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子打开 数学世界的大门 合肥市优秀数学老师群体风采录

合肥晚报 2019-01-25 09:24 大字

如何让学生们喜欢数学?如何让课堂更高效?这是合肥市教育战线数学老师平日里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很多学生看来,数学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广大数学教师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教知识、授品德,用心上好每一堂课。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学生们敞开了数学世界大门。

活力课堂乐趣无限

记合肥市蜀山小学董惠老师

去年九月,合肥市蜀山小学董惠老师和孩子们一样,第一次满怀憧憬走过学校的梦想大道,迎接人生新阶段。面对106个孩子,董老师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启迪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数字是从哪儿来的?董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阿拉伯数字的推广传播、阿拉伯数字在中国的发展以及阿拉伯数字写法的变化。课堂上,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小悬念、一段段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令孩子们屏息凝神、惊叹不已。这节课结束后,孩子们都能将阿拉伯数字的故事与父母分享一二,董老师还布置了一项用小棒摆出古时候阿拉伯数字的作业,孩子们完成得饶有兴趣。

除了阿拉伯数字的故事,董老师还结合课本中《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向学生介绍了《来之不易的加、减号》。当她向孩子们展示加减符号从古到今的变化时,孩子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禁用手比划着他们从未见过的加减符号的样子。董老师认为,结合书本知识,让孩子接触相关数学历史文化,目的在于让其体验不断变化着的数学,能从更新、更高的角度去观察数学。

除此之外,董老师还以课本为主,精心设计了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努力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比如第四单元的《认位置》,有些孩子即使反复强调也左右不分,于是董老师下载了一首名为《分清左右》的儿歌,设计了一些拍手跺脚的简单动作,课堂上孩子们跟着音乐一边学一边跳,结果,孩子们全部记住动作并不再出错了。董老师将有趣的课堂环节分享到家长群里,父母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数学课堂可谓活力无穷、乐趣无限。

“规矩”之外的“不规矩”

记合肥师范附小二小王兰老师

合肥师范附小二小王兰老师觉得,“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对于图形与几何方面的知识学习,老师不能纯理论的讲解或者直接告知学生计算公式,否则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有一次,王老师担任六(3)班的数学课,上课的内容是《圆锥的体积》。为此,她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有动态演示、有公式推导、有问题设疑、有阶梯练习……30分钟过后她等着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课代表方玥说:“王老师,其实我们更想自己动手操作,看看圆柱的体积是不是真的是圆锥体积的3倍。”王老师觉得学生说得有道理,虽然她的课件演示了倒沙子的过程,但是确实是设置好了的3倍关系,看来结论还是强加给了学生。王老师当即决定这节课的内容第二天再重新上一次,地点是学校操场。

王老师再次备课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室外课教案,第二天便带孩子们到操场,分成6小组活动,可以用液体也可以用细沙来做实验,边测量边记录,让他们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从而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回到班级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总结,王老师看到孩子们为了数据的精确去“斤斤计较”,她释然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数学课堂,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

王老师觉得课堂是需要规矩的,但是规矩的指向要有利于学生,规矩要以适应学生的思维活动为旨归。这个“案例”发生之后,王老师不仅备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尽量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发现规律,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和参与热情。她相信这样坚持下去,孩子们的收获会远远超过之前的预设。

亦师亦友共成长

记庐江县城南小学房梦老师

时光荏苒,房梦从合肥幼儿师范学校毕业至今已有21个年头。毕业后她光荣地成为庐江县城南小学一名小学教师。一路走来,她欣慰的是前行的路上虽有艰辛曲折,但收获的却是成长和希望。

在匆匆流走的从教岁月中,房老师总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有的天真、有的纯朴、有的顽皮、有的守规……而每每回忆起来,脑海里总有一个大眼睛皮肤黑黑的高个男孩。这个孩子是五年级转学到她班级的,孩子有了青春前期的特征,上课听讲很认真,但很少发言,几次数学课上的思维冲浪题讲解让房老师对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每次发言总是另辟蹊径,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和解决方法。但这个孩子有点懒,下了课,就不愿意再多动脑,多钻研了。针对这种情况,房老师屡次找他谈心,但收效不大,依然我行我素。恰逢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每班5人,看到他高高举起的手,房老师按捺住选择他的冲动,故作玄虚地说:“这次报名,老师要进行预选。”

