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童”学家庭教育公益课堂 家长观后感集锦(之五)

合肥晚报 2020-09-28 00:54 大字

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

——公益课堂观后有感

学校:合肥新城高升学校

作者:高三学生家长曹雪莹

指导老师:谢启迪

家庭、学校与社会就是每个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父母与孩子是最亲密的人,但有些孩子讨厌父母,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孩子步入青春期。正处于心理的发展时期,情绪波动较大,父母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

第二,许多家庭有了二宝。伴随着二宝的到来,父母一直在关注二宝,而忽略了大宝。没有“一碗水端平”。

第三,喜欢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希望以此来“激励”孩子,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第四,父母不尊重孩子。尊重是承认对方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的人。

做个称职的“家长老师”

——观看“让爱与青春同行”专题讲座有感

肥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五(8)班许语馨家长:梁艳

在学校的推荐下观看了合肥社区大学和教育局共同举办的“让爱与青春同行”专题讲座。从孩子成长阶段的身体发育、生理发育、心理变化等多方面来剖析成长的整个过程以及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及教育方试,感触很多。

最近这段时间孩子频频犯错,让我不知所措。才五年级就进入叛逆期了到初中怎么办?听了课后我深深地反思,很惭愧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我的心和爱并不在,以至于我在她青春期才刚刚萌芽的时候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了。我多想告诉她我有多爱她,可是怎么说她才能理解呢?每一次犯错都是歇斯底里的喊叫和棍棒,每次发完火我都从她眼神里看到了恨和不服气,我很无助也很累……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要求她的同时也能做到自律,更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这样关于孩子成长教育的讲座课程,让我们多一些学习的机会。

名师伴我行

作者:边文平

肥东县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二(10)班

我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暂时没到青春期,但我还是满怀期待地看完了父母童学公益课堂整场讲座,并且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遇到了种种问题,期待着孩子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让人感到阳光和温暖的大男孩。但事实上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我的心情,就拿每天放学后回到家第一件事我要求孩子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来说,孩子总是说上了一天学又累又饿,要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再写作业,而我觉得他在拖延,会训斥他,经常我们俩都闷闷不乐。

成长意味着责任,孩子第一次当孩子,我第一次当妈妈,都有很多功课要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给予理解、支持和陪伴。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告诉他们,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爸爸妈妈是坚实的后盾!

懂是爱的前提

——家庭教育的七上八下的快乐分享

合肥市瑶海区 临泉路第一小学三(3)班胡皓轩家长陈丽娟

养孩子像跳探戈,父母后退,孩子才能往前。坚持本心,让孩子快乐成长。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接纳他的慢,等待他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

一、习惯是基础。

二、关爱增强沟通能力。

三、努力营造书香家庭。

四、精心策划家庭旅游计划。

五、从小树立理财意识。

六、动手能力从小抓起。

七、兴趣爱好有计划引导。

八、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伟大的事业——家庭教育

瑶海区元一名城小学 二(2)班周紫涵妈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悉心教导,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习惯、自觉性、注意力、自信心、好胜心等)的提高,需要家长正确引导。在孩子进校园学习知识的同时,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听了今天的在线直播,我总结了几方面看法。

一、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为成长奠基,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长幼之间的关爱和互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适当的鼓励和赞赏,可以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防范不良行为的养成。俗话说:“一句鼓励话,胜过百句骂。”比起批评和指责,“鼓励”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多和老师探讨,多和家长交流

孩子在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针对孩子学习中的几项弱点,向老师请教,家庭与学校配合。

四、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不可忽视文字的力量

苦口婆心地劝说与引导,不如文字效果好。文字比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们和孩子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沟通。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伟大的事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爱上学习!

新闻推荐

张集乡: 开展学生体检 为健康保驾护航

为全面了解辖区内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健康保健知识,肥东县张集乡卫生院体检团队9月17日一大早驱车赶往张集...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