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的嬗变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2-01 11:30 大字

■本报记者冯长福通讯员许皖祥

1月29日,记者来到肥西县花岗镇大黄村店门口村民组。虽然天气有点阴冷,但村民万桂英大妈的家中却是暖意融融,她正忙着给粉墙的师傅端茶送水,“在外打工的孩子过两天就要回来了,抓紧把墙粉一粉,让房子显得更亮堂些。不然的话,与村口刚建成的漂亮公园太不相称啦。往后要是乡村旅游搞起来了,这几间房子说不定就改成民宿了。 ”大妈的嗓门不小,话语里透着满满的幸福。

大黄村因紧邻丰乐河,村域内水网密布,被称为“水乡”。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该村曾是全镇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大黄村抢抓花岗镇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机遇,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据大黄村党支部书记王前明介绍,去年在县扶贫办支持下,通过皖西白鹅养殖项目,带动了21户贫困户增收。 “平均每户养白鹅30只,万桂英大妈也是这个项目受益户之一,去年她家养白鹅收入近8000元。 ”

2018年5月,大黄村村引进了安徽绿溪洲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县里投入扶贫资金70万元,联手打造绿色农业扶贫产业园。该村贫困户程光玉家有3亩多田流转给了产业园,每年获得租金约1700元,去年产业园建设初期,他还去打打零工,收入1500元。花岗镇扶贫办主任汪贤文告诉记者:“产业园占地150亩,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充沛便利的优势,开展稻虾共作,种植蔬菜和瓜果,带动贫困户分红和就业。目前一期分红涉及河丰、善岗、花岗三个社区81贫困户206人,人均203元。 ”

和花岗镇大黄村相比,柿树岗乡双龙社区“稻虾共作产业园”项目利用的扶贫资金要少一些。 “虽然只有30万元,但是贫困户的收益可一点不少,按照每年不低于本金6%的比例进行分红,2018年社区28户贫困户每户增收640多块钱。 ”双龙社区党支部书记孙永新告诉记者。

资产收益扶贫工程是肥西县2018年实施的29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共实施33项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总投资达2881万元。为推动项目落地生根,该县在花岗、丰乐、山南等乡镇,精心选择了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三产服务企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注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扶持产业做大做强。然后分年度将资金注入带来的利润,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给贫困户。此举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和项目发展面临的资金不足困难,助力经营主体扩大再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让贫困户享受到了扶贫资金带来的稳定收益分红,并带动他们就业。

令人欣慰的是,除了花岗镇大黄村绿色农业扶贫产业园项目外,上派镇的祥源花世界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去年264万元资产收益扶贫资金的注入,不仅给项目快速推进助了一臂之力,而且让132户贫困户户均获得分红1200元;高店乡合肥新桥制衣就业扶贫车间,来自市县财政的200万元资产收益扶贫资金,既帮助了企业发展,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年终分红的12万元,让全乡贫困户每户增加收入500元。

“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工程,重点在于支持产业壮大,让专项扶贫资金的‘输血’功能变为‘造血’功能,助贫困户持续增收。 ”肥西县财政局副局长夏智新表示,2019年肥西县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已编制上报,预计实施项目30个左右,安排专项扶贫资金约3000万元。

新闻推荐

民生工程温暖计生家庭

肥西讯2018年以来,肥西县官亭镇全面贯彻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民生工程政策,共发放计生家庭各种奖励和特...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