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个报亭 万家海(肥西)
世界上,总有一种东西是让人怀念的。它虽然消失不见了,却让你久久难以忘怀。
有这样一个报亭,让我想念至今。
在肥西县城人民中路,供电大厦的对面,原来有一家报亭,报亭并不大,也很普通,里面的报纸杂志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一对中年夫妻经营着它,丈夫下肢瘫痪,时时要坐轮椅;妻子两边奔忙,既要照顾丈夫,又要经营报亭,丈夫呢,也不甘闲坐,帮妻子整理书报杂志,回答读者的询问。每次我上班从报亭路过,即使没有到报亭里购买书报,也会情不自禁地向那里张望一下,每一次的张望,都能看到夫妻互助的温馨画面,心里别说有多么愉悦。
我喜欢写作,业余时间,把自己的所感所思,编织成文,投诸报刊杂志,如果知道我的文章发表了,我往往会第一时间赶往这家报亭,去寻找那一份登载我文章的报纸。数年的寒来暑往,我与这家报亭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渐渐也熟悉我了。
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每次只要你往报亭前一站,女主人就会笑嘻嘻的热情招呼:老师,你要什么报纸杂志?我给你找。哦,谢谢!我也适时地回应,以表礼貌。我自己找。我不好意思说来找登载我作品的报纸,等到找到了,我便会给她零钱,拿着散发着油墨清香味的报纸,满意地走了,身后很快便传来她的“你慢走啊"“欢迎再来"的声音。
在《派河晨刊》做业余记者的两年间,我采访的新闻稿频频见报,每到《派河晨刊》出刊的时候,我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这家报亭,不管有没有我的文章刊登,我都要取一份来阅读,有时候去迟了,女主人便会抱歉地说一声:老师,对不起,没有了。她丈夫也会歉意地报以微笑。此时的我,也会选一样我喜欢的报纸杂志,也算是对这一对患难夫妻的支持,尽管这种支持是微弱的。
记得一年夏天的某一天,我来报亭准备买一份《演讲与口才》杂志,准备给学生进行演讲方面的指导,我选好了一本最新的《演讲与口才》后,又看到一本《故事会》,打开后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时间,忽然天空乌云翻滚,接着就是雷电交加,暴雨很快便倾盆而下,我被暴雨留住了,走不了了。这对夫妻看出了我内心的焦虑,便拿出了自己的雨伞,递给我说:老师,你打着回家吧,方便的时候再带给我们。我不好意思地说:那怎么行?你们要用。男的说:不要紧,我们等雨停了,再关门回家,迟一点回家也没有关系的。撑着雨伞,走在夏日的雨幕里,浑身一片凉爽。
他们的报亭旁边有两棵并立的松树,挺拔耸立,任凭风雨雷电的击打,仍然充满力量地向人间传送着绿色的希望。每每打那里走过,我都会想到舒婷的《致橡树》中的句子: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两个人相濡以沫,快乐地享受着他们的爱情。这座不起眼的报亭,就是他们足下坚持的位置,就是他们坚守的土地。这紧紧高耸并立着的两棵松树,不就是这对夫妻品格和精神的象征吗?
不知自何时起,这家报亭突然就消失不见了!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吗?会不会家庭遭遇了什么困境?对于消失的原因,我不得而知,也无从问起。但每次上班从那里经过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朝那个位置张望,仿佛看到了一对夫妻在忙碌的身影,仿佛看到了他们热情的微笑,仿佛耳边仍然传来“你慢走啊"“欢迎再来"的声音……
我深深怀念那个曾经在我记忆里留下美好印象的小小报亭。
新闻推荐
□廖胜春罗尧本报记者李界摄影报道近日,在纳溪区丰乐镇马村沃柑种植基地,几位村民戴着口罩,忙着采摘、包装沃柑。基地负责人...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