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 小井庄迈上改革路

合肥晚报 2018-06-19 01:00 大字

○山南镇小井庄村干部在曾经的村支部前留影

开栏语

40年很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

40年很长,足够谱就最璀璨夺目的篇章。

在这40年里,合肥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敢为人先;

在这40年里,合肥圆梦通江达海,从环城时代跨入滨湖时代;

在这40年里,合肥加入长三角大家庭,大湖名城走上世界舞台……

事实证明,大湖名城建设成果丰硕,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

再看今朝,庐州儿女正奋勇向前,勇立潮头再创新辉煌。

在合肥,量子信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机器人等产业走在中国乃至世界前列。

在合肥,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首台量子计算机横空出世。

在合肥,世界首条10.5代线、0.12毫米世界最薄触控玻璃投产,合肥智造华丽转型。

不负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合肥扬帆起航。

40年前,一声惊雷响起,小井庄成为中国包产到户发源地之一;40年后,肥西人锐意进取,已连续八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记者深入走访肥西县,探寻那条不平凡的改革之路。

【惊雷】

1978年,安徽,大旱!

二十岁出头的李祖应,正是饭量大的时候,可是粮食不够吃,经常饿得头昏眼花。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绝收,田里干裂的大口子能放进去一只手掌。和小井庄生产队所有人一样,李祖应的心里愁绪万千。

要填饱肚子,就必须要想办法。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山南区委书记汤茂林站了出来。9月初,汤茂林蹲点到柿树岗公社,检查督促秋种工作。白天他跑田埂,晚上就带领干部党员学习“省委六条”。其中有一条规定对大家触动很大,就是要根据不同农活,生产队可以组织临时或固定的作业组,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定工作;有些只需要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一些人从中读出了含义和希望。

9月15日晚上8时,在柿树岗黄花油厂南仓的一间会议室里,汤茂林组织召开了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队党支部会议。会议讨论结果是借田给农民种麦,按人头把田全部分下去,谁种谁收谁完成上缴。苦于没有红头文件,想顺应民意却又违背当时的政策。在会议的最后,汤茂林对大家说,“借田给农民到户种,对群众对内讲包产到户。”

开了借田的头,老百姓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李祖应和李祖家、李纱富、李纱能、和孝友、李祖才、李祖平一起商量,7家以对外“包到组”的名义,把包的田再分到户。尽管生产队长不同意,大家还是强行“借”了50多亩田。消息不胫而走,短短几天之后,村里其他人家也跟着学,全村的地一下子被“借”光了。小井庄生产队全队21户、98口人,把全队153亩田地全部包到农户头上。

包产到户后,秋种进度快、质量好,第二年夏季获得大丰收,虽然当年的品种不好,但产量还是由亩产200多斤一下子增长到400多斤。当时有句话叫:“山南分到户,捂都捂不住。”这一举动可炸了锅,邻区、邻县纷纷到山南贴“大字报”、筑“防风墙”、修“拦水坝”,坚决抵制山南“单干风”。直到后来,上面肯定了这个举动,才让李祖应等人一直提起的心得以安稳地放下。

【变革】

1979年5月21日,这一天对小井庄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天。

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亲临小井庄察看庄稼,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小井庄村民黄德富,参与了这次座谈会,他至今还记得,万里在会上说道:胆子放大点,脚步放快点,不要怕……

“包产到户”一开始,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社队自发仿效,但也有反对意见。万里在肥西“包产到户”推广时期,先后两次来到山南镇,亲自调查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使肥西“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在黄德富的记忆中,上午9点多,万里就到了小井庄,座谈会连续开了2个多小时。

会议开始后,万里就直接问农户们,“老百姓现在情况怎么样?单干后跟之前比怎么样?”刚开始,农户们不知道来人是万里,都不太敢讲。后来,依次听完农户们的发言,万里果断地说:“大胆地干吧!省委支持你们。”在离开前,万里还对山南公社的干部说:包产到户的目的是为了增产,让群众吃饱吃好。你们只管干下去,不要有思想顾虑,形势会越来越好。一定要把生产搞好,待秋季取得大丰收,再来看望大家。

说话算话,时隔半年再次视察。1979年12月13日,他第二次来到山南小井庄。看到农户们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放心你们,再过来看看。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这一次,大家都知道来人是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而且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大家发言踊跃了许多。大家回答道:“我们有得吃有得穿了,现在老百姓都笑了。”了解了包产到户一年来的实际效果,万里用赞许和肯定的口气说:“不虚此行,不虚此行!看来怕这怕那都是不必要的。”

毫无疑问,作为包产到户发源地之一的小井庄,影响和推动了山南区10万农民轰轰烈烈地开展包产到户,山南人的创举推动了中国农村改革进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这其中,得到了万里的高度关注和明确支持,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对肥西县包产到户给予首肯。

【新潮】

四十载春秋,小井庄早已今非昔比。走进小井庄中心村,映入眼帘的农家新居,具有浓郁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一派淳朴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时代的浪潮变幻,小井庄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代代相传。

