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非遗:守住地方传统文化的根

合肥晚报 2021-12-24 00:33 大字

○美轮美奂的庐州内画

○庐州内画传承人正在创作

○庐州面塑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间特色

○庐州面塑被外国友人盛赞

○庐州太极拳

○肥西莲湘舞深受大众喜爱

○少儿莲湘舞

○鼻烟壶内壁上绘出的庐州内画

○庐州面塑富有雅俗共赏的传统艺术美感

合肥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早的城市之一,据了解,目前,合肥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省级非遗项目27个,市级非遗项目105个,非遗传承人近百位。如今,合肥又有17个非遗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作为淳朴地道、原汁原味的合肥地方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庐州“非遗”不仅得到了有力的传承与弘扬,近年来,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振兴,古老的“非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映射出耀眼的光芒,璀璨夺目、令人惊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合肥17个非遗项目,都蕴含着哪些精彩的故事?

肥西莲湘舞:盛世莲湘“舞”出非遗新姿

身着五彩衣、手持莲湘棒,轻移舞步,以棒敲击肩、臂、背、腿等部位,打击出有节奏的声音,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显得格外和谐悦耳……这就是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传统舞蹈”项目的肥西莲湘舞,又称“打莲湘”,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传统舞蹈。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流传更为广泛,已有145年的历史。

“打莲湘”又称霸王鞭或打连厢,相传,打莲湘最初是从祭祀霸王项羽的民间表演中慢慢演变而来,表演形式有单人表演和多人表演,道具、服装基本统一。莲湘用一米长的细竹筒做成,每节部分雕空、嵌以铁钱。打莲湘可由一人手拍竹板为唱,三四人手摇莲湘和之。走过了上百年的岁月,经历了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打莲湘”演变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套,有单枪和双枪两种,每套自成一体,套套相连。铃枪舞伴随音乐,时而枪头击地,时而双枪对击,产生明快的节奏,令人赏心悦目。

早在明清时代,肥西县就有莲湘舞流传。肥西莲湘舞最早是由肥西柿树黄花一带的农民于艰苦的劳作中形成。解放后,这种以“莲湘棒”击节而歌的形式发展为莲湘舞。

早先,莲湘舞是由二胡和笛子进行伴奏,唱词多为家乡味十足的民歌内容或为望风采柳的句段,又名叫“帘枪”、“年响”,后经专家考证确定为“莲湘”。每逢节日喜庆、丰收打场,人们都会一起打莲湘跳舞。表演时,男女青年各持莲湘做各种舞蹈动作,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人数不拘,唱词多为民间唱本,也可现场编唱,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每八拍八个动作为一套,主要有“交齐”、“起步”、“转棒”、“敲肩”、“敲地”、“打地”、“对打”、“转身”等基本动作。表演时演员右手握棒,敲肩、打地、转棒、踢棒,使棒发出滴滴的响声。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法。广场上可组成十字、井字、宝塔等队形,随着男女交错对击,一起一落,节奏鲜明,动作活泼。民间音乐配唱流行的有《手扶栏杆》、《丰收庆典歌》等。

作为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肥西县柿树岗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莲湘舞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2009年,莲湘舞被肥西县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2016年又被合肥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说起“莲湘舞”,肥西县柿树岗乡的父老乡亲们都分外亲切。作为肥西传统的民间艺术,莲湘舞曾风行一时。每逢春节,农村的男女老少都会用打莲湘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然而近二十年,莲湘舞却一度濒于灭绝。柿树岗乡党委政府意识到,如果再不挽救这种民间艺术,可能会使之陷入失传的窘迫境地。

于是,2008年,柿树岗乡民间业余艺术团正式成立。当时,艺术团成员们在黄花村找到了一位87岁的老艺人,根据他的回忆去学习摸索莲湘舞的基本步子。这之后,艺术团开始多次在一起协商编舞,修改莲湘舞伴奏音乐。令大家惊喜的是,焕然一新的莲湘舞深受大众喜爱。

在当年年底举行的肥西县家庭才艺大赛上,由柿树岗乡选送的民间舞蹈打莲湘唱词一举夺得大赛特别奖,莲湘舞也因此“一炮打响”。第二年4月,莲湘舞在合肥市“农运会”传承项目中荣获一等奖……短短几年间,莲湘舞受邀外出参加活动达200多场。

2014年6月,柿树岗乡的莲湘舞作为安徽省唯一选派节目,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全国莲湘舞邀请大赛,荣获银奖。2015年12月20日,第五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闭幕式暨“光年奖”颁奖盛典在京举行,莲湘舞再次入选全国“十佳公益奖”,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代表作品获奖。柿树岗乡民间业余艺术团也由起初的10人参加,到2018年发展成500多个成员。

2011年,柿树岗乡文化站将非遗项目莲湘舞引入学校,并且把它作为少年宫的一门重点课程,通过创新和改革,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分别编排了莲湘舞和莲湘操项目。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社团,组建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少儿莲湘舞队伍,这支独具特色的少儿队伍曾获得合肥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优秀演出奖、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舞蹈类大赛银奖等荣誉。学校也成为首批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首批合肥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据了解,目前柿树岗乡已创建了一支400余人的少儿莲湘舞队伍,曾共同起舞打莲湘,并创下了全国集体打莲湘人数最多记录。如今,莲湘舞的服装更加精美,音乐更加动听,规模更加壮大。莲湘舞也从柿树岗乡逐渐走向肥西,走出了合肥,走出了安徽,成为柿树岗乡“一镇一品”特色文化项目中引人注目的文化品牌。

