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巢湖“漏斗”装上过滤网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见闻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10-25 14:36 大字

[摘要]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见闻

■ 本报星级记者程茂枝文/图

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杭埠河……769平方公里的巢湖,周边有30多条河流日夜不息往里注水,再从裕溪河、兆河流入长江,形成了一个13680平方公里的 “漏斗”状巢湖流域。流域内大城市林立、农田遍布、工业发达,多年的排污导致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时常爆发。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一些列措施,为这个大“漏斗”装上过滤网,力争还巢湖水清岸绿。

湿地恢复,珍稀候鸟来了

“去年11月,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落脚我们湿地,这跟我们这里环境变好、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有很大关系。 ”10月22日,在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童曙光表示,近期湿地还会准备一些食料,期待再次 “接待”前来补给的东方白鹳。 “2016年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后,我们就陆续启动退耕、退养、退居工作,目前已经建成湿地2500多亩,过去很多人类活动的场地再次成为生物的快乐家园。 ”

记者在现场看到,湿地公园内水系流通,水草丰茂,不时有水鸟低翔,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只是环巢湖湿地公园群中的一个,根据规划,在巢湖沿岸,还有安徽合肥滨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徽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安徽庐江马尾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巢湖柘皋河等6处省级湿地公园已经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 “这些湿地公园犹如天然滤网,可发挥自净功能,让雨水等达标流入巢湖。 ”童曙光说。

面源防治,村民还有期盼

“以往每季稻要用复合肥40公斤,现在改为15公斤复合肥加100公斤有机肥。同时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生物防控技术,农药施用次数也由过去的四五次降到一两次,而且以病害防治为主。 ”在巢湖烔炀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烔炀镇唐嘴村副主任、种粮大户王世昌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很是感慨:“过去一味增加化肥农药投入,造成土壤板结,环境恶化。现在田里又有了泥鳅黄鳝,稻米的品质变好了,价格也上来了。 ”

记者了解到,烔炀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是环巢湖流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试点工程,政府投入100多万元配套防控设备,并对农户给予补贴。目前,这一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将逐步推广到杭埠河、柘皋河、兆河及白石天河等流域。与此同时,王世昌等大户也有期盼。 “虽说是稻子品质好了,但是没有知名度,价格上不来。 ”他介绍,目前使用有机肥、绿肥等,种田成本增加不少,产量也有下降,希望政府继续加大补贴力度,加大市场培育,让群众也能从生态保护中获得经济效益。

拦截污水,巢湖正在好转

在巢湖市岗岭污水处理厂,每天有近10万吨的生活污水在这里处理完毕后达标排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被收集后,送往附近的水泥厂焚烧;在皖维集团的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所有水池上方都加盖了密封装置,几乎闻不到什么味道。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城区及乡镇已建设16座污水处理厂,其中乡镇已建成运行11座污水处理厂,每天的处理规模近3.5万吨,有效地将生活污水拦截在岸上。

经过数年的治理,巢湖现在状况到底怎么样?对此,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副局长唐勇表示,经过努力,湖区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有较大改善,流域内重污染河道水质也明显好转,出湖入江水质保持优良。 “我们正在编制《巢湖一级保护区治理与保护规划》,将建立环湖轻污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2020年实施全湖禁渔,启动巢湖底泥清淤试点,多管齐下治理巢湖,力争根本扭转巢湖水污染状况。 ”

新闻推荐

用心呵护 点燃希望 肥西阳光爱心社 助力残疾家庭

本报讯帮助一个残疾人,拯救一个大家庭。2015年,肥西阳光爱心社联合肥西县文明办、肥西县民政局、肥西县残联,推出志愿服...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