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古宗祠的光阴故事

江淮晨报 2018-08-24 01:02 大字

许氏宗祠横梁,那些被涂抹的地方,就是李氏兄弟的签名。 龚氏宗祠。 段氏祠堂的原貌。

宗祠,家族根之所在,它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在千年庐州古城,一个个古老宗祠,穿越岁月的光阴,默默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见证着城市的繁华,书写城市的文化符号。如今,大多数古宗祠早已消失,仅残留些许印记证明它曾存在,但是你若静心聆听,或许能觅得隐藏在喧嚣里的光阴故事。

高家祠堂:用孝义书写600年家族传奇

从长江中路拐入省委大院,在高楼大厦之间,有一座徽派建筑,灰砖黑瓦、飞檐翘檐,梁檐上雕刻着纹饰,能看出当年的精美——这儿就是高家祠堂,合肥老城区仅存的一座古祠堂。

高家祠堂是合肥高氏族人修建,据《合肥高姓续修谱序》,合肥高氏发源于渤海,衍派于江西,流寓于句容。元朝末年,四世孙高良四子高文、高德、高勋、高道,从江苏句容迁徙至合肥,文、德二公居住在合肥前大街的孝义巷,勋、道二公居住在小南门。明朝初期,高氏四兄弟在小东门内万寿寺东修建高氏宗祠,命名为“积善堂”,就是现存的高家祠堂。

李云胜说,这孝义巷的名字还是御赐的呢。明朝天奉年间,高文公去世,次子高兴泣血守孝三年。对此,《明史·孝义传》有所记载:“高兴,事亲至孝。兴夫殁,庐于墓,有乌巢坟树,号哭,辄悲鸣以助其哀。兴服阕归,有白鸟数百随后,翔集其宅,良久方去。”高兴的孝行感动了朝廷,御笔题词“孝义传家”匾额,封其居为“孝义巷”,封其祠为“孝义祠”,封其堂为“孝义堂”。《合肥县志》记载,孝义巷“得名是因为巷中有高姓‘孝义堂\’”,佐证这段历史。

历史上的高家祠堂规模还挺大,1912年续修的合肥高氏家谱及《祠堂图记》中记载:“嗣遭洪杨之乱,祠宇焚毁一空。现所建而存者仅:瓦房两路,房屋数厢。其后基地尚有七路未盖者,每路六间通长,北界街心,南界高月塘外埂,东以曹姓住宅为界,西以万寿寺庙基为界,计南北长二十五丈余,东西宽十丈余。”由此可知,高家祠堂原有九路,约占地四亩多。

可惜,和合肥的很多古建筑一样,太平天国时期,高家祠堂毁于战争。直至清末,李鸿章远亲、高氏后人高懿丞“牵头”,重修高家祠堂,三路,有一四合院。“听长辈们说,复建祠堂所用的木头是从江南运过来的,那木材可不一般。也是按照徽派风格建造的,请了工匠雕梁画栋,装饰屋顶、檐口。”高家后人说道。

解放前夕,高家祠堂还在使用,有族人记得,当时里面摆放着画像、香炉、香架、牌位等。不知从何时起,高家祠堂渐渐破败,蛛网尘封,荒草丛生。解放后,高家祠堂作为公用,曾作为省妇联筹委会、省文联筹委会、省文办等单位的办公场所。省文联正是在高家祠堂起步,据记载,1952年,安徽恢复省建制,成立安徽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筹委会,选址在高家祠堂。在这个已经破败的大家族祠堂,诞生了《安徽文艺》(后来改为《江淮文学》),走出一批文学才子。著名作家鲁彦周曾撰文称,高家祠堂的时代,是奠定安徽文艺事业的时代。

上世纪80年代,周边盖起了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省直机关活动中心、长江大厦等建筑,高家祠堂默默隐藏在繁华喧嚣的背后,被人遗忘。21世纪,在高家后人和社会各界的呼吁、奔走下,高家祠堂终于动工修复,关于它的600多年历史往事又被“唤醒”。

大孔祠堂:“寻祠宗脉”庐州儒家文脉

翻开安徽古建筑地图,大孔祠堂也记录在册,只是被称为“大孔礼堂”。大孔祠堂位于大圩乡学塘村,是孔华清为家乡族人所修的宗祠,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资料记载,孔氏家族由山东、河南迁入古庐州府时,人丁兴旺,当时一分为三,大房留在了大圩乡学塘村,二房分往肥西县发展,三房则分居在现在的肥东县陆家坝一带。因学塘村的孔氏祠堂属于大房,故名“大孔祠堂”。后来,所属大房的老祠堂已经面临倒塌,适时族中出现了打虎英雄孔繁琴,大房逐渐兴旺,于是重新修建祠堂,并正式命名为“大孔祠堂”。

