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用双手“灸”出致富路

合肥晚报 2020-11-05 00:53 大字

作为我国中医中的瑰宝,艾灸具有温经通络、祛寒除湿、调节阴阳等功效,对一些慢性病的治疗和亚健康的调理效果显著,深受现代都市人的推崇。近年来,肥东县残联结合残疾人的身体实际依靠社会资源,创办残疾人艾灸就业培训基地,利用传统中医技术为残疾人开展艾灸技能培训,让他们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掌握就业本领,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

无业游民成为“非遗”从业者

秋日的周末下午,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的天赐康门诊内,李忠莉正在一丝不苟地给患者做艾灸诊疗,由于手法娴熟,待人热情,不时受到啧啧称赞。“你的技术真好,我的两只脚以前都是凉的,现在两只脚发热,也很舒服。”

李忠莉是肥东马湖乡人,由于儿时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了腿部残疾,数年前,自学本科毕业的她四处求职,却因为身体残疾屡屡碰壁,一度赋闲在家,感觉生活非常迷茫。

去年当从马湖乡残联获悉县残联将举行针对残疾人就业的免费艾灸培训后,喜出望外的李忠莉当即报了名。在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后,李忠莉掌握了艾灸的技艺,并被推荐至青岛市的天赐康门诊工作。

作为一名非遗行业的从业人员,李忠莉每天上午9点上班,一直要工作到下午时分,由于患者需要艾灸的身体部位不尽相同,她会选择站姿或坐姿给予他们最舒适的治疗。

“累是有点累,可是一想到自己都40岁的人了,却因为县残联组织的艾灸培训做起了非遗传承,在提升人生境界的同时还鼓起了腰包,这是何等的荣幸啊。”说起手头的工作,李忠莉激动不已。

“订单培养”实现“定向就业”

而李忠莉只是肥东县众多通过艾灸培训实现就业脱贫的残疾人中的一员。早在2019年,肥东县残联结合残疾人的身体实际,依靠社会资源,创办残疾人艾灸就业培训基地,开发利用传统中医技术为残疾人开展艾灸技能培训。

据介绍,培训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40余天的培训中,县残联与中医药大学和中医专业机构合作,聘请中医药大学教授指导,免费为残疾人做中医基础和人体穴道等相关理论及柱灸、罐灸等一些基本手法的培训,让他们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掌握就业本领。

在充分激发他们创业就业的内生动力的同时,县残联还采用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模式,突出“精准培训”“靶向指导”,实行“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做到培训一期,就业一期,让残疾人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实现了残疾人扶贫模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

艾灸圆了30多名残疾人的脱贫梦

据悉,自2019年以来,县残联已经成功举办6期艾灸培训班,参加培训的30多名残疾人,全部就业,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其中表现优异者还分别被上海、无锡、威海等大中城市抢走。

在今年,肥东县残联还把艾灸培训作为县域结对帮扶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为县域结对帮扶的霍邱县举办了一期残疾人艾灸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走上就业岗位。

“对于已经就业的艾灸学员,我们将进一步跟踪服务,关注他们在企业的工作、学习、生活、收入等情况,督促用人单位切实保障残疾员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残疾人艾灸技能培训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残疾人参加艾灸培训,学到一技之长,顺利实现就业,真正做到脱贫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肥东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李继海动情地说道。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陈强通讯员 赵敏 程洪波

新闻推荐

产业活 增收稳

10月31日,在肥东县古城镇大袁村,锦繁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400多亩菊花喜获丰收。近年来,该合作社种植约500亩菊花等中草...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