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运河,一曲旷世“水调歌” 写在引江济淮工程开工三周年之际

合肥日报 2019-12-15 02:11 大字

位于肥西县高店乡的淠河总干渠渡槽施工现场

引江济淮工程施工现场

2019年,安徽遭遇近40年最严重的伏秋旱,此时,我们自会想起一条河。

它就是正在建设的南北向水运大通道——江淮运河。

2019年12月底,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将满3周年,孜孜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人们,怎不感到三生有幸!

他们迫不及待,忍不住畅想一幕童话般的情景——

江淮运河通水那天,长江里一朵浪花萌发了去巢湖的梦想。到了安徽枞阳县鲟鱼镇引江枢纽处,它上“跨”3.6米后随波进入菜子湖。浪花跟一条从枢纽旁“鱼道”游进来的江鱼结伴,穿过孔城河、柯坦河继续向北。过菜巢分水岭时,它听见了庐铜铁路上火车发出的隆隆声。经罗埠河进入白石天河,前方,就是巢湖!

江鱼留在了巢湖,浪花则从地下倒虹吸穿过杭埠河,来到派河口枢纽,它“跳”了4.8米高,进入派河。到合肥蜀山区后,开始翻越江淮分水岭,在蜀山枢纽,浪花瞬间“跃”上12.7米!它一路跳跃向前,穿过膨胀土分布区,汇入瓦埠湖,经东淝闸枢纽顺利抵达淮河!接着,浪花沿西淝河北上,奔向淮北,直至河南。

这畅想中的“皖版”南水北调啊,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让安徽魂牵梦绕——

“水调歌头”·追梦

东汉末年,曹操曾在江淮分水岭开挖运河,但河道“日挖一丈,夜长八尺”,因膨胀土而折戟沉沙。而今,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分水岭河道开挖深度已达39米。

引长江水入淮河——引江济淮是继我国三峡、南水北调之后的标志性重大工程,预计工期6年,总投资逾900亿元,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输水线路长达723公里,将惠及安徽、河南5000多万人口。

千年梦想照进现实,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1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大旱有793条河道、1452座水库一度干涸。江淮大地“渴声”一片,让人们对江淮运河更充满了期待。

淮河泛滥史曾给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但“江河竭,种粒绝”带来的后果更可怕!

1978、1979年大旱,老一辈巢湖人还记得,巢湖边连水牛都养不活。水位降低,露出边滩沼泽,水牛一踩就陷进去,望到湖底的水却喝不到。安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院长朱青形容:“一把火从长江边能一直烧到河南。”

“家住庄台头,用水如用油”。汛期之后,淮河流域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安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分布状况,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长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任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的郝朝德等水利专家们,围绕引水线路进行踏勘调研,留下了珍贵的地形、水文、气象等基础资料。

1978、1979年大旱过后,安徽编制完成《引江济淮工程研究》;1994、1995年大旱后,安徽省政府成立了引江济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2001年淮河大旱,引江济淮又被提上台面。2005年,启动引江济巢前期论证。2009年,开展中西部重点区域水资源配置与水量分配工作。2014年,引江济淮工程列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水利部明确由安徽牵头组织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及支撑性专题等前期论证工作。

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第二代设计领头人,朱青1994年就开始组织引江济淮前期论证,他忘不了安徽下起的“先手棋”。

2013年起为准备引江济淮水资源分析专题报告,研究人员摸透了过去60年每个县每条河的丰枯变化情况;2015年动用五六百人,花了一年多时间进行高精度的地形、地质勘测;同步进行移民调查,对工程沿线村庄一户一户登记、丈量、签字、校正,调查人数达10万人以上。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规划图纸上的水利工程,终于走向现实。201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引江济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引江济淮工程拿到了“出生证”,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勤劳和勇气,“这是我最高兴的一天!”朱青说。

2

引江济淮工程不计其数的论证,过程漫长而艰辛,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和缜密。

党的十八大以后,重大工程的审批更为严谨规范。

2014年到2016年,引江济淮工程研究人员在菜子湖和巢湖湖区各布置了50个点,观测水质、水流、风向。2016年引江济淮工程环评审查一次通过。

考虑到长江下游用水量,研究人员用水文监测数据说话:工程每年引入30多亿立方米水量后,仅占长江铜陵大通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的0.4%左右,安徽用水总量仍在国家分配的控制指标之内。在大通水文站流量降至10000立方米每秒时则停止引江,以保障下游生态基流。

围绕菜子湖候鸟,研究人员论证了一年多,最后增加约3.5亿元,将湖区航道西移1.5公里,使航道远离团结大圩湖区湿地。

为保证一江清水北上入淮,采取“双线引江”和“小合分线”进行灵活调水。巢湖水质不达标时,西兆线所引江水入巢湖,而菜巢线所引江水通过“小合分线”绕过巢湖,直接北送;巢湖水质符合标准时,“小合分线”在白石天河口承接双线引水,北上至派河口。

