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走进安置点 丰富文化生活让受灾群众住得安心
本报讯8月10日上午,长临河中学里传来庐剧声,还有阵阵掌声。安置点里的老百姓们听戏、看新闻、下棋,晚上还可以看电影,欣赏非遗,这一天过得好充实!
8月3日晚上,长临河镇综合文化站站长贺川徽接到镇上紧急通知,要为在安置点里的老百姓增加文化活动。“我们整个镇上从最早的7个安置点,到3号剩下5个,目前只有两个安置点了。”贺川徽说,一部分居民去投靠了亲戚,还有一部分进行了合并,目前剩下的两个安置点里一共有300多人,也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
为了丰富安置点的文化生活,早在7月20日,就开始进行电影播放,“因为我们镇上只有一套电影播放设备,所以两个安置点是轮流播放的。另外,每间教室里还有多媒体设备,每天中午和晚上都会播放新闻和电视剧。”贺川徽说,8月4日,他们从镇上请来了院团的庐剧演员,每天上午在安置点表演庐剧,安置点里的老人们也都很喜欢看。
每天下午3点开始,各种棋类、纸牌类的竞技比赛在教室走廊里开展起来。到了傍晚,吃过饭,露天电影拉开了帷幕。没有电影看的时候,还有非遗传承人来表演。
“前两天年近八旬的老人牛家海来教大家剪纸,最近还有牛门洪拳的传承人表演洪拳,还有牛官堡‘武’狮表演最近也会来。”贺川徽说,很多老人一开始天天惦记着家里,现在这么丰富的文化生活,让他们不那么想家了。
83岁的殷明德特别喜欢听庐剧,自从庐剧团来了以后,他每天都听,“这里什么都有,吃得很不错,不舒服还有医生,方便。”
文化生活让安置居民生活丰富起来,但安置点的硬件条件才是让居民安心的保障。
记者看到,在长临河中学门口,几名保安24小时在门口守卫,操场里有临时搭建的淋浴间,20间教室作为房间供居住。贺川徽带着记者来到了安置教室里面。记者看到,每间教室里面有8张床,男女宿舍分开,门口还标注了该间教室入住的人员名单。
另外,还有专门为安置人员购买了烘衣设备,以防在潮湿的天气里安置人员没有更换的衣服。记者还看到其中有一间教室作为医务室,安排了医生和护士。
学校的食堂也成为临时安置点的食堂。每天早中晚都有专门的人员为安置人员准备饭菜。“每天的食谱都不一样,菜品也非常丰富。”韩巍巍是长临河中学的办公室副主任,目前负责安置点食堂。据他介绍,每天食药监工作人员都会来食堂进行取样,按照要求对取样的饭菜进行48小时存放,没有问题才会进行集中处理。
74岁的老人殷齐高19日搬进安置点,“这里吃得很好,住得也不错,每个人一张床,房间里有风扇也不热。”老人说,早上起床后在门口听听戏,中午休息一会儿,下午再去打打牌,晚上看电影,一天天的过得很快也很充实。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韩婷/文 视频张宇泽/图 实习生 张晓丽)
新闻推荐
今年肥东县夏粮喜获丰收,为严格贯彻中央“六保”精神,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县扎实做好夏粮收购各项工作。...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