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立云:扎根乡村 以爱育爱

肥西报 2020-09-21 09:09 大字

紫蓬镇中心学校语文老师冯立云从教33年来,从“青丝"到“白发",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的真谛。

以爱育爱 静待花开

1988年,19岁的冯立云从肥西师范毕业后来到紫蓬镇一所乡村小学教书,从此开启了她教书育人的一生,后来,紫蓬镇的几所村小合并,冯立云随之来到紫蓬镇中心学校,至此从未离开。“调走的机会也有,但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农村这片土壤更适合我。"冯立云告诉记者,她曾获得过合肥市教坛新星比赛的二等奖,可以凭借绿色通道调到城区教书,但她慎重考虑后还是放弃了。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从小在紫蓬长大,和这群农村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我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冯立云告诉记者,她曾因同学的帮助才有机会继续学业,才有机会站上三尺讲台,所以从教后,她特别重视教育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关爱,也更加关心那些“特殊"的学生。冯立云曾经教过一个转学的小女孩,由于家庭原因,女孩性格内向孤僻,不和同学交流,拒绝同学的帮助,独来独往,为了让女孩融入班集体,感受集体的温暖,冯立云尝试和她做朋友,通过私下聊天的方式渐渐走入女孩的内心。“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我觉得要像阳光一样照亮和温暖那些身处黑暗和阴冷的学生。" 以爱育爱,静待花开。如今,冯立云口中的小女孩已经成为一名大二的学生,阳光开朗,并一直和冯立云保持联系,每逢假期,都会来母校看望,和冯立云聊大学生活,倾诉一些“小秘密"。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每天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就是身为老师的幸福。"30多年来,冯立云已经不记清自己教过多少届学生,但每一届学生毕业时收获满满的笑脸却都印在了脑海里。

冯立云告诉记者,去年高考分数出来后,晚上十点多,她收到一位学生的短信,告诉她自己的高考分数,学生说:“老师,您是除了妈妈以外,第二个知道我分数的人。"当时的冯立云又一次感受到了身为老师的幸福。“高考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她能第一时间记得告诉我这个曾经的小学班主任,真心觉得很开心很感动。"

学生对冯立云的信任源于她的用爱付出。小悦(化名)是一名三年级学生,长得可爱乖巧,但从小缺少母亲的照顾,跟爸爸一起生活,冯立云对她格外关心,经常放学后陪着她写作业,有时小悦的爸爸没时间接孩子,都是冯立云手牵手送她回家。今年疫情期间上网课,由于小悦的爸爸年纪偏大,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冯立云担心小悦课程跟不上,就每天通过电话的形式了解小悦的学习情况,并答疑解难,对每天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巩固,不仅教语文课程,还兼教数学和科学等课程。今年期末测试,小悦语文数学成绩均为优秀。“冯老师对孩子特别的认真负责,特别关心,之前暑假也经常打电话教我们注意防火、防水、防电,把孩子交给冯老师,我特别放心。"小悦的爸爸周典宝说道。

现年52岁的冯立云回顾自己30多年的教学生涯,她最愧对的是自己的家人,这些年,她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教学和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对家人的照顾。“总觉得他们的问题可以自己克服,但承诺了学生家长对孩子负责就没有理由拒绝,必须做到。"谈及未来的规划,冯立云坚定地说:“让家长们见到我微笑,让孩子们将来回忆起我的时候,还能带着温暖和微笑,这就是我最为追求的目标。"(记者 刘成璐 通讯员 王岗/文图)

新闻推荐

上派镇妙道山路与芮祠路交口东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草案公示

上派镇妙道山路与芮祠路交口东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由肥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