最紧张的一段时间,朱青跟着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领导,经常坐最后一班动车去北京,上车就写材料,晚上10点半到住地“工人之家”继续写到次日凌晨四五点钟,再送领导审定,到国家相关部委汇报,忙到下午赶回合肥。

做资料报告高峰期时,有1000多位水利、航运、环保、生态、移民等方面专家进行“大兵团作战”,专题报告多得要用卡车来拉,没办法只能把水利部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一两百位专家请到合肥来开会。

“我们院职工男女老少齐上阵,退休人员都被动员起来。”长期封闭在宾馆里面高强度工作,大家通宵开着房门,怕出意外没被及时发现;宾馆服务员都被他们感动,有的工程师太忙,服务员就主动帮他们洗换下的衣服。

“我喜欢引江济淮这个工程,跟热爱的人说话,才有热爱的语言。”朱青用诗一样的话语,表达了几代水利人的初心,因为使命所系,更因为引江济淮工程寄托着江淮儿女太多的期盼——

“水调狂想曲”·渴望

这一路山重水复,差之毫厘,可能会谬以千里。决策者们并非都是先知先觉,而是深谙“水是生命的源泉”这一真理。

引江济淮是我国“三河三湖”治理中,助推淮河、巢湖水生态修复的重大工程。一方面,解决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抑制淮北地下水超采,改善生态环境用水条件,让“淮河不干旱”;另一方面,促进巢湖水环境改善,让“巢湖不死亡”。

3

坐拥一江一河的安徽,有着水资源禀赋,同时也承受着水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由于水源不足和地表水体污染,长期靠超采中深层地下水维持发展,在淮北地区大多数城市附近,都形成了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水资源短缺成了限制淮北地区发展的枷锁。

亳州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淮河流域文化的根源其实是一种水文化,老子和庄子都出生在亳地的涡河流域,水滋养了老庄之道。如今,缺水则成了老庄故里必须面对的资源危机。

亳州市制水公司副经理颜涛对缺水的感受颇深:2019年5月份开始,市长热线反映用水的问题又多起来,有时一天能接到几百条投诉电话,诉苦、抱怨……说啥话的都有。热线工作人员回复时,把引江济淮工程向群众也做了宣传,群众说:那咱等!你们代表政府说话,咱相信!

为了“找水”,亳州可谓殚精竭虑。亳州市引江办副主任赵德建说了一个故事,一次一位女副市长带队,向上报送“找水”项目,当着人家面说着说着就急哭了。

引江济淮工程无疑给亳州带来了希望。颜涛激动地说:“咱活了40多岁,以前咋想到能吃上长江水呢!”

亳州市在财政很紧张的情况下,安排预算资金2亿元,争取政府债1.8亿元,用于引江济淮亳州城市供水工程,并下一道死命令:这个钱谁都不能动!再急都不能用!

为了衔接引江济淮入亳,位于亳州谯城区十河镇的城南调蓄水库已经开建;不远处,亳州城南地表水厂也在施工,预计2020年6月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皖北地区最大、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智慧水厂”;而引江济淮亳州段城市供水管道已铺设完成,将先迎南来应急的淮河水,再接远道而来的长江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留下千古遗憾,历史也限制了他的想象力,他更想不到自己的家乡有一天会饮长江水!

4

巢湖西坝口,过去以捕鱼为生的陈明安“上岸”开起了小超市。2019年11月8日起,巢湖渔业生态保护区内,1342户渔民将转变为村民;2020年1月1日起,巢湖将首次实行全年全湖禁渔。为了让巢湖更好地休养生息,合肥下了何等的决心!

跨流域调水的重要前提,是确保调出去的水是干净水。人们别无选择,沿线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引江济淮工程同样对合肥构成了倒逼机制,在引江济巢沿线生态环境治理上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快看那些鸟,好漂亮啊!”2019年11月,摄影爱好者发现越冬候鸟东方白鹳再次飞临巢湖。东方白鹳对栖息地环境十分挑剔,2018年它们曾落脚环巢湖湿地公园,是新世纪以来巢湖流域首次监测记录到这一“国宝”造访。

巢湖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但要稳定达到Ⅲ类水质,仍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朱青也是巢湖研究院院长,他说,巢湖水域面积大,对外交换少。所以要在有效控制污染源的情况下,加快巢湖水体改善。下一步将依托在建的引江济淮等工程,在巢湖流域“构建江水北上、淮水南下、湖水东流的畅通水循环系统”。

