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老街: 底蕴深厚的人文画卷

合肥晚报 2021-10-29 01:57 大字

○山口老街 徐启玖摄

○长临老街

○文化墙上雕刻的《长临河古街记》

○岗湾老街重现繁华 周跃东 摄

○烔炀老街杨钧 摄

○岗湾老街夜景

○烔炀老街的“李氏当铺”杨钧 摄

一条人文荟萃的老街,是旧日时光里难舍的记忆,无论如何变迁,它都以独有的精神屹立在那里。

合肥拥有很多古朴的老街,它们历史悠久,也曾热闹非凡,但岁月让它们遍布沧桑,如今,它们将拥有新的契机重现风采!

山口老街:迷人的水乡明珠

黄山脚下的屯溪老街知名度很高,引得八方游客络绎不绝。可你知道吗?在合肥市肥西县紫蓬山南大门也有个老街,名为山口老街。它拥有百年历史,曾经热闹非凡,各种行业应有尽有,有“小金斗”之称。随着岁月变迁,老街的历史遗迹和风貌遗存严重缺失,亟待恢复振兴以保存历史记忆。近年来,肥西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因村施策,精准发力,打造历史老街,建设美好乡村。如今的山口老街已凤凰涅槃,华丽转身,成为肥西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坐落在肥西县紫蓬山旅游开发区南麓的山口村,是一个距今400余年的古村落。全村不大,只有4.1平方公里,但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被誉为最美的“紫蓬山南大门”。

村落有一老街,由东向西蜿蜒逶迤,错落有致。村民沿街而居,静谧而安然。史书有载,“古街是明朝通往庐州、六安州、舒州、寿春官道中心,大小商埠、医馆、学堂、茶楼、饭庄、油场、槽坊、戏院、窑厂、染坊等各种行业应有尽有。”

山口老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明代吴姓人家在此定居,建村立户,故称吴家山口。至晚清淮军统领“小吴三”修建南北两座炮楼,挖堑壕筑围墙,山口老街作为官道上的驿站,逐渐形成一条热闹繁华的街市。

老街不算长,宽度也只能容下两马并行。街道为青石板铺就,温润如玉。经年累月,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山口老街始于明末,盛于晚清,东西走向,热闹繁华。老街位于古庐州、舒州、六安州、寿春等州县的中心,东西南北均有官道直通各州城。过去是肥西、舒城、六安等地去庐州城的必经之地。山口老街又因濒临紫蓬山“西庐寺”,每年的两次大型庙会,香客云集于此,热闹非凡。过往行人、贩夫走卒大多在这儿作短暂歇息,形成了老街繁华的旅店业、餐饮业等行业。老街人头攒动、生意兴隆,因合肥旧称“金斗城”,故此地有对联:两山之间吴山口,四方通衢小金斗。

据说,民国时期,老街人流如织,商贾云集。街道铺设长方形青石板,街东有两个大小关隘,地势甚是险峻。后来由于受到火灾,遗迹和风貌损失严重,尤其是老街青石板和手工作坊几乎无存,甚是惋惜。

为守住乡愁,弘扬和传承淮军文化,紫蓬山旅游开发区于2018年成功申报了山口村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按修旧如新的原则,致力打造中国首个圩堡古集文化旅游村。目前通过美化老街门面,修复门楼、炮楼、戏台、水井及其整治周边环境,一个具有乡土记忆的圩堡古集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基本形成。

建成后的山口老街,各家门前装饰不尽相同,青砖门楼,雕栏玉砌,飞檐翘角的明清老街初具雏形。间或有红墙黛瓦的建筑点缀其中,亦有民国风格的梁枋、斗拱、半圆门建筑。设计者的匠心独运,让游客有穿越时空,恍若隔世之感。

如今,逢年过节或双休日,山口老街已吸引不少远近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打卡。在这里,可以品尝到老街特色土菜佳肴,并能体验手工粉折和年糕的制作过程,也可以参观“人民公社”,还可以登上村口新翻建的炮楼远眺紫蓬山风光……岁月沉浮,时代变迁,山口老街又渐渐地找回了往日的繁华和风采。