晚清时,村里担任“鲁贤户”的孔祥甫父亲致信同乡族人——时任甘肃省督办、御赐二品顶戴和总统右江各军的孔华清,称老家正在修谱需要用钱。孔华清送上了财物,并提出重修“大孔祠堂”。于是,孔祥甫的父亲就和5个族人前往山东,最终征得“掌门人”孔令怡同意,按照“山东夫子庙”的建筑布局来修建。如此说来,大孔祠堂与曲阜孔庙是同出一宗。

大孔祠堂占地2000多平方米,原为三进,有60多间房,是江淮地区晚清时期一组较为完整的宗族公共祠社建筑。整个祠堂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所用木材粗大厚重。祠内的建筑布局颇具特点,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中间主线依次是山门殿、寝殿、庑殿、寮殿、附殿、藏书楼及露台,两侧为厢房,颇有北方“四合院”的风范。而祠堂外观则青砖黛瓦、飞檐马头墙,具有皖南风格,古色古香,十分气派。

矗立在大院正中的藏书楼,是大孔祠堂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曾经也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村里老人大多记得,以前在几十里外就能看到藏书楼,站在藏书楼二楼可以看到巢湖。“藏书楼”又被称作大孔祠堂的“效忠堂”,寝殿内陈列着孔氏家族已故先祖列宗的木主神位,墙上还镶嵌着光绪皇帝御赐的圣旨“功德碑”,是为打虎英雄孔繁琴而立的。村里老人说,曾经圣旨碑险被当作“四旧”砸掉,幸亏村民在祠堂内堆满粮食,把碑遮挡起来,才得以保全。

大孔祠堂的彩绘也是一大特色,祠堂梁枋上沥粉贴金,采用苏式彩绘与和玺彩绘结合的装饰形式。其中,山门殿梁枋上的云彩、双龙等特色纹饰,是合肥现有古建筑中彩绘规格和档次最高的,保存完好的甚至能和北京故宫的彩绘媲美。值得一提的是,大孔祠堂房顶的龙雕、筒子瓦,可不是普通百姓都能用的,这本是皇帝御用,出现在孔氏家族的祠堂,足以说明皇帝对儒家文化及孔氏的敬重。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大孔祠堂被作为学堂使用,学塘村的许多孩子都是在那里识文断字的。后来,大孔祠堂被当作粮站,叫做“大孔粮站”,东西两侧厢房的墙被推倒,藏书楼还尚存。改革开放后,村里为了发展经济,又将大孔祠堂改造成化工厂。到了2006年,大孔祠堂仅剩下后殿九间和东西厢房共十几间房屋,因年久失修早已破烂,祠堂的标志性建筑——藏书楼也倒塌了。

2006年底,合肥市政府对大孔祠堂进行修缮,陆续恢复山门殿的东西配殿、东庑殿、西寮房,就连毁坏殆尽的藏书楼,也按照照片原样复建了。此后,几经修缮,大孔祠堂基本恢复原貌。纵是100多年后的今天,透过气势恢宏的大孔祠堂,也不难想象当年孔氏家族的显赫。

许氏宗祠:“李许本同根”的家族情深

在新站区磨店社区漕坊村,有一栋青灰砖瓦的古建筑,门头挂着“报恩祠”匾额。它就是许氏祠堂,由晚清重臣李鸿章修建,屋梁上还刻着李鸿章、李鹤章等兄弟的名字。

几百年来,漕坊村一直流传着“许李一家”的故事。据说,许家和李家是好友,一个做酒,一个做豆腐,两人常结伴赶集做买卖,闲暇时一起喝酒。李家经济富裕,用4个元宝垫桌子,可是没有子嗣。许家虽贫寒,但儿子多,吃饭时让4个儿子抬桌子、另两个儿子端菜。李氏很羡慕许氏,请求过继一个儿子,就是李鸿章的祖上慎所。这抬桌子端菜的趣闻不知真假,不过,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许绍堂说,李鸿章确实“先本姓许”,其一世祖正是许家慎所,许氏宗祠有碑文可证。

民间传说,李鸿章六兄弟发迹后,曾一度想认祖归宗姓许,后觉不妥作罢,为报答许氏恩情,李鸿章六兄弟捐款,在家乡修建了“报恩祠”,又被许氏族人叫做“许氏宗祠”。据资料,清代对于修建祠堂规格有严格规定,一般都是三开间或五开间,总督、尚书才有资格修建七开间,九开间的只有封了王才可以修建。“报恩祠”是三进七开间,当年只有李鸿章的身份、地位才可以大肆修建,这也是合肥目前规格最高的古祠堂。

