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 让更多农产品飞出“山窝窝”

江淮晨报 2021-04-20 05:28 大字

4月的江淮分水岭风光旖旎,位于岭上的肥东县古城镇百种优质蔬菜示范园内,已是一派忙碌的景象,领头人袁少峰正带领着社员们在塑料大棚内除草、整地、施肥、定植,如火如荼地开展标准化种植。这些曾经的贫困户已成为产业园内的“奋斗者”,通过精熟的农活和辛勤的汗水,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红火生活路。

为尽孝道 放下教鞭走上田岗

“最近太忙了,只能在这里聊聊了。”看到记者来了,袁少峰从大棚里钻了出来,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笑着说道。

1967年出生的袁少峰是肥东县古城镇陈兴社区人。1988年,他只身前往巢湖创办了一所食品职业技术学校,从事食品制作培训。2014年,母亲病重后需要照料,袁少峰不得不放弃已发展起来的事业,与妻子回到了生养他的家乡,一边照料母亲,一边谋求发展的机会。

2015年,母亲去世后,袁少峰正式开始在家乡的创业路。他流转了300亩土地,创立了肥东县十五月家庭农场,“把咱们社区及周边地区的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一起搞种植,不出远门就能创收,一举两得!”“在我的种植田里,决不允许农药出现。”袁少峰告诉记者,5年多来,他坚持采用人工插秧、人工除草的原则,虽然效率低了点,但可以保证农田无污染,而且变相提高了贫困户的雇佣费用,保证了他们的收入。

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广创新科技,近日,袁少峰又与安徽农科院专家牵手合作,开始着手百种优质蔬菜展示示范园的建设。

应对危机 开拓线上销售渠道

去年初,受疫情期间小区封闭、菜市场关停、物流停滞等诸多因素影响,村里的扶贫产业园近30万斤优质大棚蔬菜严重滞销。身兼古城镇江淮村电商扶贫合伙人职务的袁少峰,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呼吁,产业园的情况随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袁少峰还与合肥媒体开展肥东助农等线上合作,20元爱心蔬菜套餐一上线,立马订单不断……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随后,村委会负责组织农户收菜、拣菜和包装,产业园负责组织把菜运到指定位置装车,村电商办负责收集整理各封闭小区微信订单信息,袁少峰则多方联系,通过长期的合作伙伴及人脉关系,在线下招募司机帮助把蔬菜运输出去,探索出了一条扶贫助农的生鲜销售方式。

电商扶贫 带领村民奔小康

去年以来,袁少峰通过与线下的蜀王集团、周谷堆批发市场等大型企业对接和洽谈,了解和熟悉了合肥地区市场巨大的增量需求,也初步与相关大企业、大客户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走得更踏实。

“我们在实施农村电商民生工程中,紧密结合各贫困村扶贫产业园,精准制定电商扶贫支持政策,发挥电商利益联结机制功能,千方百计提高村民和集体收入。”肥东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给记者列出了一组数字: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底,袁少峰通过线上线下为贫困户及贫困产业园共销售农产品60余万元。

2020年底,袁少峰已与15家省级商协会达成合作,截至目前,已完成30多万元优质农产品订单,为7名在册贫困户实现人均劳务创收万元以上。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峰 通讯员 唐静

新闻推荐

新希望乳业半日游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六,我们参观了位于肥东县经济开发区的安徽新希望白帝乳业有限公司。两位讲解员姐姐带领大家穿...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