从包产到户开始,温饱问题解决了,小井庄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1980年底,小井庄部分家庭开始给草房子铺上瓦;1985年,村里有4户人家盖了砖瓦结构的新房;1990年,小井庄所有家庭都建起了基建房;2000年,山南镇开始整合土地,将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起来,对大面积土地进行平整,增加耕地面积……

今年56岁的李列仓,是小井庄村的一名党员,他的爷爷和父母都是当年小井庄生产队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参与者。在李列仓看来,上一代人孜孜不倦,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一代人肩头扛起的使命,则是“致富”。

改革开放后,李列仓走南闯北,做过粮食和服装生意,开过饭馆。2002年,他针对本村承包到户的部分土地出现荒芜的问题,带头将自家闲置的土地承包给有能力进行规模化经营的能人,让土地“由合到分”变为“由分到合”。

“现在生活变好了,处处都是商机!”新时代的农民如李列仓,不仅从土地上解放了双手,还在变革中解放了思想。2008年,李列仓投资30万元购买帐篷和餐饮用品,与本村村民合股创立“流动饭店”,上门为村民家的红白喜事提供整套餐饮服务。短短两年功夫,李列仓就收回了成本。

现如今,小井庄大力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争取早日将小井庄纪念馆创建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小井庄成了红色旅游的目的地,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来这里回味那段历史。游人如织,旅游业蒸蒸日上,也为小井庄人带来致富新路子。

在村子口,李列仓开了一家小卖铺,为游客提供矿泉水和零食。李列仓心里盘算着,小井庄旅游越搞越好,自己的小店也要扩大规模。要不了多久,村里或许会有第一家超市,商品琳琅满目,生活多姿多彩。

【芳香】

土地,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四十年后的今天,尤是如此。

目前,肥西县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苗木生产大县,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达到30.6万亩,年产值突破20亿元大关,产品销往四川、河南、西藏等20多个省市,在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承办方都组团来肥西采购苗木。仅仅在小井庄,就发展了苗木花卉、经果林1300多亩。

董世洲是肥西当地的苗木种植大户,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刚开始,种植苗木是生活逼出来的,丘陵岗地种其他农作物效益不行,栽树苗比种水稻赚钱。那时栽种的树苗主要是用材林和少量果苗,手提肩扛拉到县城去卖,或在路边摆个小摊卖,虽然很辛苦,但效益还不错,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学着嫁接、栽种苗木。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合肥城市建设提速和城镇化的发展,各地需要大量的园林绿化苗,肥西县苗农抓住了这一商机,将用材林、经济林转型到绿化苗种植上来,肥西苗木迎来了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当时,肥西县大力扶持苗木生产,把苗木花卉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引导农民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很快,花卉苗木产业在全县迅速扩张,逐渐扩大到全县其他乡镇,形成了万户种植、千亩连片、百企专营的规模化生产格局,打造成一张农业“金字招牌”。

自2003年举办第一届苗交会以来,肥西县开始将花卉苗木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农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开始走向大市场,花卉苗木产业也从上派镇三岗村开始向全县扩张。2007年,肥西县投资建设苗木花卉交易中心——中国·中部花木城建设项目,经过多年不断扩建,如今花木城占地1100多亩,包括一个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市场主体建筑,一个占地90多亩的中心绿化广场以及多个交易区。

如今,花木城集交易、研发、展示等为一体,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国家级苗木花卉专业市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级苗木花卉交易市场”称号。

【百强】

连续八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在改革开放40年里,肥西县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

1991年,肥西抢抓机遇,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创办了省级工业开发区。此后,桃花工业园一直是肥西县的工业主战场。近年来,桃花工业园创新转型取得良好效益,工业产业大步向更高质量迈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桃花工业园在智能制造、生产等方面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聚焦江汽轻卡、安利材料、TCL、泰禾光电等重点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基地、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

同时,园区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与中科大先研院、安徽大学等多个机构谋划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拓展壮大省级科技孵化器,注重推进双创平台、楼宇和总部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着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分阶段、分层次的个性化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

在桃花工业园,制造业企业转型成效显著,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以家电产业为例,总投资70亿元的TCL家用电器项目正大展拳脚:一期工程于2014年10月正式投产,具有年产冰箱、洗衣机各200万台的能力;二期、三期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冰箱、洗衣机产能各400万台,年产值200亿元。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通过设计和技术创新,在产品中不断融入更为人性化、贴近用户的科技功能。未来5年,该公司将打造世界一流最具创新能力的高端冰洗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

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不动摇,为肥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4月份,肥西县工业发展成绩亮眼,在规上增加值增速保持12.6%的同时,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罗敏/文 牛国梁/图

新闻推荐

6家单位入选我国首批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本报讯(记者郑莉)全国首批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名单近日公布,安徽省6家单位名列其中。它们分别是:安徽省政务大厦管理中心、肥...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