长临老街:昔日曾有“小上海”的繁华

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也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那就是长临老街——一条悠长的石板街。漫步石板街,追寻幽幽古韵。青石板上留下多少故事,牛车碾过的车辙也是岁月的印记。

长临老街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典型的江淮水运码头。老街呈“T”字形分布,是现今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典型皖中特色古街。老街在鼎盛时期有行馆、庄、铺、房、坊、摊点等各类商业近百家,以米行、布庄、药店、酱园、酒馆、百货为主体。未受战火的荼毒,解放初期的老街,延续着“小上海”的繁华,“漕运”红利成就不打烊的市集。

如今,步入老街,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房屋顺着目光蜿蜒向前延伸,造型古朴,色彩清纯。沿街漫步,原色木门,雕花木窗,曲线形马头墙,从眼前慢慢滑过,行者仿佛步入了悠长的历史隧道。

青青的石板一块挨着一块,不离不弃,雨水和岁月将它们洗刷得干干净净,无情的岁月也把原先平整光亮的它们雕琢得坑坑洼洼,仿佛是昨天残留的梦痕。深深浅浅的印子,记录着祖祖辈辈的脚步,不禁令人想象到当年这里是多么繁华。货船浩浩荡荡通过巢湖岸边的万家河口码头,经过巢湖,直奔长江,将货物源源不断往外输送。长临河街道上商铺林立,人潮如织。南来北往的水手,都忘不了在这里歇上一脚,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饭店酒馆应有尽有,甚至在民国初年还出现了肥东地区最早的照相馆。繁华热闹的景象,使长临河古镇在当年就有了“小上海”的美誉。

岁月的脚步匆匆,石板已经被磨得没有了棱角。路的两旁,多是些陈年的老房,青灰色的墙壁也多是青砖砌成的,灰暗的木楼已被风雨浸泡得黯然无光,一两声悠长的二胡声从那雕刻精致的幽暗的窗格里偶尔飘出,曲声在那里颤颤地摇曳,像是从久远的时空隧道里幽幽溢出,弥漫在这潮湿的空气中,让你感到青青石板路上的空寂,以及它长年累月积淀下来的安详。

屋檐下一个一个地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红红的,映衬着有些黯淡的墙壁,给这些清幽的老房子增添了一些暖色。油漆剥落的大门紧紧关闭着,仿佛深藏着无数动人的传说。

长临河古民居深院,是清朝末年,长临河有一批人追随李鸿章当了淮军,后返乡大兴土木,建成了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

这些房子都是典型的江淮风格。有的天花板上饰有绚丽的彩绘,厢房板壁配有典雅的书画。厅堂挂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古楹联,一股股浓厚的书香迎面扑来。还有那具有徽派特色的前庭后院,庭院里养着各种各样的花草,一年四季开开落落。那口边沿被磨得光溜溜的水井,像是一只深邃的眼睛,装满神秘的故事,时刻准备着给前来的游客娓娓诉说。

那些木质的门窗都雕刻上一些精致的图案:各式山水花卉、鸟兽人物、戏文传说,体现着民俗。细细看着,情不自禁想用手过去触摸,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

屋头,曲线形的马头墙高高竖起,显示着高贵的身份。“二马头”“三马头”“四马头”,马头层层累加,整个房子好像在不断地长着,生机勃勃。马头越多,则马头墙越高耸,显示的地位也就越显赫。房屋门前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土特产,零零散散的,有小手工艺品,有小吃,琳琅满目。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300多年的老邮局,驻足70多年的老相馆;你可以在有着50多年历史的理发店感受剃头刮脸的老手艺,也可以走进40多年的老油坊中一睹传统的木榨工艺……一块石板接着一块石板,长临老街就像是历史遗落的一串悠长的省略号,等待游人慢慢探寻,更等待长临河畔的人们补写更美好的诗句。