现在所看到的“报恩祠”是重新修建的,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门前广场一左一右有“光华亭”、“文明台”两个亭子,门口竖着威风凛凛的雄狮和雕饰精美的石鼓,大门上有“忠廉、孝义”4个大字,赫然醒目。进入宅子里,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十分精美。现在的许氏宗祠“修旧如旧”,但据许氏后人说,和当年曾经的辉煌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以前的‘报恩祠\’寝堂正中挂着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及曾国藩等人御赐、题写的匾额,正中是‘庆祝永昌\’,两边分别是‘木本水源\’、‘升平人瑞\’等。”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云胜说。祠堂三进,第一进为祠堂处理日常事务之用,第二进为看墙,第三进摆放许氏各代祖先牌位,“那牌位一阶一阶地摆着,高至房顶,可能上千座都不止。”许氏后人说。早年间,村里有人听到许氏族长亲眼看见李鸿章返乡祭祖一幕,“身上穿着朝廷的官服,可神气了。”

解放以后,许氏宗祠被改建成小学,祠堂里被隔成了一间间教室,很多木梁被拆下来盖建人民公社、供销社。但也正因为被改做小学,这座祠堂才能动乱岁月中幸存下来,虽然梁上李鸿章等人的名字被墨水涂抹了,但是还能依稀辨认“太子太傅……少荃”等字迹。

同在磨店社区的群治村是李鸿章出生地,那里有他读书的“棣华书屋”、嬉戏游泳的“柳荫塘”,还有李母曾耕作过的“麻大田”、全家赖以生存的“熊砖井”及环井而葬的李家祖坟。在群治村,李鸿章为父亲文安修建祠堂,俗称李氏家庙。也是徽派建筑,据说整个家庙占地约有一公顷,光是烧石灰的水池就有三亩田那么大。村里人回忆,上世纪70年代,许多大型会议都在李氏家庙召开,能同时容纳三五百人。

曾经的李氏家庙气势恢宏,正门上悬挂着一块大匾,是“老佛爷”亲笔写的“李氏家庙”4个大字。屋内四周圆柱刻有龙凤图案,挂满了曾国藩、左宗棠等诸多名人字画,还有同治十三年十月初八皇帝的圣谕,并放有玉如意、金碗、黄马褂等“稀罕物”,可惜,在那段动荡的岁月,“李氏家庙”被拆个精光,仅留下极少的物件儿,后来被村人收集在一起,放在家庙的大院里。

龚家祠堂:合肥“外交之家”的显赫岁月

曾经的古庐州城,龚家是当之无愧的大户人家。合肥的“老地标”稻香楼,曾是龚家的别业,由龚家后人建造。今天的永红路曾叫龚湾巷,出自龚家。光绪年间,逍遥津也一度“姓龚”。清朝末年,庐州城里流传一首民谣:“一世二世孤苦伶仃,三世四世渐有书生,五世出一高僧,六世车马盈门……十三十四两代翰林……”反映了龚家白手起家,成为合肥望族的光辉。

龚家繁盛源自清朝,第七代世孙龚鼎孳任顺治、康熙朝的左都御史及刑、兵、礼部尚书之后,龚氏家族名人荟萃,在政治、文学、外交、水利、医学等领域皆有建树,可谓群星闪耀、俊才辈出。尤其是“外交代有才人出”:龚照瑗曾任驻英法意比等国公使,儿子龚心钊于1909年被任命为驻英属加拿大总领事;龚安庆先后任驻旧金山总领事、伊尔库茨克总领事,他的侄辈龚镇洲曾被孙中山派往南洋诸国宣慰侨胞,筹集款项。

龚镇洲的3个女儿均十分优秀,被称为“龚氏三姐妹”。长女龚普生,1945年在纽约见证联合国成立,1979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爱尔兰大使,是新中国150余位首任大使中的第一位女性。次女龚澎,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外交部情报司(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是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三女儿徐畹球,1946年出面为上海中共代表团寻租办公住宿地点(周公馆),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修建龚家祠堂的,是龚家十三世孙龚心湛,也是龚家其中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据资料,龚心湛曾驻英、日、美、法、比等国使馆随员多年,回国后又在广东、云南为官。1912年起,龚心湛历任汉口中国银行行长、安徽国税筹备处处长、财政厅长,又调任财政次长兼盐务署督办,回任安徽省长。1919年秋,龚心湛在财政总长任上代理国务总理3个月,1924年后在任段祺瑞执政府内务总长、交通总长。

龚心湛于1926年修建龚家祠堂,坐落于今天永红路小学一带,占地约500平方米。据龚氏后人回忆,刚建成的龚家祠堂气势恢宏,进门是个高大的门楼,非常气派。正门进去,是个大四合院,之中还有若干个小四合院,层层环绕,神秘而复杂。各个建筑中都可以看到雕刻精美的花草、动物花纹,由青石块铺成的小路连接各个院落。

