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蚕娘子”一丝一茧铺就“致富路”

合肥日报 2018-05-03 04:19 大字

赵丹丹虽还不满30岁,却已是肥西县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学会计专业的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城市打拼,凭着对乡村的热爱,毅然选择回老家创业。

赵丹丹的家乡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缺水易旱。经过考察,她发现桑树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贫瘠,又能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特别适合江淮分水岭地区栽植。另外,她的父亲赵启华养了近40年蚕,是当地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人。于是2013年,踌躇满志又“家学渊源”的赵丹丹加入了肥西县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事栽桑养蚕。

由于很多社员自种的桑树抗病能力差,还有卷叶病等问题,蚕宝宝的“食粮”质量就难保证,从而影响了蚕茧质量。经过大量调研、学习,赵丹丹向乡亲们推荐了叶片大、抗病强的强桑一号等新树种,还鼓励大家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果、叶两用桑。另外,为了提高蚕茧成活率,赵丹丹还建立小蚕共育室,将所有的蚕都带回来自己养,待个头长大后,再分给社员饲养,为养蚕大户及蚕农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种桑养蚕是“短、平、快”项目,“可是传统喂蚕基本靠手工,撒桑叶喂蚕、抓石灰消毒,采茧时一个一个扯,采茧效率低,碰到农忙时又找不到人采茧。”赵丹丹介绍。为此,她推广简易大棚、地蚕育和条桑育等新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目前,赵丹丹已推广和新建养蚕大棚近600个,年养蚕7000余张,蚕农总收入达1400多万元。同时,她刻苦钻研新技术,掌握后在合作社全面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

除了带领合作社社员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宽,赵丹丹也没有忘了身边的特殊群体。由于农村壮劳力大多在外打工,在家的多是老弱病残,赵丹丹不厌其烦,与他们谈心交流,摸清底细,建档立卡,手把手地教他们养蚕。目前,已帮扶96户残疾人顺利脱贫。除此之外,赵丹丹还招聘20名残疾人作为常用工,帮他们走上一条自信、自立、自强之路。 ·本报记者 赵俊松·

新闻推荐

营造环境留人才

肥西县桃花镇通过全面优化服务,不断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保障,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让人才创业工作安心、放心、舒心。该镇党委书记夏伦云负责联系合肥聚合辐化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