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变故家庭转化为和谐家庭
[摘要]年逾七旬张友洋一生谨慎做人,踏实做事,迎来幸福晚年
今年75岁的张友洋年轻时谨慎做人,踏实做事,在童年、中年遇到两位亲人相继去世的家庭变故时,靠一颗善良之心,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从逆境中走出。
如今,在望湖街道包河苑社区老年大学书法班,他既是负责人,也是学员。每次上课前,他都默默地为前来学习的老人开门,提前烧开一壶水……
性格初养成
今年75岁的张友洋出生在合肥县义兴集观音庙村(现包河区骆岗街道观音庙社区),因为开有米行做生意,1949年以后家庭成分被定为富农。
“我本姓王,原名叫王家灿,因为我张姓姑姥膝下无子女,被收为养子,也就跟了张姓。”75岁的张老介绍着自己姓名的来龙去脉,“我有了自己孩子之后,就又把他们的姓改回到了王”。
“我7岁、11岁时,父母亲相继去世,跟着爷爷生活。”张老说起自己小时候的家庭,有些惆怅,“所以,我从小就养成了慎终如始的性格,处处小心做人,踏实做事,看淡世事,正视变故。现在看来,这么做是对了。我的晚年也因此过得比较顺畅。”
立世靠本领
到了上学的年龄,张友洋在联友小学、后份小学分别上了一至四年级,五、六年级,又在小庙镇上了初中,毕业后,就帮着生产队干农活。
“因为家庭成分是富农,我在村子里干活总是挑脏活累活干,队里大粪窖干了,我就一个人跳下去,收集肥料,清理窖底。”张友洋老人语气平静,缓了缓,“队里的领导知道我的身世,他们看在眼里,在关键时刻帮了我。”
1962年,19岁的张友洋被大队推荐到肥西县义兴电力排灌站电力培训班学习。从此,他有了兴家立世的本事。
劳作乡镇厂
第二年,张友洋加入合肥郊区义兴公社的公路大队,负责用电管理,公社里的电力排灌管理,少了张友洋也不行,因为之前曾经发生过安全事故。在担任电工期间,张友洋还自学了水电工的安装。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各种农民集体合作、个体工业企业组成的全国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义兴乡的乡镇企业也不例外。
“我知道的就有工程队、窑厂、机械厂、化工厂、食品厂……”张老回忆着。
张友洋应领导指派,先后在义兴工程队、骆岗窑厂干起了电工,“拿到了每月36元的工资”。
“我爬上42米高的烟囱,安装避雷针和信号灯;我一个人可以安装一台变压器……”75岁的张友洋老人为自己年轻时的勤劳而自豪。
爱厂管理厂
1984年,张友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是非常想进步的,入了党,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是对我政治上的肯定,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中。”
1985年,合肥市供电局邀请具备丰富电工实践经验的张友洋到供电局培训学员,被张友洋婉言谢绝,“当时,我的想法是,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家乡”。
1993年,张友洋从骆岗化工厂生产厂长转为食品厂生产厂长。
“为了扭转企业面貌,我亲自扛面粉、包装成品,带动班组长参与整个生产环节;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我们发展了3名党员,结束了食品厂多年没有发展新党员的局面。”
适应新变故
1994年,张友洋的小儿子参军,而在此之前的1992年,他的大儿子已参军,“两个儿子都参军,主要是磨炼孩子们的意志。”
1996年,张友洋的小儿子为保卫国家的安全,因公牺牲。3年后,张友洋的妻子也因思念儿子患病去世。接连失去两位亲人,让张友洋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变化。
好在1997年,大儿子复员,回到合肥,父子俩又生活在了本地。2000年,大媳妇为了减轻张友洋照看孙子的生活压力,找了一位阿姨照看孩子,一家人相处融洽。
“我孙子慢慢长大以后,大媳妇有一天突然问我,照看孙子的阿姨如何?”75岁的张友洋老人表情有些腼腆,“没想到,我大媳妇已经暗中提前为我物色了一位老伴。”
教导亲儿子
2006年,儿媳妇为张友洋在骆岗街道的老年活动中心报了名,又到城隍庙买了纸墨笔砚,张友洋从此开始学习书法。
“我这个媳妇不简单,我是把她当女儿看待的。”张老实话实说,“我反而对儿子倒有些严厉。”
原来,张友洋的大儿子复员后,经过努力,先后在村、物业公司、社区担任管理工作,看到儿子有不妥的地方,张友洋总是“该讲就讲”:不要手拿着茶杯走到哪带到哪;头脑不要发霉,要不断学习;发言不要大话连篇……
“他心里肯定不抻坦,几个月没来看我。”年逾七旬的张友洋有些不好意思,“有些话说得太直。最后还是在媳妇的撮合下,我们父子关系又和谐如初。”
无偿为老人
2012年,老年大学进社区活动全面启动,骆岗街道包河苑社区老年大学正式开张,张友洋作为积极分子开始无偿为老年大学服务。
包河苑社区也积极配合张友洋的工作,在他的建议下,将会议室让出来,开辟成老年学校的书画班。在张友洋的主持下,老年大学书画班规定,每年两学期,学员无论如何都要创作两幅作品,老年大学负责装裱,一幅挂在家里,一幅挂在老年大学教室。
“这主要是提高我们老年人的自信,说明我们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张老阐述着办学宗旨,“现在政府注重民生,在我们老年人这一块都有专门的资金补贴。我的任务,就是把老人们都聚拢过来。”
争当志愿者
现在,包河苑社区老年大学的书画班共有30多名学员,每周五下午,都有专职教师教课。
张友洋作为志愿者,既管理着老年大学书法班,也是老年大学书法班的学生,他还到兄弟社区传经送宝,把老年大学的办学模式和经验复制到兄弟社区,带动骆岗街道的老年大学整体办学水平。
2016年、2017年,包河苑社区老年大学被授予包河区老年教育先进单位、合肥市信得过老年学校的荣誉。
作为老党员,张友洋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今年1月28日上午,多条小区道路积雪,张友洋和年轻党员们一起,用铲子、扫把为居民扫出了一条安全通道。
“我还是你们合肥晚报江淮书画院的会员哦!”张友洋有些得意。
和谐一家亲
说起自己的家庭,张友洋的脸上是满满的笑容。
“家庭和谐是我晚年最大的幸福所在。”张友洋这样总结自己的晚年生活。
张友洋老伴的身边还有一个儿子,已经成人独立,每到春节,张友洋都会巧妙安排,带着家人和老伴的儿子在年三十的中午一起过个年。张友洋的儿子这样说,我失去了母亲,又有了一个母亲,失去了一个弟弟,又有了一个弟弟。
张友洋的孙子从小就是张友洋的老伴带大,关系自然融洽。
现在已是大二生的孙子,为了出墙报,他会找到爷爷,要求“奉献”墨宝一幅,装饰版面,张友洋自然有求必应。
“对孩子不能过于严厉,不能吓孩子。”张友洋对儿子和对孙子的态度有点细微的差别。“要和他做朋友,虽然我拿钱不多,但只要孩子学习上有要求,我会尽我所能,给予帮助。”
“要让家里人有家的感觉,这是最重要的。”张友洋说罢,笑了。
韦东 贺常芝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陶虎 文/摄
新闻推荐
庐阳和蜀山40多个老旧小区迎来环境综合整治;合肥四水厂要迁建,供水规模有望翻番;滨湖打算新添中山路初中和长沙路幼儿园……3日,记者从合肥发改委获悉,一批新的民生工程已经获批,陆续进入大建设计划安...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