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60余年扎了近千条花船每逢春节必扎花船

安徽商报 2017-09-23 10:28 大字

[摘要]每逢春节必扎花船

闹划船,是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而制作这种花船(也称旱船)的传统手工艺更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份承载了无数人太多美好记忆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却在渐行渐远。近日,安徽商报记者采访了肥西县柿树岗乡马堰村仍在做花船的耄耋老翁杨道丰。据悉,从18岁开始,他几乎每年春节都会扎花船,至今已扎了近千条花船。

杨道丰告诉记者,闹划船目前已被定为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来多次被省、市、县文化部门调演,多次参加了各级文艺汇演。而他扎花船也有60多年,每逢春节必定要扎花船,总计已扎了近千条花船。

杨道丰生于1932年,与“闹划船”结缘是在他上学的时候。“第一次扎花船,大概是18岁。当时先生在班里挑选了几个能干的小伙子,然后教他们这项手艺。”凭着勤学苦念的韧劲,杨道丰制成了第一艘花船。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因为扎得还不赖,得到了师傅的肯定,从此和花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做花船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整个制作过程比较漫长,前后需要十几天。”杨道丰给这门手工艺总结了十个字,“先搭好架子,再装饰一下。”“首先是选材,花船的架子是用竹子做的,一共需要9根,6根长90厘米,2根长65厘米,这些是用来做船篷,另外还需要一根4.6米长的毛竹,把它弯成一个圈做底盘。”杨道丰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花船的架子结实稳当,一定要选贵竹,且粗细均等,有一定年限的老竹子。

用铁丝将花船架子扎好后,接下来就是给花船“穿衣服”。为了让花船更美观好看,杨道丰每次扎花船时,都会亲手用布料缝制,“红色的做船顶,绿色的做船身。”等到花船的衣服做好,杨道丰便把红色的丝绒盖头套在船顶,再把装在船身上的绿色布料用线缝起来,最后用四块红绸扎了四个花球挂上,并把一些彩色花纸装饰到花船上……一条艳丽不凡的花船便诞生了——花船下半部分是船形,上半部分有四根棍子,支撑起一个顶,形状犹如轿顶。

家族晚辈学老手艺

扎好了花船,接下来便是“闹划船”的表演了。据介绍,闹划船大多逢年过节或庆祝时演出,表演人数有6~7人。其中,一人立于旱船中,另一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掌舵人员,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板儿、锣、鼓等)。花船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一定时间后(大概几分钟)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一定的时刻加入伴唱。演员所唱曲调为花鼓调,其唱词在早些年代都有传统的唱本参考,内容多为古代传说、神话等;近几年来,唱词内容多是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好生活,歌唱语言都是安徽方言。

闹划船的表演者为女性,演员腰上系有一根绸带,用于吊住旱船两边的船舷,以便使旱船跟随身体的摆动而舞动。女演员两手握住前面两根棍子,用于控制船动的幅度。整个花船的表演跟着掌舵人,主要有驾船、圆场步、碎步、横步、自转、正反葫芦、晃船步、平碾步(转船)等动作。提起闹划船时的热闹场景和诙谐语言,杨道丰的话语里充满了喜悦之情。“不过,像我这样扎花船的,已经不多见了。”提起扎花船手工艺的传承,杨道丰有些忧伤,虽然经过文化部门的努力,闹划船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用于表演的花船已经不是老手艺扎出来的了。“由于扎花船这种传统手工艺工序繁琐且赚钱不多,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年轻人根本不愿学。”杨道丰告诉记者,为了把祖先留下来的手工艺流传下去,他已经让家族里的晚辈学习制作花船。“现在,这门手艺也在申报非遗,希望这项象征吉祥的传统手工艺能继续流传下去。”

记者姜志远通讯员程晶晶实习生张怀念

匠人说

由于扎花船这种传统手工艺工序繁琐且赚钱不多,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而年轻人根本不愿学。为了把祖先留下来的手工艺流传下去,他已经让家族里的晚辈学习制作花船。

新闻推荐

民生工程,坚实的臂膀

我的女儿叫胡晓燕,现年27岁,住合肥高新区长宁中心河西村杨东组。说起我这个女儿不由得让我这个做父亲的感到伤感,女儿也曾经是个活跃懂事的女孩,可怜在她十六岁那年的花季不幸突发精神障碍,变得神志恍...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