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包公家乡来”2020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日前走进河南商丘。包公“串”起了合肥、商丘两地的人文和故事,让两地人民感受到同样醇厚的情感 探寻包公足迹 弘扬包公文

安徽日报 2020-11-27 07:37 大字

演员们正在表演豫剧《包青天》中的“见皇姑”一折。

11月18日上午,“我从包公家乡来”2020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出发仪式在合肥举行,来自省内外多家媒体共二十多名记者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参加。包公的家乡在合肥市肥东县。为官清廉、秉公执法的包公,曾在河南开封、商丘,广东肇庆等地为官,留给后世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包公文化”。此次采访团一行前往河南商丘,正是为了探访包公曾在当地为官留下的遗迹、传说,以此回顾包公造福一方的事迹。

“放粮池”水清且涟

11月末,北方已经比较寒冷,但年过七旬的老人王尊才依然像往日一样,早早地起床,开始了他的每日“例课”。王大爷是河南省商丘市包公庙乡包公庙的义务“看家人”,他每天早起,先是挥起大扫帚将规模不算小的包公庙里外清扫一遍,然后来到庙旁的水池边打几桶水,用抹布将门楣、桌案擦一遍。这个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包公庙重新建好开始,王大爷一做就是20多年。

据有关资料记载,至今全国以“包公”之名建乡的只有两处,一处是包公的家乡,位于合肥市肥东县的包公镇,一处就是位于商丘市睢阳区的包公庙乡。当地人传说至今的说法是,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六月,包拯出京任京东路(今河南商丘)转运使。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当时包公作为转运使经过此地,有百姓拦路喊冤,包公停下桥子,详细了解百姓所求。原来,当地有位外号叫“南霸天”的人,仗着一位做官的亲戚为祸一方。后来经过调查和了解,包公依法处死了“南霸天”,并减轻当地赋税,同时开仓救济灾民。当地乡民感恩戴德,在当年包公落桥处建了包公庙,边上就是曾经堆粮食的地方,后蓄水成池,名为“放粮池”,以纪念包公惠泽乡里的恩德。此地以前叫王家集,后改为包公庙。这段历史,被记在包公庙里的石碑之上。

据包公庙乡文化站站长余付军介绍,此庙最早建于宋仁宗庆历七年(公元1047 年),距今近千年。原来的古庙毁损于解放初年,现在的庙是1994年在原来的地基上由村民们自发筹资重新修建而成。记者在庙前看到,包公庙在两尊威武的石狮子护卫下,庄严肃穆地矗立在高台之上,方正严谨,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式北方庙宇,拾阶而上,门额上方有悬着“包公庙”三个大字,后殿供奉着高大的包公塑像。包公庙义务守护人王尊才说,自从重新修好之后,几乎每天都有村民甚至更远一些地方的人来庙里拜包公,人们来了以后,在旁边的“放粮池”中掬一捧水,洗手洁面之后才虔诚地进入庙中,“春节期间人更多,为了给人准备香烛、看好烛火,我这二十多年都是在庙里过的春节。”王尊才说。

如今,“放粮池”依偎在包公庙边,清水涟涟,好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铿锵声中的“包大人”

“家住安徽庐州府,小包村上有我的门庭……”演唱这段戏的人,叫拜小荣,她是商丘四平调的著名演员拜金荣的弟子,她唱的这段戏取自于四平调《小包公》。11月19日上午,在商丘豫剧院的排练厅中,“我从包公家乡来”的采访团员们,有幸现场观赏和聆听了著名豫剧《包青天》中的“见皇姑”一折,以及拜小荣演唱的四平调《小包公》一段。

提起与包公有关的戏曲,还得首推安徽省的庐剧《包公打舅》。该剧是在去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20年而制作完成,历时一年半,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汪育殊饰演包拯。据肥东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泽夫介绍,《包公打舅》根据真实历史编创,讲述了包拯的堂舅试图倚仗包拯的势力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被人告上官府,包拯公正执法的故事,弘扬了包拯清廉正直的优秀品质。这部剧由包公的家乡肥东县委宣传部、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出品,而肥东本就是庐剧的发祥地之一,用原汁原味“肥东腔”唱出包公戏,令听众大呼“过瘾”。

除了庐剧,安徽省还有黄梅戏《包公出世》《童年包拯》,此外,评剧中有《秦香莲》,而京剧中有关包公的题材则更多:《铡美案》《打龙袍》《赤桑镇》《探阴山》等等,这些著名的戏曲之所以受到观众欢迎、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在舞台上对于包公形象塑造的多样化、人性化,因而更显出包公正直无私、执政为民、造福一方的优秀品质。

与戏曲相比,影视剧的传播更具广泛性,最近几十年来,有关包公的影视剧不胜枚举,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拍摄于1979年、我国第一部豫剧电影《包青天》,其中演唱包青天的演员叫吴心平,此次活动中,记者们也见到了这位如今已经85岁的“包公”。吴心平精神矍烁,中气十足,他现场给记者们表演了一段《包青天》,唱腔雄浑有力,十分动听。谈起自己唱了几十年的“包公”,吴老十分深情:“包公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是位清官,但在生活中他也有平易近人、诙谐幽默的一面。我一直在做的,就是努力将包公的人情味唱出来,让他的人性更加真实而光辉。”吴心平说,他早已退休,但仍带了很多学生。“包公戏常唱常新,不同的人唱,有不同的味道,需要我们用心去揣摩、去体会、去感受。”吴心平说。

商丘合肥一线牵

“包公虽然出生在安徽合肥,但有关他的故事,在我们河南商丘可是家喻户晓。”11月20日,商丘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杰在当地召开的两地媒体、学者座谈会上说。

“商丘合肥一线牵,高铁巧结两地缘。殷商之源话包公,媒体互动开新篇。”对于此次两地的包公文化交流,商丘日报社总编辑郭文剑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前不久商合杭高铁开通之际,他曾去合肥采访过,包公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包公在商丘与合肥的交集很多,商丘合肥两地如今高铁每天有多趟往返,不仅地理距离更近了,包公文化在心灵上也拉近了商丘、合肥两地的距离。”郭文剑说,包公文化及精神历久弥新,新时代仍然需要大力弘扬包公文化,也希望两地今后多沟通多交流多合作。

包公曾在商丘疏浚汴河,打通漕运通道,后来这段河被称为包河,延用至今。据刘玉杰介绍,前些年包河曾受污染,水质变得混浊,但最近几年来,经过大力治理,包河逐步变清了,沿河还建成了生态廊道,成为市民们休闲、散步、健身的好去处。“安徽和河南两地风土人情接近,地缘文化相亲,对包公精神和商丘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促进两地交流有很好的作用。”刘玉杰表示,希望通过这次采访活动,以包公精神为纽带,能够使商丘与合肥市、肥东县等建立更加广泛、深入的联系,促进两地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在合肥,有包公园、包河、包公墓,在肥东的包公镇,有关包公的元素更多。“包公不仅是安徽的,也是河南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许泽夫表示,肥东十分重视包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正在建设包公文化园,预计明年对外开放,还与安徽大学联合创建了“包公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包公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与全国各地的包公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力度。”许泽夫表示。

新闻推荐

安徽省多家农民合作社 拟被推荐为国家示范

11月23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发布《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0年拟推荐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候选名单的公示》,将安徽省拟...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