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传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肥西报 2019-05-13 09:43 大字

铭传乡地处肥西县西部,乡域面积14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约5.8万亩。受地形地貌影响,该乡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形成了以蚕桑产业为支柱,草莓、苗木、猕猴桃等多种特色种植业相互融合的产业格局。现全乡共有蚕桑生产基地1.5万亩,养殖户2400家。

好技术和好底蕴打下“蚕乡"好名声。该乡自1982年始养蚕缫丝,为肥西县最早的蚕桑种养地之一。因注重外聘专业农技专家入村到组指导,注重培养地方技术骨干,成立蚕桑合作社提升了整体种桑养蚕水平,使蚕桑质量得到业界认可;该乡依托乡内的铭传缫丝厂,收购、加工蚕制品,让好材料就地成好产品。据悉,目前缫丝厂每年可产优质蚕丝60吨,年产值达3000万元,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广受好评。

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让蚕桑产业“走红"。近年来,该乡积极推动蚕桑产业链优化升级,逐渐摆脱单纯的种桑养蚕的产业传统,诸多生态采摘园和体验地如雨后春笋纷纷兴起。当地蚕农们走起了生态发展的路子,让游客在自家蚕园内“摘桑果、吃桑果"、“领养蚕宝宝"、“体验炒桑茶"等等。该乡墩塘村的蚕农老胡告诉记者“这样的体验式蚕桑旅游活动,每年的4、5月份最为火爆,每天园子里都有游客团体前来采摘,相对以往单纯的养蚕,一年可以多增收2万元收入哩!"

注重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该乡通过政府扶持和龙头企业带动,建立起约1600亩规模的桑葚鲜果采摘基地;利用品牌性的乡村休闲旅游文娱活动,吸引眼球,推动产业发展。仅2018年首届蚕桑文化节活动就吸引游客40000人次,销售桑葚酒、桑叶茶、桑枝木耳等相关产品达170万元,蚕桑产业支柱性地位不断提升,群众收入显著提高,小小的蚕桑业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成为融合一二三产、撬动铭传振兴乡村的“有力杠杆"。 (张栋 陈家乐)

丰乐全面推进河道整治

自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来,丰乐镇坚持把河道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组织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河道内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但确保了河道的清洁畅通,也为沿河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连日来,丰乐镇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对河道开展河道环境集中整治。在清理河道现场,辖区志愿者、保洁员、巡河员拿着铁铲、抓耙、捞子等清洁工具,清理着河道内的垃圾、漂浮物和河道两侧的野生杂草、毁坡种植,清理现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整治过后的河道改头换面,原来的“脏、乱、臭"已然不见,如今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碧波荡漾、水岸洁净的景象。

此外,该镇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河道巡河员每天对丰乐河等主要河道开展一次巡查,对辖区内主要河道内漂浮物、杂物和水草进行全面清理,镇村两级河长定期对河段进行巡查,并做好河长巡查日志。强化对保洁工作的督查作用,对巡查中发现的垃圾遗漏未清理、清理不到位的,进行拍照记录、通报,进而清理,真正做到通过巡查发现问题,整改到位,为全面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长制综合治理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程善良)

乡村振兴进行时

新闻推荐

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抓党建 上派镇召开2019年党建工作会

5月9日,上派镇2019年党建工作会议在肥西县委党校报告厅举行。镇中心组成员、二级机构正副职,各村(社区)“两委”成员,镇直(属)单...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