引江济巢段通水后,年均引江入巢湖的水量为5亿立方米,约占巢湖正常库容的30%,水体自然更新周期将由现在的12年缩短至3年。

2019年10月21日晚,长丰县大官塘水库泄闸口,“长跑”172公里的长江水滚滚而来,汇入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首次进入合肥人家。旱情导致合肥城市供水紧张,通过“江水西调”,以解燃眉之急。

合肥需要稳定的水源。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集聚加速,单纯依靠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或者从六安等地补水,压力会愈来愈大。合肥城市年供水量已突破6亿立方米,随着城市能级不断跃升,水资源问题就是个痛点。

时间不等人。如果说引江济淮工程前期设计论证是精彩的“持久战”,那么其开工及建设注定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人们在实干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由己而人,由家而国的精神谱系——

“水调进行曲”·情怀

2015年12月26日,引江济淮小庙试验段工程抢先开工。中铁二十局集团、河海大学、中铁四院人员联合进驻工地,通过9000多次观察、试验,找出了“地质难题”——膨胀土处理方案,这种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土壤,极易造成渠道垮塌。工程于2017年12月15日宣告完工。

试验成果还在总结,动工的日子就已定下。

2016年12月29日,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巢湖岸边派河口枢纽工地召开,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5

2018年春节,当人们忙着走亲探友时,合肥高新区长宁社区河西村的村民,却在家里忙着收拾打包,正月初七就开始陆续搬家了。

原来小年前一天,合肥高新区引江办与长宁社区在河西村紧急召开了征迁动员会,通知村民快去租房,“引江济淮工程J005-2标要先动工,河西村要提前搬迁。”合肥高新区引江办副主任许华才说,区里拿出存量房先安置租房困难户,到了正月底,河西村搬迁全部结束,没有耽误施工单位进场。

引江济淮工程的主战场在合肥,拿征迁来说,其中涉及155个行政村,安置人口6万余人,约占全省安置人口数的83%。

蜀山区小庙镇2017年的那次拆迁,从11月8日开始,45天,2768户搬迁结束,成为合肥市率先完成征迁任务的乡镇,收到了合肥市引江济淮工程领导小组发的贺信。

公平公正公开,群众才放心。每一棵树都要数上,每一间房都要丈量,测绘公司是公开招标的,群众跟着跑了几户,一看,这东西没有假,最后抢着把测量人员往自己家拉。这是小庙镇征迁时出现的一幕场景。

征迁干部们起早贪黑奔波在引江济淮工程沿线,他们总结说,要“千言万语”把“理”讲到位,“千辛万苦”把“利”处理到位。但搬家时还是有不少人哭了,舍不得!这是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文化特性。

家国情怀自古就扎根在国人内心深处,人们重视家,更忠于国。尽管“小家”难离,但村民最终选择与“大家”同行。孙汉芝、赵应、赵培风、胡修长、夏登法……许许多多拆迁户,他们有过抵触纠结,也没有说过豪言壮语,他们的名字或许不被记住,但这个群体却会镌刻进历史的长河里。

合肥征迁现场的照片,被转发到亳州市引江济淮一个微信工作群里,该市谯城区十河镇干部纷纷点赞:“比大拇指,非常感动!”工程完工通水,亳州每年分配水量将达4.38亿立方米,赵德建说:“引江济淮咱亳州受益大,合肥贡献大!”

的确,合肥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引江济淮工程的推进。征迁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合肥市引江办采取“挂图作战,升级调度”8字工作方法,征迁进展墙上挂,一目了然;有问题及时开调度会协调解决,不管晴天还是下雨,或是刮风下雪,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办公。合肥干得好,要是倒了一批干部也不行,综合保障必须到位,比如合肥市纪委专门为引江济淮工程发文,在纪律建设上提出10个严禁;市扫黑办、市引江办也联合发文,加强扫黑除恶,严防强揽工程等违法犯罪行为。

6

2019年11月2日,庐江县柯坦镇王家河村殷桥庄附近,“引江济淮第一桥”——殷桥工程连续梁顺利合龙,引江济淮全线桥梁建设取得开门红。

引江济淮工程将新建和改建跨河桥梁145座,其中特大桥24座,铁路桥4座。在江淮分水岭,还有一项标志性单项工程——淠河总干渠渡槽。

2019年10月28日下午,肥西县高店乡,一台260吨重的履带吊,将重约70吨的钢梁精确架设在渡槽左幅4号桥墩上,标志着这一世界最大跨度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进入钢梁安装阶段。

淠河总干渠是六安和合肥的供水源渠道,为保证通水不中断,需先架设渡槽,从江淮运河上凌空而过,通过“水桥”到达合肥。

“水桥”主跨跨度达110米,除了通水行车,还要能通行100吨级的船舶,下面的运河要通行2000吨级的船舶。此类跨度渡槽结构仅国外的马格德堡水桥有所实践,但在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杨善红等设计师手中只有几张别人去德国帮他们拍回来的照片。

