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描绘肥西绿色产业新图景

新安晚报 2021-10-13 10:06 大字

官亭林海、紫蓬山、五彩三岗、祥源花世界……在肥西,到处可见绿色森林、美丽花海。随着苗木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历届“苗交会”的外联内引,肥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苗木集散地。在文化底蕴厚重的肥西,“花木之乡”已成为靓丽的文化名片之一。文化赋能,绘就肥西绿色产业“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的美丽图景。

文化赋能绿意肥西绿色产业释放新活力

“说三岗道三岗,三岗是个好地方……”作为肥西“花木之乡”的发源地,肥西上派镇三岗村村民自编自演的民歌小调,唱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几十年前,面对地旱缺水困境的三岗人,尝试苗木种植,开启了新生活。随着三岗花木市场的建立,2003年开始举办“苗交会”,“三岗”苗木品牌开始走向全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带来了产业的兴旺,也不断滋养着当地乡村文化,乡风文明。随着10.6平方千米的“慢生活”区的打造,如今,在三岗村,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民享受着绿色产业发展带来的“文化大餐”,也让乡村文化旅游焕发生机。

紫蓬镇,是肥西精品苗木重要种植基地,该镇80%的农户、90%的土地都进行苗木花卉生产。苗卉推动了绿色发展,也激发了文化的创新动力。目前,肥西县已成功举办了9届“中国·肥西紫蓬诗歌节”,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海内外著名诗人、评论家参加活动并聚焦紫蓬山开展创作,以诗为媒,传承紫蓬诗脉,将绿色山水、苗木诗意真正融入人民生活。

绿色产业带来了肥西乡村振兴,生态美景。文化赋能,则让肥西绿色产业释放更强的生命力。今年7月份,肥西第四届荷花文化旅游节暨第五届丰乐生态旅游文化节举办,丰乐镇万亩荷花基地的“荷香风景廊道”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沉浸式感受荷韵魅力,并充分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魅力;“桑柘遍野,无人不习蚕桑。”在肥西县铭传乡,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蚕桑产业形态,以蚕桑为媒,铭传乡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让特色产业助力打造美丽乡村;肥西县柿树岗乡则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微型百姓舞台,成为莲湘舞、门歌文化传承的基地,让乡愁记忆成为村庄建设中的文化灵魂。

为了进一步提升肥西绿色文化,肥西县委宣传部、肥西县文旅局、肥西县林业和园林中心联合新安晚报社发起了“花木诗经”主题征文活动,目前已有诗歌、散文等形式,抒发对生态肥西、绿色肥西的体验和感悟,对一花一木的深情。

绽放文化内涵让苗木花卉滋润“美好生活”

一年一度的“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不仅是苗卉产业的盛会,也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色彩“72变”的马卡龙色系蝴蝶兰、多肉植物“九尾狐”、大别山珍稀的兰花……每一次苗交会,都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赏花悦木”,流连忘返。

坐落在肥西的“中国·中部花木城”是中国苗木交易的集散地,也是一个文化转型的经典案例。肥西县充分引入文化概念,在花卉展销、插花艺术和生态旅游上下功夫,引导苗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让当地的精品苗木花卉走向全国。苗木美化了城市的景观,绿化了城市空间;花卉则更多地进入市民家中,点缀着幸福生活。

安徽省兰君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光坤告诉记者,如今的市民对于花卉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逢年过节,购买花卉的人越来越多。“公司所在地上派镇彭圩共育有140余个蝴蝶兰品种,销往全国各地。”谢光坤说,夏天的时候,白色花朵的蝴蝶兰最受欢迎;到了秋天,黄色花朵更加畅销;春天的时候,五彩缤纷的花朵则是主流。

“肥西是传统的苗木之乡,是南苗北调、北苗南调的核心过渡地带。一株株精品苗木、一盆盆美丽花卉从肥西销往全省、辐射华东,走向全国。”作为肥西引进的行业龙头企业,安徽滕头园林总经理康孟炯告诉记者,公司将助力打造官亭万亩国家生态林海公园,让“花木之美”绽放,营建人类美好家园。

新闻推荐

从警官到“村官”,他准备大干一场

9月6日,张建明正式前往肥西县三河镇木兰社区报到。到岗一个多月来,他一边熟悉情况,一边开展工作,忙碌并充实。今年59岁的张建...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