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县正当时

肥西报 2019-02-27 10:19 大字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当奋斗。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文化场馆再升级、新建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60个、扩大阅读空间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县文广新局局长李家文畅谈着文化强县的新年目标。

升级文化体系,提升服务力

2月18日,春雨绵绵,但来桃花镇柏堰社区红雨斋阅读空间看书的读者依然不少。1.5万册的图书、现代化的功能分区、“零门槛"图书借阅……雅静舒适的读书环境让红雨斋成为了附近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自从这开放以后,我几乎天天都和同学来,很喜欢这。"在附近中学上初三的学生金英杰正在红雨斋里写作业,旁边的同学正拿着一本课外书在看。

记者注意到,除了学生,书斋里大人也不少。据书斋运营经理吴伟介绍,书斋自今年1月5日正式运营,每周举办两次知识讲座或读书会活动,平均每天有600余人。

这样舒适惬意的城市阅读空间在肥西县还不止一家,目前,肥西县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了4个,今年打算再建1个。

打造文化强县,硬件要过硬。李家文告诉记者,今年将按照规划引领,在全县内范围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体系规划布局,推进文化新场馆建设的数量,提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市阅读空间建设,从硬件要求和功能需求上达到全国文明县城的创建标准和全国百强县的标准。

“文化平台搭起来,还要让群众喜欢才行。"去年,县文广新局组织了“送戏进万村"251场,今年改变了思路,创新服务方式,将通过“文化云平台",整合全县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资源,把向群众“送文化"转变为由群众“选文化"。“让老百姓选自己喜欢的,这样我们的服务力才能提升。"李家文如是说。

树立文化品牌,扩大影响力

如果说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的“干",那么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精品无疑是“枝",枝越繁茂,文化越繁荣。

“刘铭传故居、淮军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是肥西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定要保护好。"2019年,肥西县将推进刘铭传故居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加快刘铭传纪念馆布展工作进度,力争国庆节前对外开放。深入挖掘整理淮军文化。加强“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力争申报1个省级非遗项目、2个以上市级非遗项目、5个以上县级非遗项目,创建“非遗"文化街区。

树立了文化品牌,才能提升肥西文化的影响力。去年,肥西县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紫蓬诗歌节",汇聚了新时代诗歌界的众多大咖,提升了肥西的知名度,令人骄傲。今年,肥西县将以“小井庄包产到户"的历史素材为原型,以歌剧的形式创作文艺精品,把小井庄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搬上舞台,为建国70周年献礼。

创新群众文化,强化需求力

“送文艺演出下乡,指导文艺演出在乡下。"李家文告诉记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光靠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必须接地气。

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文化活动载体,还需从群众中来,今年,肥西县将继续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对不同层级的文化活动进行梳理分类,制定活动质量标准、经费标准、实施主体,引进第三方监督,“高手在民间,群众文化要想活起来,还离不开民间团体"。培育民间文化艺术团体,让他们逐步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市场主体。

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开展文化产业大招商。面向全国知名文化产业园区招商,选址规划县文创产业园,积极发展影视传媒、动漫制作、印刷包装、文化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同时重点打造淮军圩堡文化旅游、文化产业街、文化休闲养生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肥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望2019年工作,让创造性发展、创新性服务为文化强县注入肥西元素,期许增量提质、彰显特色的肥西文化产品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2019,期待文化强县迈出坚实的步伐。 (本报记者 刘成璐 通讯员 余柳)

贯彻落实2019年工作推进会精神

新闻推荐

小麦田管忙

2月25日,肥西县严店乡西郑岗社区农民为小麦播撒肥料。近期阴雨天气给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合肥市各地农技部门深入田...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