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606个中心村 有望全部建成美丽乡村 将努力打造一批上规模的“一村一品”农产品生产基地

合肥晚报 2020-09-21 00:48 大字

近日,合肥市农业农村局正式答复市人大代表李冬梅《关于利用本土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美丽乡村》的建议。根据答复,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预计到年底,全市606个规划布点中心村将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合肥市重点做好“山、水、泉、民宿、花果、农耕、节庆”等七篇文章,全面推进旅游与农业、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先后实施了农家乐转型升级、四级联建创建、乡村民宿群(村)打造、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发布十条乡村旅游扶贫精品线路和十条乡村旅游自驾游线路,举办多种线上线下旅游节庆活动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全市民宿发展方兴未艾。肥东县四顶山居、长丰县乡柬民宿等5家民宿成为“2019年度安徽省百家精品民宿”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新品、精品。此外,先后培育国家级旅游重点村——安巢经开区半汤街道汤山村,省级旅游乡镇33个,省级旅游示范村62个,省级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家,省级旅游小镇3家,星级农家乐200余家。

将实施蜀山将军岭等乡村振兴项目

如今的农村,路变宽了、水变清了、垃圾看不见了,村庄变干净了……据市农业农村局透露,目前全市已建成省、市美丽乡村中心村437个,在建中心村达169个,预计到年底,全市606个规划布点中心村将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各类改厕26.6万户。2018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

下一步,启动实施蜀山将军岭、庐江黄山寨和十里长冲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丰富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等美丽业态。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强化投入保障机制。市级财政持续大幅增加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各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推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

合肥市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城区、湖区、圩区、山区、岭区等资源优势,形成县有大板块、乡有专业基地、村有特色产业的板块农业格局。

全市在推动休闲农业发展,推进一、三产业融合方面效果良好。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全市举办“草莓节”、“葡萄节”、“蕃茄节”、“桃花节”、“西瓜节”、“荷花节”、“龙虾节”等各类农业节庆100多场次。全年休闲农业接待人数达3700万人次,休闲农业经营总收入达到40亿元。一个又一个的“一村一品”特色村为节点,推动生态、特色、休闲农业发展,一个集休闲、体验、采摘、观光、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农业产业带正逐步形成。截至2019年底,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镇总数达564个,其中省级44个,部级8个,主导产业或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专业村镇数量达到25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85元,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85元,全市“一村一品”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市农业农村局表示,下一步将努力打造一批上规模的“一村一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将粮食高产创建行动、畜牧水产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农业产业化双千跨越工程、农业示范区创建等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各种要素和资源,向“一村一品”倾斜。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实习生 解瑞琦

新闻推荐

肥东众兴乡 公交可直达合肥市区

本报讯肥东县众兴乡紧邻新站区,多年来却无直达合肥市区公交线路,记者昨天从合肥公交集团获悉,2020年9月22日起新开313路...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