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上派镇: “刷脸+巡逻” 小区“聪明”又安全

合肥日报 2020-09-01 05:21 大字

本报讯“小区有了智慧门禁和人脸识别,外面的人不能随意出入,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提起平安智慧小区建设给居民带来的安全感,住在肥西县上派镇金星和园二期的高女士赞不绝口。

据悉,上派镇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全镇23个安置点小区平安智慧系统建设全覆盖。同时,该镇还将在所有社区建立义务巡逻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制度化,不断提升小区治安防控力度和居民的安全感。

“人脸识别”将实现全覆盖

2019年9月,结合回迁小区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偷盗案件时有发生、人口老龄化、门禁卡不易推广等实际情况,上派镇在金星和园小区二期试点智慧门禁系统建设。这套系统不仅能够识别人脸,还能够进行智能人脸比对,并接入警方数据库。如果陌生人需要进入金星和园小区二期,保安人员在登记身份信息后,手动开门。陌生人进入该小区后,这套系统能够全程跟踪其行动轨迹。

智慧门禁系统实施大半年来,住在这里的居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抱着孩子,或者提着菜,刷脸进入很方便,也很安全。”高女士说。

今年以来,上派镇先后完成南郢安置点、张郢二期、三期、幸福园等4个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其他安置点小区智慧平安建设正在推进中。“我们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全镇23个安置点小区全覆盖。”上派镇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平安智慧建设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的强大效能,实现平安建设治理手段的现代化。

365天义务巡逻不间断

科技助推,义务巡逻机制继续坚持。据悉,随着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多,治安压力逐渐增大,上派镇综治办牵头,率先在卫星社区建立义务巡逻机制,招募退役军人、居民党员、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义务巡逻队,夜间巡逻辖区内的背街小巷、“三无”小区、治安案件高发的物管小区以及人员密集场所。

据统计,根据居民需求,五年来,上派镇各社区共建立19支义务巡逻队,“城市社区和城郊村全部成立了巡逻队。”上派镇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汪忠诚是四十埠社区的一名居民党员,2016年,看到社区组建义务巡逻队信息后,他主动报名。“一开始我们是步行巡逻,从晚上8时到次日凌晨1时,后来改成9时到次日凌晨2时。从2018年9月,根据群众建议,我们又把巡逻时间改为晚上9时到次日清晨6时。”汪忠诚说。目前,社区为其配备了电动车、电棍等设备,义务巡逻队越来越专业化。

作为四十埠社区综治专干、党委委员,周武也经常参与义务巡逻,“我们每晚至少有两个人参与巡逻,其中至少一个是社区工作人员。”周武说,不光如此,社区还会与城关派出所及时联系,划定重点巡查范围、可防性案件多发地,“一年365天,义务巡逻不间断。”(李强 记者 朱震宇)

新闻推荐

张坤:用“真情”换“真心”

上派镇古埂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坤是一名县人大代表,他认真履职、扎实工作,用自己的“真情"换得群众的“...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