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插上创新的“翅膀”腾飞 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侧记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2-21 13:54 大字

[摘要]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侧记

■ 本报记者王逸群

40年前,肥西县小井庄的“包产到户”、凤阳县小岗村的 “大包干”犹如一声春雷,激荡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12月 18日,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在合肥举行。在现代农业展区,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先进的农业设施设备,为参观者展现了安徽省农业改革发展的创新之路。

培育良种畅销海内外

“整个展区分为改革起源、种业之都、智能农机和智创农业四个板块。 ”合肥市农委副主任卢继前介绍,改革起源板块主要展示安徽省农业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种业之都则是展现安徽省种业发展的先进成果。

“我们生产的这款哈密瓜种子在哥斯达黎加很受欢迎,一粒种子要卖到6块钱。 ”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谢钊告诉记者,该款产品改变了哈密瓜只能在新疆种植的局面,在抗病等问题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在国内累计推广面积达15万亩。

种业是农业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种业发展迅猛,继丰乐种业成为全国种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后,合肥先后成长和引进国家级“繁育推”一体化企业4家,拥有种业企业150多家,种子供应覆盖全国。瓜果种子行销美洲、非洲、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至今,全省通过审定的动物植物新品种数达817个,申请和授权的动植物新品种数居全国前列。智慧农机改变传统生产

在智能农机展位,一台银白色造型酷似无人侦察机的设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遥控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秦广泉说,这台机器的轮径最大达0.9米、遥控距离1000米,在南方泥泞的水田里也可以顺利通过,而且不易轧到庄稼。据测算,该机器最多可一次性喷洒40亩地、只需半小时,“目前该设备在安徽、新疆、山西、四川、山东等地已开始推广使用。 ”

“我们打造的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云平台。”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区域总监李长根指着屏幕上的后台对记者说,该平台包括农机概况、农机作业管理、农机服务组织、找农活、网上学堂、安全管理、调度指挥、农机宣传等8个模块。

李长根现场演示了后台强大的功能。“在农机作业管理系统内可以看到现在有9台设备正在作业,我点击进去就能看到这些机器是属于哪几个合作社、机手信息、作业位置、作业面积等。 ”他说,未来该平台将覆盖合肥市的全部农机合作社,成为服务广大农户的好帮手。智创农业探索发展新方向

“智创农业展位有16项技术展品,都是各自领域独领风骚的创新内容。 ”卢继前说,作为服务类的代表型企业,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益农信息社”,为未来农村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正在依托村级站点打造农村服务的综合平台。”该公司负责人李军对记者说,他们目前正在全省建设村级服务网点。网点拥有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四大服务功能。其中,公益服务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市场行情等信息咨询,电子商务模块则主要聚焦农产品上行, “到2020年该平台将覆盖全省80%个村,成为农户、政府和市场联系的中转站。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推出的生态移动牧场改土技术模式,则为土壤肥力提升提供了新思路。“皖北地区基本上都属于砂浆黑土,传统施用有机肥大概需要每亩500元的费用,我们就是针对降低这一块成本做了探索试验。”现场负责人蔡冬清向记者介绍,他们提出了“以地定羊、以农给草、以粪肥田、以踩松土”的移动式牧场改土模式,农户无需投入成本,由他们提供种羊、移动或固定式羊棚等设备,只需要2-3个月时间,就能实现土壤肥力提升,“该技术目前已在龙亢农场、太和等地示范2000亩。 ”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给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带来了春天。 ”卢继前表示,以合肥市为例,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体量迅速增长,生产主体创新意识逐渐增强。目前,该市每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用于扶持农业科技创新,已有30多家农业领域的博士、院士工作站,70%以上的农业合作社采用了新装备、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

新闻推荐

畅通工程进展顺利

9月份以来,肥西县官亭镇全力推进民生畅通工程建设速度。该镇今年畅通工程主要涉及黄店、缪大庄、河北、王集、高庄等26个...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