庐州太极拳:源于淮军军营武术

入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的庐州太极拳,又称“世清太极”,源于淮军军营武术,并融合了少林拳法和陈氏太极拳的拳理。

世清太极第一代传承人倪瑞彬,自幼跟随自淮军军营回乡务农的父亲习武。倪瑞彬父亲与淮军领袖刘铭传是同乡,青年时期跟随回乡的刘铭传担任团练保镖,学习了军营武术及各家武术特长,后因伤归家。倪瑞彬长大后一边务农,一边练习父亲传授的淮军外家拳及太极拳(未知门派),强身健体概不外传。

倪瑞彬的儿子倪应江(1942.8.15-2012.12.19),自幼跟随父亲习武,传承了父亲的武术。18岁时,他听说河南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回到家乡,便去拜师学艺。1966年,倪应江回到家乡肥西县务农,并在邻里周边传授太极拳。

倪应江的儿子、世清太极掌门人倪世清自幼痴爱传统武术,并在少年时拜在嵩山少林寺素有“铁腿延恩”之称的释延恩门下,学习少林拳法、武术器械4年,练就一身少林硬功。倪世清痴迷于太极武术,在祖辈的传承基础上拜师于陈正雷,系陈正雷的亲传弟子。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明朝末年,其博采众家之长,结合易学阴阳五行之理,吸纳中华传统中医学有关经络学说,是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拳术。

倪世清师出名门,沿袭传承了祖辈的传统武术根基并拜师学艺,身怀传统太极拳技艺,开办世清太极馆,报效家乡父老,授徒传艺,至今已有20余载。目前已形成第三代世清太极传承人倪世清,第四代世清太极传承人程华来、张志伟为师徒的“世清太极”传承谱系。

世清太极内容丰富,包括太极拳老架、新架、一路、二路、炮捶、推手以及刀、枪、剑、锏等器械等套路。世清太极双人推手是一种综合性的技击实践方法,既不会伤人,又可实际检验武功。世清太极春秋大刀及安徽大刀队名扬武术界。

庐州面塑:蕴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入选“传统美术”项目的庐州面塑在合肥地区有两个传承系列,一个是武建付传承谱系,一个是杨俊生传承谱系。

武建付传承谱系当年是合肥东乡一带有名的捏面人世家,这门手艺世代相传。从武子山那一代起,就是走南闯北捏面人的巧手。他们平时以务农为生,在农闲季节从事面塑制作、贩卖,四乡八里皆知。其代表作有神话人物系列、历史人物系列、动物系列、现代英雄人物系列以及卡通人物系列等。

杨俊生谱系历史上主要活动在巢湖、庐江一带。杨俊生13岁随父杨叶传学习捏面人和雕塑,上世纪八十年代来合肥谋生,常年在逍遥津和城隍庙一带摆摊设点,以售卖小面人为生。其主要作品有十大元帅、十八罗汉、八仙、西游记人物、四大美女、中国龙、长征、先师孔子以及现代人物造型。

庐州面塑在材料的使用上注重继承创新,在不改变传统技艺手法制作基础上,增强材料的柔韧性和长期保存不变形的特点,作品力图反映具有安徽本土特色的人物、故事、风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庐州面塑造型生动夸张,用色明艳大方,作品风格细腻朴实、简练明快,富有雅俗共赏的传统艺术美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间特色。一团面在传承人武建付、杨俊生的手里随意搓揉,短短几分钟,动物、人物、花草、吉祥物等作品就跃然指尖,具有很强的艺术现场感。经过长期摸索,武建付、杨俊生的面塑作品均可做到“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便于保存和携带。一些外国友人称庐州面塑为“中国的雕塑”。

武建付、杨俊生面塑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多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旨趣和技艺特色,其中包含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他们的面塑作品多来自传统民间故事、古典小说等,人物造型占比较大。每个题材和造型背后,都蕴藏着民间的审美情趣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庐州内画:极具庐州本土特色

入选“传统美术”项目的庐州内画(前称松石内画),是第五代传承人姜洪亮在继承传统内画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庐州地域因素、人文因素,融合新安画派及徽派传统文化内涵,借鉴当地民俗故事传说,以及皖南民居建筑风格、田园风光等景致,通过40年内画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极具本土特色的庐州内画艺术,作品的题材与绘画技法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已形成第五代传承人姜洪亮、第六代传承人沈红妹为师徒的“庐州内画”传承谱系。

庐州内画以水晶、玛瑙、玉石等为基本材料,通过十几道工序磨制、修饰,以独特的民间手工传统技艺为基础,通过雕琢、绘画、装饰,成为江淮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品。

庐州内画作品雅俗共赏,笔墨放达,色彩清淡。代表作有《安徽名人系列》《皖南民居系列》《黄山系列》《康熙南巡系列》等百余种。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安徽医科大学新校区 暨肥西县新片区建设项目开工 虞爱华宣布开工 王翠凤出席

本报讯12月18日上午,安徽医科大学新校区暨肥西县新片区建设项目开工动员会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出席并宣布...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