房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些经典的数学题,如鸡兔同笼问题、斐波拉契数列问题、烙饼问题等,只见这个男孩抓耳挠腮,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了。房老师抓住契机,课下找到他,送给他几本数学书籍,并告诉他数学是脑力的体操,即使聪明,数学思维好,也要多训练,多做题。后来,在房老师的督促下,他越来越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了《少年智力开发报》举办的数学竞赛,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从教21年来,房老师从青涩懵懂走向淡定从容,和孩子亦师亦友的交往中,努力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呵护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和他们共同成长的路上,收获的不仅是快乐,更是内心的充盈与富足。

扎根乡村勿忘本心

记肥西县高店乡中心学校王甘雨老师

“我们是未来的乡村教师,勇敢、拼搏……”二十三年了,安徽省肥西师范学校的校歌还时常萦绕在他的耳畔。他带着欣喜走进这所学校,带着憧憬走出这所学校。从教这么多年来,虽没有震撼人心的壮举,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留下了许多温馨的一幕。他是偏远乡村普普通通的一名一线教师。他就是高店乡中心学校王甘雨老师。

师范学校毕业后,王甘雨被分配到一所极其简陋的村小,怀揣着教育梦想,踏进一个与梦想大相径庭的环境,那种失落、委屈不言而喻。作为农村出身的孩子,有的就是一股韧劲,王老师很快就适应下来,振奋精神走上讲台,一站就是23年。

如何开展教学,让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得到满足与兴奋,是王老师追求的工作目标。请教教育前辈、深入学生中沟通和交流、不间断家访……学生们逐渐爱上了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可是谁又知道,这中间融入了王老师多少心酸和不眠之夜。

平日里,王老师一直及时细致地批改作业,详细耐心地辅导学生,给学生补缺补差,不计报酬,令同仁赞许,令家长称道。自工作以来,他工作一直兢兢业业,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呕心沥血。他是合肥市第二批、第三批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中心校的教研员和学科带头人。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学科教研组长,王老师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以丰富的教育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显著的教学成绩,才能满足教学所需、学生所求。“老大难班”在他的日夜操劳下,转化成学风严谨的优秀班级,后进生也在他的感化中悄悄地变了。16年的班主任工作,留下的是一段段浓浓的师生情谊,很多毕业的学生都经常回校看望他。

面对每一次荣誉,王老师总是回以淡定一笑,仍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教育舞台上。他似一头耕牛,顺着规律无声息劳作;他像一盏启明灯,开启众多农村孩子的理想和未来。

爱心化春雨 润物细无声

记合肥市海棠花园小学李龙华老师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只爱自己的专业,那他可能成为一个会教书的教师;如果他既爱自己的专业又爱自己的学生,那他将是一名完美的老师。”合肥市海棠花园小学李龙华老师恪守这句名言,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勤于钻研,精益求精;对待学生,悉心爱护,从不轻易否定一个孩子。

善于转化后进生,是李老师的一大特点。她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待放的蓓蕾,只要肯付出无私的爱,他们都会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她在工作中一直非常重视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勤于探索,为追求自己梦想而不懈努力。2017年9月,李老师接的是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班里有一个孩子在校表现稍稍落后,比如:作业书写慢,别的同学20分钟能完成的,她需要2小时。别人上课能完成的作业,孩子总是完不成,一直拖到下课之后。每当晚上孩子作业写得比较慢,孩子的母亲脾气就变得有点暴躁,还偶尔发朋友圈。

李老师通过了解得知:孩子母亲认为或许在怀着这个孩子的时候,吃了点感冒药,导致了目前的状况,还带孩子到各大医院去检查,结果没有任何问题。李老师认为这个孩子很正常,上课能认真听讲,还积极举手发言,当个管孩子们站队的小班干,也是有模有样的。于是就劝慰她说:“你不要怀疑孩子,要慢慢地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你多给孩子一点建议。”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孩子进步非常明显了,期末考试语文97分,数学99分。当李老师把这个成绩告诉孩子妈妈时,她说:“我从孩子出生到三岁会说话之间没睡过一天好觉,现在终于想明白了,感谢老师的付出!”

如今,李老师被同事们热情地称为“正能量的老师”, 2015年被评为庐阳区优秀教师,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庐阳区优秀党员。李老师说:“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在实际工作中,无论面对机遇或是挑战,都要迎难而上,做新时期教师的楷模。”

□何新宇 费勇

新闻推荐

肥西上派惠民政策落实处

肥西讯为认真落实特扶民生工程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扎实做好2019年计生奖、特扶工作,肥西县上派镇卫健办近日认...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