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强市绿色合肥新篇章 合肥市重拳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江淮晨报 2019-10-14 08:04 大字

美丽的巢湖湿地景观。

航拍南淝河巢湖入口。

2018年6月1日,环巢湖流域治理工程现场。

今年3月26日,航拍大型水利枢纽——巢湖闸和兴建中的跨巢湖大桥。

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重拳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逐步实现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高颜值”、发展“好气质”大美合肥的良好愿景,打造生态强市绿色合肥新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巢湖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国庆假期,开车上环巢湖大道,一路通畅,环湖周边湿地、历史人文景点和特色古镇、美丽乡村,串联成了一道美丽风景,吸引游人纷至沓来。这一切得益于合肥市对巢湖的多年下大力气治理。目前,巢湖的生态效益、休闲功能、审美功能得到初步展现,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休闲场所。

合肥市环湖办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在巢湖流域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城镇人口增长近一倍的承载压力下,巢湖治理依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巢湖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河湖水质得到改善,环保部对合肥市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结果呈现逐步好转态势。”合肥市环湖办副主任肖俊介绍,从近年来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来看,在流域经济总量和城市人口快速扩张的巨大压力下,通过加强治污与保护,巢湖富营养化水平不仅未增加反而明显减轻。

今年上半年,巢湖水质为Ⅳ类,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明显下降:氨氮浓度下降45.0%,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15.6%,总磷浓度下降23.0%;蓝藻水华初步得到遏制。

出湖水质保持优良,巢湖湖水每年通过裕溪河流入长江约30亿立方米,其入长江前的国控断面裕溪口,近年来一直稳定保持Ⅱ类,对长江干流的环境效益为正贡献,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做出了合肥贡献。

侦查清楚“敌情”源摸清水环境污染“家底”

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每年度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交叉进行、逐步深入、统筹推进,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00.7亿元。

合肥市将污染源调查与解析作为水污染治理的核心问题和关键内容,将“敌情”侦查清楚,才开始制定“作战计划”,扎实推进流域治理。特别是中央环保督查以后,合肥市环湖办一直加大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专家的合作,加大流域污染源调查监测工作,加强污染源调查标准化体系建设。

2018年7月10日,合肥市环湖办组织召开全市巢湖流域综合治理污染源调查与解析工作培训会,邀请高水平专家讲解污染源调查检测与解析等流域治理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案例,以提升污染源调查监测单位和设计单位工作水平,提高业主单位认识能力,为精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

肖俊透露,历时一年多,合肥市环湖办已经牵头组织编制完成《环巢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源调查、监测与分析技术指南(试行)》,为项目设计聚焦水质改善瞄准靶向。

集中给河道清扫“洗澡”探索建立“河(湖)警长制”

天鹅湖坝下的十五里河源头,对汛期汇水、排水以及十五里河生态补水起着重要作用。移交给蜀山区后,近两年该区都会组织人员对河道进行集中清淤。经过排口截污、河道疏浚、铲除违法垦种等措施,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接下来,蜀山区将继续落实河长制,做好十五里河的保护、治理工作。

丰乐河是流入巢湖的一条支流,也是肥西县的一条重要河道。每年夏天高温期,工作人员都会每天坚持驾船巡查、清理河面,给河道“洗澡”,确保丰乐河河道干净整洁。巡查清理的工作人员表示,政府对环保相当重视,特别是河长制实施后水质一下变好了。

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方向,合肥市正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改善的合肥路径。继河长制之后,合肥市建立入河排污口治理长负责制度(简称“排长制”),全市157个入河排污口共设立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的“排长”102名,解决治水“最后一公里”落实问题。

合肥还8次围绕巢湖开展巡湖活动,在市级层面推动跨区域河流联防联治,建立“三河联席会议”制度。借鉴“新安江模式”,合肥在全省率先实行地表水质生态补偿机制,在59个跨市断面、国考断面开展污染赔付金、生态补偿金“双向补偿”。

下一步,合肥市将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动,开展跨区域、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典型案件。探索建立“河(湖)警长制”,实现“警长”与“河(湖)长”全配套。加大污染防治工作调度力度,健全环境质量及时通报、预警机制,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体系。

国内首个高标准就地处理初期雨水工程获得成功

在十五里河京台高速处,国内首个高标准就地处理初期雨水工程已经获得成功,正在发挥作用。在中央环保督察以后,合肥市环湖办加快重点区域水环境治理技术集成和模式创新,着力在流域治理、湿地建设、污染源调查与解析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方案与技术模式。

十五里河京台高速处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就是试点建设的国内首个高标准就地处理初期雨水工程,为后续项目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建设经验。合肥市以十五里河流域治理(城市型河流)为抓手,努力探索水污染流域治理路线图。

合肥市突出抓好南淝河、十五里河等重污染河流治理,加快重点控源截污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坚持城乡同步强力整治黑臭水体。目前,十五里河流域治理一期工程将新建6处初期雨水调蓄处理设施(总调蓄容积16.3万m3),目前施工图设计已完成,正在组织施工招标。

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丁志松表示,近年来,合肥市攻坚克难“治水”,水环境持续好转。以控源截污、节水净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全市水环境持续好转。

今年1-8月,派河由Ⅴ类好转为Ⅳ类,十五里河劣Ⅴ类好转为Ⅲ类,南淝河氨氮浓度下降明显,丰乐河、杭埠河、柘皋河、白石天河、兆河、双桥河等河流水质保持优良。

城区已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14座

污水处理,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8月底,位于包河区繁华大道与巢湖南路交口西北角的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提前“通水”试运行。据介绍,此前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出水量达20万吨/日,但随着合肥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大,已不能满足需求。

2018年9月底三期开工建设,不到一年,三期工程提前“通水”。目前,小仓房污水处理厂的总出水规模达40万吨/日,成为现阶段城区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

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作为南淝河流域与巢湖的连接点,该项目的建成将使排入南淝河的COD、BOD、氨氮和总磷得到相应削减,对改善南淝河下游水质有重要意义,会进一步推动二十埠河流域支流、南淝河流域水环境显著提升。

近年来,合肥市多措并举、不断加强监管,保障了污水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以及出水达标排放。“从2018年7月1日,合肥城区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全部执行省标要求。”据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统计,目前,城区已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14座,总规模达191.5万吨/日。目前在建污水处理厂6项,新增污水处理规模53万吨/日。

晨报记者 余佼佼 刘梅梅/文李远波 李福凯/摄

新闻推荐

患癌教师心系公益筹集善款逾两百万

本报讯为了给贫困学生筹集资金,上世纪80年代,乡村教师单务民做泥瓦工、卖棒棒冰。2008年,他被确诊为左肾癌晚期,即使在患病期...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