一般桥梁的承受荷载是其自重的0.2倍,而“水桥”承受的水重近4万吨,桥重近2万吨,水重是桥重的2倍,折算一下相当于1万多辆小汽车的重量。

横着拽,斜着拉,竖向吊,被一一否决,俗话说:“马儿跑、不吃草,能抗压、不上挑,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拱桥好。”设计师通过设计上承式拱桥,解决了超级且可变水荷载问题。

内槽流过的是饮用水,设计师放弃涂料,把不锈钢轧制到受力钢板表面,防腐又环保;他们想到合肥人喝辣糊汤,碗上套着的塑料袋,“一受力就拉长,不受力就缩回来,有点像手风琴。”照此原理,设计了“波形不锈钢”来释放内槽水的冲击力……“波形不锈钢复合板”这个技术创新就这样应运而生。

“水桥”预计2020年7月建成通水,将填补国内外大跨度全焊接钢结构渡槽制造及施工技术空白。

疾风知劲草。在引江济淮这个大型智慧建设舞台上,创新创造力正得到大释放,一个个“工程之最”正在演绎一段段精彩的“旋律”。

在合肥高新区宁西铁路桥北侧,蜀山泵站枢纽船闸闸室底板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程承建单位之一中交四航局项目负责人周世勤说,工程建设中,需按我国水利、交通两种不同行业标准,配置相应的混凝土。像船闸闸首底板厚达4米,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抗裂就成了重难点。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料仓喷雾、拌和水加冰块、结构内铺设冷却水管等工艺,为混凝土降温,防止产生裂缝。

为保证船舶平稳通过闸室,设计师们经过反复论证计算,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方式,通过闸室两侧侧墙上几十个小支孔释放水流,以确保闸室内船舶的安全;上、下闸室的水可以互通互流使用,以节省用水和通航时间。蜀山泵站是亚洲最大的导叶式混流式泵站,周世勤说,泵站建成后,每秒提水量达340立方米,相当于把两个绿皮火车厢的水,提升到4层楼高的位置,一周左右就能向北输送一个董铺水库的水量!

将来,游客们在枢纽“江心洲”上,还可一边看船,一边赏桥——合肥现存最古老的三拱石桥,为给枢纽让道而“搬”过来的城西桥……

江水在蜀山枢纽抬升后,为让江水自流,需大幅度向下开挖江淮分水岭。在河道施工现场,渣土车川流不息。省引江济淮公司合肥建管处工程师黄天驰说,这里坡口最大宽357米,河道断面有7级平台、8级边坡,采用试验段工程经验,以维持边坡的安全稳定。未来,最大挖深将达46.4米,比15层楼还高……

如果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奋斗就是通往理想彼岸的大桥。

看!那火热的工地上,每天有1万多人在奋战,有6000多台(套)工程机械车在作业,一天完成工程量约4000万元……3年来,全长587.4公里的引江济淮安徽段,已有420多公里53个施工标段开工。

引江济淮工程可以说是长江经济带、合肥都市圈、中原经济区三大战略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江淮通联势必更好地呼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江淮运河带来的是一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水调协奏曲”·愿景

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修造运河邗沟来引江入淮,此后,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运河凭借其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足以标榜千秋。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

7

绿水悠悠流不断,运河新城是家川。2019年4月19日,合肥市提出,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打造现代化运河新城。运河新城建设被列入合肥市五大片区建设,核心区30平方公里规划蓝图已经绘就。

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将打破安徽甚至全国现有的航道网格局,江淮运河将成安徽参与区域竞争的又一条重要“赛道”。

依托调水线路,引江济淮工程将形成354.9公里航道。将来,千吨级船队可由长江和淮河直接进入合肥。想象一下,2000吨级的货轮从淮河沿岸城市出发,不再绕道洪泽湖,跟苏北挤京杭大运河,而是向合肥进发,再驶向长江。算下来,可缩短航程200至600公里,合肥港离江淮航运中心的位置还远吗?

江淮运河,为何要通航?

它骄傲地回答:“我的运量大、污染小、效能高、占地少,我的运输成本是公路的六分之一,是铁路的十二分之一。”

江淮运河,许个愿望吧!

“长江是母亲河,她好,运河浪花里才能飞出欢乐的歌!”运河即使通水,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水生态修复涵养永远在路上。

东山钟鸣,西山磬应。

江淮运河碧波荡漾,需要的是共同呵护;江淮运河贯通南北,承载的是复兴梦想。

一曲旷世“水调歌”,是属于几代人共同的珍贵记忆,他们的追梦、期盼和情怀,终由时光封存,到那时,岁月不语,惟河有声……·杨洁 文 郑成功 摄·

新闻推荐

李煜指导上派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12月11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煜参加指导上派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书面通报了...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