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选得准 脱贫步子稳
■ 许皖祥本报记者冯长福
棚外天寒地冻,棚内温暖如春。 1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肥西县三河镇临丰村绿树溪农业科技园,园区的火龙果大棚里,一棵棵1米多高的火龙果苗整齐“列队”,绿意盎然。 “这片大棚占地25亩,总计种了1.8万棵火龙果苗,分为22垄。 ”科技园负责人李红兵告诉记者,苗子是去年四五月份种下的,今年七八月份将会挂果。
今年57岁的李红兵曾在合肥从事过建筑装潢、土方工程、园林绿化,2018年3月他返乡创业,和朋友一起在临丰村流转土地420亩,租金是每年每亩900元。当年6月,开工兴建科技园,致力发展水果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三河古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古镇附近搞果树采摘和休闲观光,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果业用工量大,有利于带动一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李红兵说,“目前,已种植火龙果、金桔、白枇杷、桑椹、无花果、石榴等果树135亩。去年就有30多位村民在此务工,领取工资总计16万多元。 ”临丰村贫困户吴君兰有3亩多地流转给了绿树溪农业科技园,租金一年2700多元。 “在园区打工,70元一天,去年挣了七八千块钱,挺好的。 ”
随后,记者又来到邻近的龙安社区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该社区曾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67人。社区第一书记叶涛说:“发展乡村产业,才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我们用好资产收益扶贫等项目资金,大力发展黑鱼养殖、稻虾共作等产业。 ”
2017年10月返乡创业的阮守云,在龙安社区流转了130.7亩土地和44.3亩村集体荒滩荒水,投资300多万元,建成150亩标准化鱼塘。 “80亩精养鱼塘以养殖黑鱼为主,同时混养花鲢、鲫鱼,亩利润2万元左右;另外70亩鱼塘养殖四大家鱼,亩利润5000元左右。 ”阮守云说,2018和2019两年,他每年为社区集体增加5.5万元收入,带动23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有4名贫困户在产业园长期务工,人均月工资3600元。
周增志是龙安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根据他有劳动能力、自身想发展但没有资源的实际情况,积极上门宣传扶贫政策,鼓励他开办家庭农场,并在产业引导、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018年,我流转了60亩土地,搞稻虾共作和水生蔬菜种植,当年收入就达到10多万元。 ”周增志告诉记者,去年村里又帮他流转土地200亩,协调相关种业公司免费为他提供稻种和技术服务,当年他种的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达1300多斤,全年农业总收入达到20多万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他不忘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致富。贫困户王友保常年跟着他干活,去年务工收入达到2万元。
“201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2万元。 ”叶涛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社区将以发展2000亩农研生产基地扶贫产业园和400亩龙安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力争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为稳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
“全镇现有4个扶贫产业园,涉及黑鱼养殖、草莓种植、稻虾共作等产业,实施了4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总计370.71万元。 ”肥西县财政局三河分局局长董光武介绍,资产收益扶贫采取“财政扶贫资金+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助力农业企业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再生产、提升经济效益,通过促进产业增效益,来帮助贫困户增收益。
三河镇扶贫办主任黄厚伦告诉记者,西湖村的幸福湖畔稻虾共作扶贫产业园占地800亩,2019年上缴西湖村集体6万元,其中4万元用于带动西湖村、木兰社区、滨湖社区、滨光村、五合村共73户已脱贫户进行分红,户均547元;龙安社区稻虾共作扶贫产业园占地500多亩,2019年上缴龙安社区村集体5.7万元,其中2万元用于带动湖光村、临丰村35户已脱贫户分红,户均571元。
新闻推荐
为扎实做好2020年春节期间“惠民菜篮子”工作,将“惠民菜篮子工程”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发挥“惠民菜篮子工程”稳...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