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教育谱写发展新篇章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肥西县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投身教育事业36年,从教书育人到统筹教育发展,县教体局原副局长刘大春见证了肥西县教育事业的变迁。1982年,刘大春进入县里农村中学当老师,从此投身于教育事业。回首在农村教书的那个年代,刘大春不禁感慨万千:“那个年代的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教室条件也很简陋。"他直言,当时上课的桌子破旧不规整,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本教案就是教师的教学用具。
近年来,肥西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规格配置,全县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栋栋美丽的校舍拔地而起,一间间设施完备的实验室与多媒体教室投入使用,从巢湖之滨到大潜山脚下,从小井庄到刘铭传故里,从县城到偏远乡村,学校已成为当地最靓丽的风景。2013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20多亿元,新建中小学校23所、改扩建中小学校13所,2018年实施教育项目16个,其中续建项目9个,新建项目7个。“在全县学校布局规划中,我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采取新建、合并、撤销等办法分步实施,既考虑未来发展,又立足现有可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注重办学规模效益,逐步实现小学向美丽乡村和集镇集中、初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的目标。"县教体局局长李振华说道,对于偏远地区确需保留村小或教学点的,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规定,充分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此外,肥西县注重学前教育,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大力发展公办园,引导扶持民办园普惠性发展,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投入3.5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36所,增加学位数9720个,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吸引民间资本兴办民办幼儿园82所,增加学位数14760个,看护点41个,增加学位数3690个,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满足全县适龄幼儿入园需求。
近年来,肥西县在教师招聘上,严把教师入口关,确保招录质量,分别对高中、初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学历设置了“门槛",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且品学兼优。经过多年的发展,肥西县教育在师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老师学历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现在幼儿园的老师都是大专学历了,小学老师80%是本科;中学老师100%是本科;高中老师则由本科与研究生组成,尤其是近几年,几乎招的都是研究生。我们一直在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努力做到名校名师。"教体局负责人说道。
2014年,肥西县在学区内试行教师“无校籍管理",由学区在编制内统筹管理,竞争上岗、按期聘用、动态调整。2015年,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颁奖暨创新成果展示活动上,肥西县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先后迎来重庆市、山西清徐县、安徽黟县等考察团来学习、推广“县管校聘"改革经验。
肥西县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师资队伍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没有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支持以及谋划,就没有肥西教育的今天。"李振华表示,诸多改革举措中,加强顶层设计研究,保证教育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可谓关键。2014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肥西县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纲要(2014-2018)》,对全县教育进行了统筹谋划和整体布局,从全局上对全县教育未来发展作出了清晰的定位: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着力优化教育布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力推进教育振兴与发展。
从简陋房屋、泥土地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达成教育基本现代化……三十多年来,肥西县教育投入越来越多,教育资源越来越优,学习路径越来越广。
据了解,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均衡优化教育资源,肥西教育事业已经驶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启了教育现代化新征程。
未来,肥西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紧跟时代步伐,奋力谱写肥西教育发展新篇章。
(林兴勇 记者 李康)
新闻推荐
针对花岗镇工业园区企业存在的招工难问题,该镇非公党建工作站整合正新村区位优势和工业办资源优势,谋新法、思举措、出...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