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圣付:身残志坚苦奋斗 小康路上加油跑
编者按: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肥西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勤劳苦干,奋发有为,在小康路上奋勇前进。本报从即日起刊发系列报道《携手共奔小康路》,以飨读者。
人穷志不穷,困境寻出头。家住柏堰科技园柏堰雅苑社区的孙圣付和妻子都是肢体四级残疾,在党的扶贫政策帮扶下,一家人不等不靠,奋斗在共奔小康的路上。
对每辆车进行充电检查,清理座垫上的灰尘……记者见到孙圣付时,他正在小区里忙碌着。他主要负责给小区的居民看管电瓶车。这几天温度逐渐升高,车棚里非常闷热,孙圣付的脸上已经有汗珠了。
居民朱守梅说:“车棚每天都整理的整整齐齐,车子放在这很安全,我很放心。"居民的信任,让孙圣付夫妻俩干起来格外有劲,孙圣付告诉记者:“ 我们对他们负责任,居民才会信任你。"如今,他们看管的车辆已经从一开始的十几辆,增长到了现在的200多辆,每个月看车的收入有近2000元,说到这里孙圣付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两年,为了方便居民早晚车辆的存放,夫妻俩就在棚里搭了个简易的小屋。平时生活起居就在这里。
“晚上有条件尽量还是回去休息,在车棚里面要注意安全。"孙圣付一家的扶贫帮扶责任人李新叮嘱着他们夫妻俩。说起他们一家人自强的经历,李新很是感慨。2014年刚开始和孙圣付一家接触的时候,一家人的心理很脆弱,总觉得自己是残疾人,什么事也做不好。为此,在落实各项扶贫措施的时候,李新重点加强了对他们一家的心里疏导和关怀,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在一次政策宣讲培训后,孙圣付竟然主动打来了电话,想让社区找一个力所能及的事情。李新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为孙圣付介绍了替小区居民看电瓶车的工作。
让他没想到的是,孙圣付夫妻俩虽然身体残疾,但平时看管车棚非常尽心尽力,车棚的卫生打扫的一尘不染,车辆的停放也是井然有序。在政府的帮助下,孙圣付的妻子在小区里找到了一份保洁的工作,每个月有1600元的收入。儿子也在附近的工厂找到了工作,全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身残志不残,脱贫心更坚。在多方的齐心帮扶下,他们还联系了一些做手工活的企业,平时不忙的时候就和妻子在家做做手工活,等做好了一定的批量后再将完工的产品送过去,每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我们要自强不息,不能坐等靠政府救助,自己能挣一点不就减轻一点政府的负担嘛。"孙圣付如是说。如今,孙圣付一家不仅自强自立奋力脱贫,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用他们的精神与行动感染身边的人,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柏堰科技园管委会扶贫专干张家庆表示:“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柏堰科技园今年现有42户105人,已经全部脱贫,我们在已经脱贫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户情,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和方案,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一起携手共奔小康路。"
(记者 杨俊 袁谦 刁海花)
携手共奔小康路
新闻推荐
初夏时分,走进肥西县铭传乡楼塘村,大片大片的雏菊和格桑花竞相绽放、迎风起舞,一幅生态优美的乡村画面。位于大潜山脚下...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