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苗木花卉为媒 构筑绿色发展新高地 写在2019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即将举办之际

合肥日报 2019-10-16 05:17 大字

祥源花世界

硕果累累

官亭林海

肥西三岗花木生产基地

“苗会”美丽中国,助力绿色发展。本周,2019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将在肥西县盛大启幕,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荷兰、以色列等10个国家的1000多家种苗花卉生产商、经营企业和消费者将相聚中国中部花木城,共襄苗木交易盛宴,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起于苗木,兴于苗木。近年来,“花木之乡”肥西县声名在外,通过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相结合、发展林业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群众主导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绿县、产业富民”的新路。如今,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快速发展,以三岗为中心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是中部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全国三大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万户种植、千亩连片、百企专营的苗木花卉规模化生产格局。

数据见证辉煌。目前,肥西县苗木花卉生产面积达33万余亩,年销售额40多亿元,先后斩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家园林县城”、“全省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全省林木种苗工作先进单位”、“省级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等多项桂冠。

服务“国字号”,铸造三岗金品牌

每年10月,中国苗交会所在地肥西都会备受瞩目。2003年以来,肥西县连续举办16届中国·合肥苗木交易大会,办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广泛,成功孵化并壮大了“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这一国家级会展品牌,让肥西“三岗”品牌唱响全国。据统计,2018年第16届苗交会,参展企业1800多家,其中国外品牌苗木花卉园艺企业8家;展区近10万平方米,实现交易额23.8亿元,项目签约153.7亿元。

“国字号”苗交会相中肥西,背后是其近年来快速崛起的苗木花卉产业。地处江淮分水岭的肥西县,过去种植传统作物只能靠天收,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穷则思变,从20世纪60年代起,肥西县“试水”苗木产业发展,改水稻种植为苗木花卉等耐旱的“铁秆庄稼”,规模化绿化苗木种植从县城上派镇松岗、阮岗、孔岗的“三岗”萌芽壮大,成为享誉全国的“绿色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二五”以来,肥西县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生态强省战略目标,连续实施了造林绿化大会战、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增绿增效行动等林业重大工程,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8277亩,占任务127.3%;森林抚育26900亩,其中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16900亩;实施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项目12个,完成投资26880万元,完成绿化面积149.3万平方米,占市下达任务的149.3%。2018年末,全县林木绿化率37.3%,林业生产总值达48.284亿元,比2010年“十一五”末的7.76亿元增加522.2%。

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已达33万多亩,仅绿化大会战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就新增大规格林苗两用林20万亩。滕头园林、海兴园林、绿峰公司、艺林公司、三江集团、万利公司、岭南园林、裕丰园林等省内外知名企业陆续落地,全县先后有30多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企名企的进驻,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带入肥西,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进了原有的生产模式,小而全、低档次的苗木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布局的方式转变。如今,肥西苗木花卉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品涵盖观赏绿化苗、经果林苗、用材苗、花卉、盆景、草坪地被等六大类400多个品种,年销量7亿多株,交易额20多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做活“融文章”,分水岭上好风光

金秋十月,登上官亭林海观景亭,数万亩绿树花海尽收眼底;漫步其中,一路生态湿地、疏林草地、丰祥湖、桂花园……令人目不暇接。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官亭镇引入滕头园林、艺林公司等规模苗木企业,累计投入上百亿元到林业生产。借助产业发展成果,昔日荒山薄岭化身万亩林海,官亭林海在获得省级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又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级生态公园(试点),成为一产与三产融合的成功典范。

官亭林海只是肥西推动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做活“融”字文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肥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坚持引进外来客商和培育本土大户并举,不断发展壮大产业主体,累计引进企业和大户300多家。通过政策撬动、营造良好服务环境,肥西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园林绿化公司,如浙江滕头公司、浙江绿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艺树园艺、裕丰公司、三江集团、海信集团、万利园林、佳烨公司、桐庐生态等,仅最近5年就新增大规格林苗两用林19.4万亩,标准高、规模大,改变了原有的一家一户小而全、无规模档次的生产格局。

与此同时,肥西坚持“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苗木产业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鼓励支持乡村中的种植能手、专业大户和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从事苗木生产,形成外来客商和本土大户为投资主体,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目前,全县苗木企业万亩以上4家,千亩以上60多家,百亩以上300多家,个体农户上万户。

生态环境好了,游客纷至沓来。从紫蓬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到国家4A级景区——官亭林海、三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再到中国中部花木城、祥源花世界、官亭生态园、小团山香草农庄、三河5A级风景区等,一大批森林景观在肥西遍地开花、精彩纷呈。在此基础上,肥西依托生态发展成果,利用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优势,举办“观花节”“采摘节”“农家乐”“农业休闲观光”等活动,发展苗木花卉休闲观光产业,一、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让生态美景更有“钱”景。据透露,肥西县目前正重点打造10.6平方公里三岗村“慢生活”区,以花木产业为基础,打造长三角新型旅游目的地。

种好“摇钱树”,致富一方促增收

对肥西而言,苗木花卉产业,不仅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以经济林产业为例,目前肥西县已种植3.5万亩,主要有薄壳山核桃、大樱桃、猕猴桃、无花果、大白桃、葡萄、果桑等特色品种。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安徽佳烨农业有限公司在官亭镇发展薄壳山核桃1.3万亩,2017年列入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目前长势旺盛,其中70亩大树展示区2017年开始挂果。

随着省内外大企业、大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林业产业不断地壮大,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就业,群众可以“半工半农”地获得每天80~500元劳动收入,平均月工资可达2000元以上。另外,出租地农民可以每年每亩获得600~800元稳定收入。越来越红火的肥西苗木产业,正在为农民打开一扇增收的新大门。

大批林业龙头企业进驻肥西,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种植理念,也让本土苗农尝到了“甜头”。严店乡合肥润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对整个造林整地、挖函、栽植、管护进行了全方位监控和全天候跟踪指导,提高了生产效率。佳烨公司和凤岭公司分别采用滴灌微喷灌节水灌溉模式,提高灌溉保证率。官亭镇滕头公司与安农大开展各项技术合作,手把手地培训当地群众从事新品种的培育、苗木的繁殖及嫁接、稻壳保水、修剪、栽植等技术,让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山南、柿树岗、严店、铭传、三河等乡镇发展樱桃、大白桃、葡萄、蚕桑等,培训了一批经济林种植能手。如今,肥西苗木花卉产业不断提档升级,正焕发出新活力与生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再过几天,2019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将在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拉开帷幕,四方来客将云集“花木之乡”,参观、参展、交流、交易,拓展合作,共谋发展。此次借助肥西30多万亩的苗木花卉资源,将推进中国(合肥)苗木价格指数中心、价格发布中心和交易中心“三中心”建设,构建全国苗木花卉网络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销售渠道,利用“平台+互联网”模式打造“永不落幕的苗交会”。

新闻推荐

肥西县 边学边做边整改 知行合一求实效

本报讯肥西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紧跟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学做结合、查改贯通,自觉对表对...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