岗湾老街:“金岗银湾”重现繁华

合肥市庐江县,有一个被誉为该县城市商业的聚集地和历史文化发源地的“岗湾老街”,老街见证了庐江各个时期的社会变迁、商业兴衰、文化繁荣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庐江的“岗湾”老街,以其地理环境和特征而得名。泛指延顺“绣溪河”围圈的“岗上”和“西门湾”,成“V”形街体的合称。有着18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街沿绣溪河而立,河水畅流,船流如梭,码头繁忙,河柳亲水,游鱼不绝,被人们称为“金岗银湾”而名扬海内外。

岗湾位于庐城西北端,属历史老城区。区域范围为县河及移湖社区以北,绣溪河以西,城中西路以南,越城南路以东。庐城西大街位处低山岗上,是出城西乡的唯一通道,俗称“岗上”。

清朝之前,庐城商贸都集中在城内,直至咸丰年间战乱,西门城墙最早拆毁,岗上商铺陆续兴起,粮、布、药、南、杂五大行业,铁、木、竹器各类加工业,以及染坊、酱坊、水作坊等大小作坊,“邑当全盛,商贾辐辏,百工云集。”其中有代表性的百年老字号店铺有“杨三益”商行、“何华堂”商行、“舒履泰”布行。

西门岗上西北面有绣溪河,水从刘家桥始,延伸到小西门过通济桥顺河南下至白家井,世称“西门湾”。西门湾,又名“西河街”,南北走向,约千米。西门湾当时主要是盐码头和稻米码头,立于码头顶端的盐仓巷,墙高院深。清末民初,整个西门岗上和西门湾,商埠林立,成为县城最繁华的商业区,被誉为“金岗银湾”。后世人为便于称呼,取“岗上”和“西门湾”首尾各一字,得名“岗湾”。

历千年沧桑,古老的城区建筑,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庐城改造,旧貌换新颜,岗湾老街成为历史。

2007年11月,“岗湾老街”被庐江县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随着庐城建设的快速发展,庐江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岗湾老街改造工程。在尊重历史文化老街原貌的基础上,重新打造一条集文化、商贸和旅游为一体的新岗湾老街。

重建540米“岗湾老街”步行街区,传承徽派建筑精髓,保留并修葺杨三益、何华堂、舒履泰(中医院)三座老建筑,12米宽主街,亚麻石路面,串联下水巷、盐仓巷、朱祠巷、谭家巷、蒋家巷、刘桥巷、文庙巷7条短巷,入口牌坊、雕塑小品、古井分布其中。今日的“岗湾老街”已被打造成庐江版“屯溪老街”,观赏皖中建筑文化的“展廊”,弘扬皖中地方文化的“博物馆”,日渐成为合肥后花园的又一张旅游新名片。

烔炀老街:青石板上印刻着千年故事

在巢湖,有一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的千年古镇,一条位于镇中的老街,兴旺于明清时期。如今行走其间,感喟时间留痕,那些深藏于历史中的斑驳记忆,仿佛就在昨天。

巢湖市烔炀镇,历史记载始建于宋,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古镇里有着一处老街,徽居建筑,这里有李鸿章的“江淮第一当铺”,有“和平将军”张治中回乡宴请的酒楼,还有中国第一座实验农民文化馆旧址。

烔炀老街为丁字形,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50米,现存建筑多遗留于明清时期。地理上,烔河与炀河经镇南汇集后,流入巢湖。古时这里水运便利,从而造就一地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促进烔炀古镇上的老街繁荣。

古镇四街多巷,即南北主街、东街、桥东小街、南头小街,以及查家巷、刘家巷、金家巷、李家巷、巴家巷、罗家巷、徐家巷等,街道皆为青石板铺成。老街房屋为砖木结构,青砖飞檐,青瓦槽门,多为前店后坊,大部分为二层楼阁建筑。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苗交会线上线下赚得“盆满钵满” 销售金额达1.5亿元,现场签约金额108.3亿元

本报讯10月15日至24日,2021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以下简称“苗交会”)在中国中部花木城成功举办。记者昨日从省政...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