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舞狮的前世今生

肥西报 2019-03-01 08:51 大字

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

肥西县文广新局 肥西报社 联办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夕,刚下过雨的丰乐镇文化广场上,光滑的水泥地可以映出人影来,然而湿滑的地面并不影响“两头狮子"的灵活活动,只见一红一黄两头狮子左右夹击,在一位手拿绣球,身着武士装扮的引狮人引导下,时而张牙舞爪,时而翘首仰视,时而回头低顾,时而卧地匍匐,忽而摇头摆尾……伶俐乖张,甚是可爱。

“我们的舞狮名叫‘灯塔舞狮’,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也是肥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都会以舞狮来助兴。"说话的正是引狮人张明好,他也是灯塔舞狮传承人。

舞狮有南北之分,缘何肥西县的舞狮叫作“灯塔舞狮"呢?张明好帮记者解开了谜团。原来,在肥西县城东南角有个灯塔村,村里的灯张大庄舞狮一代一代传承,有着三四百年历史。最先将传统舞狮搬上舞台,是撤区并乡前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全县农村文艺调演,北张乡文化站的几位同志,挖掘出灯塔传统舞狮,并投资打造出四只威武雄壮的狮子,编排出一整套舞台表现动作,最先还有八名女教师用民族舞蹈伴舞,节目由佘林明老师命名叫《金狮庆丰》,获得县演出一等奖,从此一发不可收,经常代表县镇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受到一致好评,灯塔舞狮由此成名。

“我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叔叔舞狮,父亲逝世后,我想不能把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舞狮丢了,我就带着庄里的叔叔、大哥和我的儿子又组织起来玩舞狮。"张明好的父辈们主要玩单狮,经过不断学习,张明好则将单狮发展为双狮、四人狮等多种表演形式。

灯塔舞狮以北狮为主,狮头简单古朴,醋似真狮。舞狮队的狮头是由张明好亲自做的。在炎热的夏季,将黄泥使劲揉搓待干后,做成模具并用纸和棉布交替层层覆盖,然后油上桐油,待油干后装上木制的嘴,再画上色彩。“自制的北狮更有古韵,别小看这个狮头,足足有40斤重,没有一定的功力还真耍不起来。"张明好乐呵道。

与南狮的威武不同,北狮动作表现灵活。舞狮者(二人舞一头狮)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让舞蹈者看起来像是惟妙惟肖的狮子,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行动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其中有绿结者为雌狮。舞动时以扑、跌、翻滚、跳跃、擦庠、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狮子吐球、踩梅花桩、长凳、八仙桌上翻飞、跳桌为主要形式。灯塔舞狮表演一是雄雌成对出现,有引狮者前领。有时一对大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之乐。灯塔舞狮配器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笛子、锁呐为辅。目前,灯塔舞狮共有四个狮子,引狮1人,乐队10人左右,表演最多需要22人组成,最少也要16人。

舞狮队伍的成员多来自灯塔社区,随着年龄的渐长,舞狮队伍也亟需扩大和延续。现如今,张明好的儿子张正巧组织了一批年轻人一起学习舞狮表演。“我晚上有时间就去给他们指导,有了传承人我才放心。"在张明好给记者看的视频中,他的孙子和孙女都学习了舞狮表演,“十多岁的孩子舞动起来不比咱差。"交谈中,张明好不乏对灯塔舞狮保护和传承的信心和决心,“现在政府对于非遗项目大力支持,我们也会广纳贤才,接受来自各方的人学习灯塔舞狮,将舞狮一代一代传下去!"

(本报记者 杨桂 通讯员 李强)

新闻推荐

春风行动招聘会促进就业助脱贫

2月25日,2019年肥西县“春风行动"暨贫困劳动者就业上派镇专场招聘会在上派镇四十埠广场举办,本次招聘会的...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