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给力,乡村振兴梦想升腾

合肥日报 2018-09-17 08:17 大字

(上接1版)2016年以来,2个贫困村共建成12.181公里水泥路,打通了扶贫路上“最后一公里”。内外连接、畅通循环的农村公路网,促进了当地农产品扶贫产业园的蓬勃发展,群众收入明显提升,当地群众对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路通则百业兴。随着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稳步推进,合肥乡村旅游业、服务业均有了长足发展。交通的突飞猛进,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探索出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官亭林海循环公路网,位于肥西县官亭镇张祠村,境内共有10条道路,公路总里程达22公里,覆盖2.4万亩苗木资源,该区域内所有公路路面宽度均在5米以上,全部为“白加黑”和“黑配彩”公路,属典型“美丽乡村路”。据统计,公路建成后,当地群众仅田亩收益每年近1560万元,群众因参与建设管理养护年直接收益达360万元,当地乡村旅游年收入约1800万元。

“运营好”农村路,交通先行则一通百通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农村才会有人气、财气,才有振兴的基础和资本。

“曾经的乡村道路既窄又颠簸,运粮食出村只能用肩挑、板车拉,大车根本进不了村。”说起几年前的乡村路,长丰县左店乡梁曹村村民梁自有感叹道。现如今,宽敞笔直的水泥路在田野中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辆辆汽车来回穿梭、安全便捷。这是“四好农村路”给村民带来的真真切切获得感。

近年来,合肥市以构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为抓手,在管好、护好农村路的同时,运营好农村路,让群众出行更安全、更舒畅、更便捷。2017年以来,按照《进一步加快合肥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意见》,合肥市明确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市域范围内公交网络全覆盖,构建发展协调、网络健全、保障到位、服务优质的城乡公交体系。截至2017年底,合肥市城乡客运各县(市)连接市区的客运班线共101条、平均线路长度61公里;村村通班车线路187条,车辆329台;城乡公交各县(市)乡镇连接市区的城乡公交线路共22条、线路总长近500公里。全市1118个行政村(不含市属区)中通班车或公交车的有1116个,通达率为99.8%;各县(市)城区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均达到40%以上。合肥市农村客运各项指标均已提前实现省农村客运“十三五”目标。

此外,全市各县(市)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均已建成,农村村级便民服务站点已建成1104个,站点覆盖率达100%,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本报记者 赵俊松·

新闻推荐

扎根乡村不言悔 言传身教“自成蹊” ——记“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好人”刘义桂

——记“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好人”刘义桂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