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工匠精神 助力高质量发展

肥西报 2020-06-10 09:37 大字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近年来,肥西县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工匠精神始终根植在肥西这片土地上,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2017年至今,全县共培养出省级劳模4名、市级劳模14名、合肥工匠2名,获合肥工匠提名奖2名。

研究新技术 创新不止步

走进王学新的工作室,记者首先就被一整个橱窗的杯子吸引了目光,这些杯子颜色多样、款式各异,全部都是由王学新率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研发出来的。自从2003年进入富光公司从事不锈钢模具研发以来,王学新就时刻将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放在第一位。

2003年刚来到公司不久,王学新就接到了一个全新的任务——开发以银为内胆的保温杯。在当时,这是一个新鲜的尝试。面对困难,王学新没有退缩,经过整整4个月的不懈努力,他率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不锈钢真空口杯内胆镶银工艺,银材料的口杯在当时尚数国内首创,不仅申请到了国家专利,也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商机。

2018年,王学新又接触到了一个新鲜事物——钛。钛是一种珍稀的金属,多用于军工、航天、高端医疗领域。随着我国对钛材料的不断探索,钛逐渐出现在了民用市场,但即便如此,钛的材料参数仍是个保密技术。

王学新决心要啃一啃这个硬骨头,对他来说,最难的问题在于没有任何的技术指导和资料,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从开始研究起,他就吃住在了车间,国外的钛杯比我国起步早、发展快,没有指导,他就买来日本、英国的钛杯仔细研究,试图通过成品反推工艺技术。钛金属十分昂贵,一吨就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在研究期间,王学新开一次炉,一烧就是一万多,这也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终于,在烧出无数废品后,一个灰扑扑的钛杯诞生了,王学新凭借自身的努力冲破了技术封锁,研发出了自己的钛杯。

从技术工人、到模具车间主任、再到模具设计工程师,在这个过程中,王学新有过迷茫,有过忐忑,但回想过去,留下得更多的是满满的成就感。看着一个个产品从无到有,不断破解技术难题,对王学新来说,他获得的远远比付出的要多。在创新的道路上,他相继获得了合肥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合肥市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奖、“合肥市金牌职工"、“肥西县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他所带领的“王学新创新工作室"获“合肥市蓝领创新工作室"称号,今年5月,他又收获了“合肥工匠"这一荣誉称号。

专注老手艺 精益再求精

走在三河古镇的街道上,在百年老字号“中和祥"的身侧,有一座装饰着翘角飞檐的庙宇总是能轻易地吸引到游客的注意力,它的名字叫做“仙姑楼"。走进仙姑楼,雕工细腻的隔扇、花样的浮雕、精致的雀替、繁复的拔步床,在仙姑楼的每一进院落,人们都能找到精巧木雕的身影。前往游览的游客赞叹着仙姑楼的雕梁画栋,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木雕全都出自三河的一位本土手艺人——徐明安之手。

徐明安是肥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木雕"的第三代传承人,由于家传渊源,从小他就耳濡目染,家人制作木雕时,他就跟在旁边打下手。13岁时,对木雕深感兴趣的他跟着父亲和祖父正式学起了木雕手艺,这一学就是三十多年。几十年来,即使面临无活可做的尴尬,他也从未放下手中的凿子。

“前些年,市场比较认可机器制作的木器,认为它们节省人力、规格统一,工作效率还高,比手工的不知道方便多少倍,那时真感觉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徐明安说,“可是想想这是家里传了几代的手艺,在我这里要是放下了实在可惜,所以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那些年,徐明安一边在外打工做木活,一边从未放弃对手艺精进的追求。有一次,有三家别墅都想在门上请一对门神,他们找到了包括徐明安在内的三位师傅同时开工。靠着对木雕技艺的不断探索以及多年来积攒下的经验,徐明安做出的门神生动传神、造型流畅,成功获得了客户的赞赏,这也让徐明安倍感自豪。

后来,随着市场对手工雕刻精品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徐明安的手艺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007年,徐明安回到家乡,主持修复仙姑楼,不仅如此,他还承接过安徽境内百余座老祠堂和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位于肥东县的梁氏祠堂就是经他重修后重新焕发光彩,受到了梁氏后人的赞许和认可。

老手艺焕发新风采,新技术创出新成果。在肥西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批批肥西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坚守,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坚持和努力奋斗,才成就了如今肥西的日新月异。

(记者 邓可)

新闻推荐

肥西:“专业化”指导 精准谋划专项债券项目储备

为进一步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理念,突出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6月4日上午,肥西县召开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