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80后”母亲为异地“90后”患者 送去“生命的种子” 安徽省第230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

江淮晨报 2020-05-21 08:35 大字

本报讯 5月19日,在儿子的鼓励和女儿的陪伴下,37岁的周殿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90后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记者从合肥市红十字会获悉,周殿影也成为合肥市第59例、安徽省第230例造干捐献者。

周殿影家住肥西县上派镇卫星社区,平时和老公一起开超市,还要照顾上高中的儿子和4岁的女儿。小的时候家庭困难,周殿影接受过老师及社会各界的帮助,长大后一直想着回报。

2007年7月,周殿影在市中心花园街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也就是那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想着以这种方式可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2月28日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3月8日检查和患者配型成功,这些日子我都记得特别清楚,开心、激动就是我最大的感受。”最初,周殿影也不是太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只是知道能救人,后来在朋友和红十字会的科普下,周殿影对造干捐献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其实,周殿影的捐献之路并不轻松,公公生病住院,婆婆身体不好,丈夫压力剧增,所以早期家人对她捐献一事并不太支持。

周殿影明白家人这是担心她,但即便如此,周殿影还是坚定地要捐造干救人。因为家里没人照顾孩子,住进中国科大附一院做捐献前准备时,周殿影是带着女儿一起去的,“我告诉她是来打预防针的,女儿很乖,就在这里陪着我住院一周。这些天,儿子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他一直很支持我,说尊重我的意见,还上网帮我查资料,让我多注意身体。”

造干采集过程中,老公没能赶来医院陪她,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在旁边帮忙照看孩子。捐献前一晚,周殿影紧张地一夜没怎么睡。由于患者体重比周殿影要多不少,整个采集过程持续了五六个小时,虽然疲惫,周殿影还是微笑着面对,“由于家人的不支持,反而让我更加期待今天的顺利捐献。我尽量多坚持一会,可以多采集一些造血干细胞,同时也祝患者早点康复,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珍惜生命!”

最终,成功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82毫升,采集结束后,殷红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立刻被送往北京,据悉,这珍贵的“生命种子”将注入患者体内,产生新的健康血液,帮助患者克服病魔、重获健康!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唐萌 通讯员 张妍

新闻推荐

科创板带动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县财政局牵头组织县域内企业申报2020年第一季度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创板挂牌企业奖励资金,共有20家企业符合申报...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