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描绘,铺呈美丽水乡新画卷
在6月的肥西县花岗镇大黄村,沿着乡间步道,自然的水墨缓缓晕染,碧波荡漾、繁花点缀、粉墙黛瓦,空气清新沁心脾,鱼儿欢乐戏莲间,孩童嬉笑忙追赶,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水乡美图正徐徐展开。
群策群力环境整治留住看得见的美
“现在的大黄村就像一座公园一样,生活在这里,感到非常幸福和快乐。”村里的群众说道。自2016年开始,大黄村对全村环境进行大刀阔斧地整治,围绕房屋美化、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和污水净化,突出抓好治脏、治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在村级党组织的带动下,党员群众也自觉参与进来。党员郭雄强家就住在村口边,房前花开,树上鸟鸣,看着优美的环境,他主动整理起自家的房前屋后,动手修建原本破损的围墙。“现在,每家每户都有良好的习惯,把自己的卫生搞好,乡村更美丽,生活更舒适。”
“以前环境很一般,村民保护环境意识差,卫生习惯不好;现在大变样了,到处都干干净净的。”村民李宗梅告诉记者。为了教育引导村民改变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除陋习、树新风,大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每名党员的承诺事项一一公开,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逐渐被点燃。
行走在柏油马路的乡间小道上,繁花重重万紫千红,流连之际,已辗转到廊亭楼榭,沧桑水车悠悠转动,白墙黑瓦间,只见干净整齐的门口,分类垃圾桶摆放有序。“村民的思想观念改变了,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从最初的垃圾入箱,到现在都能做到垃圾分类管理了。”大黄村党支部书记王前明说道。如今的大黄村已成为省级美丽乡村,也是肥西县打造“烟雨水乡”、“湖光山色”和“岭上风光”三大板块的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点之一。
聚力融合乡村振兴点亮心目中的美
青山流水无杂音,丹青水墨有余痕。大黄村把水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打造宜居的水乡故里。
肥西县在建设美丽乡村项目中不仅注重改善乡村面貌,还着眼乡村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真正使乡村由内而外美起来、富起来。“随着我们建设各项配套功能设施,往旅游乡村方面打造和发展,使广大村民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黄村党支部书记王前明说道。
据介绍,花岗镇在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到保护大黄村自然环境,没有工业大建设,只有现代农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有集休闲、娱乐、垂钓于一体的渔丰山庄,可以品农家土菜,闲暇之际娱乐垂钓;有研究瓜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绿溪洲农业科技园,园里可垂钓、赏景、采摘无公害西瓜;有种植350亩吊瓜的申辉农业有限公司,带动群众就业。据介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余万元,村民也增加了致富途径。
在产业的带动下,新农村有了新面貌。看到村里的发展势头,远在外乡的大黄村农民,背起行囊,回归故里。刘秀好就是其中一员,“现在家乡变得这么漂亮,完全不比城市差,空气好、交通便利、生产发展好,值得我们回来。”现在他已经是村里远近闻名的新型龙虾养殖大户。自己富不算真的富,大家富才是他所追求的。刘秀好作为一名党员,参加村党支部的“双培双带”示范工程,带领村民共同发展,送政策、送技术、送虾苗,共同破解养殖难题。在他的带领下,村内的龙虾养殖专业户有6家,户均年收益5万余元。
大黄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沉下身子、真抓实干,乡野里暖意融融、生机勃发,为百姓留住乡愁也留住了农家情结。肥西县花岗镇以大黄村为示范点,点线面辐射,做好旅游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生态观光园、一批苗木花卉基地,大力发展休闲垂钓观光农业,着力培育生态旅游观光区,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融合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周媛 马家贵 本报记者 朱震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吕玮如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张剑/文周继龙/图)李女士整理丈夫遗产时,发现丈夫曾偷偷转给一名叫姚某的女人100多万,且与...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