声名远播,其中以巢湖槐林镇渔网与庐江石头镇渔网最为优质。槐林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渔网企业近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有自营出口权的46家,截至2016年工业总产值59亿元。虽然经历了从手工编织到机械加工、从一家一户作坊式生产到工厂化经营、从单纯来料加工到龙头带动全面发展的历程,但相比较槐林渔网产业,石头渔网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产业链和渔网品种上。

审时度势,自我反思后,石头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该镇渔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强信贷支持,深化银企对接,发挥政府引导和渔网协会的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三户联保”信贷机制,满足渔网加工户的资金需求;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逐步引导一家一户的“草根经济”和“门面工厂”入驻标准化厂房,实行统一管理;制定优惠政策,突破土地瓶颈。对于一些有发展前景的渔网龙头企业,在土地政策上给予支持;改变过去的“埋头生产”为“抬头看路”,坚持以市场带动生产加工,培养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网上销售平台……

利用“中国渔网之乡”、“渔网产业集群专业镇”、“中国渔网出口龙头镇”三张名片,石头渔网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再次出发,石头镇走上“渔网兴镇”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工业产业特色明显、旅游资源环境丰富、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如今,石头镇重点围绕以渔网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渔网产业为资源基础,采用“渔网产业+x”的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渔网产业与新经济模式的充分“嫁接、契合、互融”,积极推动创意、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新渔网升级新型产业,构建形成多链条、高融合的新型产业生态圈,积极打造成为庐江富有浓郁汝昌文化气息的精美石头渔网小镇。

周跃东 陈金香 梁如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情侣分手后男方追讨“名誉损失费”

庐江县的小丽(化名)在母亲的软磨硬泡下和同村的小冬(化名)谈起了恋爱,小丽对小冬一点都没动心,不到半年就打退堂鼓。可小冬的父母不干了,他们非要小丽家拿出6万元“名誉损失费”。小丽今年26岁。今...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