《庐阳区志》中也记载了龚家祠堂的旧貌:“解放后还存有5开间寝堂,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其结构为五架梁、前轩、后双步,梁架雕刻繁缛精美,主要有卷草花卉、人物故事,且兼有明清两代风格,又得皖南徽派建筑神韵,被专家认为系江淮地区所仅见。”许绍堂收藏有龚家祠堂照片,可以看到其门楼高大气派、雕刻精美繁多,门头挂着“龚氏宗祠”匾额,透过铁门向里看,地上平整、面积较大。

时光流逝,龚家祠堂逐渐衰败,祠堂主体建筑于1995年被拆除。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永红路小学大门残存着一堵墙,居住在周边的老人说,那曾是龚家祠堂的厢房。2005年11月27日上午,龚家祠堂仅存的厢房部分,也随着一声巨响被彻底拆除了。如今,龚氏祠堂已彻底消失,只有永红路小学内的一块汉白玉石碑,浅浅诉说着属于龚家祠堂的往事。

段家祠堂:“小段、老段”的合肥足印

段家也是合肥“四大家族”之一,最出名的当然是段祺瑞,另一位族人段芝贵也是如雷贯耳,他就是段氏祠堂的主人。

李云胜记得,关于段氏祠堂的归属,曾在合肥有过不小的争论。很长一段时间,主流观念认为,段家祠堂为“段合肥”所建。当年,“合肥通”牛耘发文,提出段家祠堂的主人是段芝贵,曾引起轩然大波。后来经考证,段氏祠堂确实为段芝贵的私人祠堂,祠堂壁嵌石上刻文记载了建筑由来和经过,也明确标示为段芝贵所建。

据段家族谱记载,段家祖籍江西饶州,明代迁安徽,先落户英山县(时属安徽,今属湖北),后至寿州(今寿县),又到六安太平集。段祺瑞6岁时,祖父段佩举家迁至合肥,定居在今天蜀山区小庙镇四十埠村。段佩早年与刘铭传是贩私盐的好伙伴,后又同办团练,都编入了淮军。段祺瑞8岁之后,跟随段佩营驻苏北宿迁,直至15岁才回到合肥,17岁赴山东开始军政生涯。

段祺瑞在合肥短暂的岁月,没有留下太多的房产,也没有建造祠堂的记录。而同宗的段芝贵,在淮河路和六安路交口附近,修建了段家祠堂。段芝贵曾任湖北都督、陆军总长、京畿警备司令等,年龄为段祺瑞小、地位比段祺瑞低,但是辈分高,他是段佩的同族兄弟,算是段祺瑞的祖辈。因此,历史上一直有“小段不小,老段不老”的说法。

许绍堂说,合肥历史上,淮河路本非路,而是城中一条金斗河走向,唐代起沿河两岸发展成为繁华热闹的大街。后来,金斗河堵塞逐渐变成臭水渠,便将其填塞形成连贯街北、街南一条路,解放后命名“淮河路”。段家祠堂位于淮河路西段,但由于祠堂建筑群庞大,分为调堂、公馆(住宅)、花园三部分,西至今天的第一人民医院,北迄合肥工业大学北区,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占地200多亩。

段氏祠堂东边为调堂,三进九大间,琉璃瓦、风火墙、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跨过山门,过天井院,大厅里高悬“百世其昌”、“再造共和”等匾额。祠堂天井院西墙,有月门通往公馆区和花园,是四合院式建筑,解放初期还存四进五个天井,约40间房屋。据说,当年修筑祠堂时共花去6万多块银元,这在当年可是很大一笔钱。

李云胜曾查阅资料,中原大战时,蒋介石“五虎上将”中的“虎将”卫立煌,曾将段氏祠堂当做指挥部,招募新兵,两个月在合肥招足两个团。解放后,段家祠堂曾作为军管会临时驻地。上世纪70年代,祠堂后进毁于大火,前边两进也被拆除,改建为办公、宿舍楼,原在段家祠堂南边办公的新华社安徽分社搬了过来。四合院式的住宅建筑,虽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终还是被拆除盖了单位宿舍楼。

几年前,段氏后人重聚,共修合肥段氏家谱,将段祺瑞、段芝贵两支合并,放入一个宗谱中。现在,段氏祠堂已经“变身”游园,取名“瑞园”,寓意繁荣美好。园内乔木、灌木林立,花卉、假石点缀,还有休闲廊架、座椅,儿童游乐场地和市民锻炼健身场所,到此玩耍的市民又有多少知道它曾经的不凡历史。晨报记者 王靓

(许绍堂供图)

新闻推荐

肥西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本报讯今年以来,肥西县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