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家”里洋溢温馨——走进肥东长临河镇防汛安置点
○安置点设有志愿者服务台 ○不忘写暑假作业 ○每个安置点都设有医务室 ○一日三餐都有人送来 ○志愿者分发防蚊用品 ○志愿者在搬送救灾物品□实习生王欣鲍月玲本刊记者赵杰张宇泽
这两天,天气短暂的放晴。可是,肥东县防汛工作依然不能有丝毫松懈,一方面要保护好堤坝,让村庄不再受淹;另一方面要做好百姓的安置工作。
日前,记者来到长临河镇实地探访多个安置点发现,虽然是一个临时的“家”,可百姓在这里吃喝不愁,生活秩序一切井然。
吃喝不愁健康有保证
“又来了一批生活物资,请大家让一让,方便我们搬运。”记者刚到安置点时,就看见志愿者们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接力搬运物资。物资包括方便面、水、面包等,在一间储物室内,只见各种食品堆了有一墙之高。
据了解,长临河一共设有七个安置点,共安置群众800多人。长临河中学安置点是当地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临时安置点,主要收纳的是长临社区和罗洪社区的百姓。这里腾出了14间教室还有两层学生公寓供群众临时居住,共收纳群众291人。
记者来到教室里发现,原本教室内的桌椅已被腾空,取而代之的是折叠床和凉席,每个床上都摆着食物、水、蚊香以及必备药品。“群众一日三餐都由我们统一提供,平常还有志愿机构捐的面包和水果,我们都会定时发给群众,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安置点的工作人员赵大姐说。
除了基本日常饮食和生活用品,安置点里还专门设置了医务室,每天白天会有三名当地卫生院的医生来到这里,负责给群众量血压、量体温,以及其他的一些治疗。
志愿服务真情“暖”人
在安置点里有一群年轻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他们日夜值守,无微不至,用热情的服务让受灾群众重展笑容。从早上8点起,安置点里就热闹起来。志愿者早起进行日常巡查,给教室全方位消毒,给每一位群众定点测量体温,给群众分发早饭……“群众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最小的也才几岁,他们不太适合喝凉水,我们就提供热水,百姓们提出的需求,我们都尽全力满足。累点没关系,只为群众能够在安置点住得安心、舒适。”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据透露,安置点的早餐为泡面,中午晚上都是盒饭,盒饭荤素搭配,确保百姓吃好吃饱。已近中午时分,工作人员开始陆续给百姓发放盒饭。记者留意发现,当天的菜是毛豆烧鸡和土豆丝。“每顿饭都至少有一个荤菜,伙食比我自己在家都好。”村民王大爷一边吃,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
这时,只见志愿者罗婷婷扶着一位老人从外面回到教室。“大娘,您腿脚不便,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叫我。”罗婷婷说。“好、好……”大娘高兴地连声应着,脸上笑开了花。“你们也休息休息,一天忙到晚,我们看你们这么辛苦,心里真过意不去呢。”老人说。
老人孩子其乐融融
村民们吃过了午饭,或在休息,或凑在一起聊家常。在现场,一对老夫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询问,老爷爷叫王从树,今年92岁,他可是安置点中年龄最大的老人,他的老伴叫王从珍。王奶奶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是19日搬到这里的。当问到在安置点里吃住情况时,王奶奶满意地点点头,她说:“我们刚到这,就给我们发了被子和席子,来这几天,吃的特别好,天天中午的饭都是有荤有素,晚上睡觉也很好。就是辛苦了这些孩子,他们要一直在这值班,夜里都不间断。多亏了他们,我们都很感谢他们。”“爷爷奶奶年龄那么大了,我们多关照一点是应该的,在困难时期,老年人惦记着家里被淹心里都不好过,我们能多关心一点就多关心一点。”罗婷婷说。
老人过得安心,孩子也过得舒服。在另一间教室里,只见一位9岁的小女孩正趴在床铺上写暑假作业。原来,孩子平常跟父亲住在一起,家里还有一个哥哥,这里发洪水,孩子的父亲带着哥哥去外地了。孩子便跟着舅爷爷和舅奶奶住到了安置点。罗婷婷告诉记者:“虽然是住在安置点,但她还是每天都坚持写作业,在学校各科成绩也很好,特别是体育,可厉害了。”说到这里,小女孩从书包里翻出一沓奖状。“这个时候有睡的地方就行,什么事都可以协商,政府对我们也很好,都给我们安排得好好的,在这也住得很踏实。”孩子的舅奶奶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7月29日上午,县委书记孙良鸿深入店埠镇龙西社区,看望慰问退伍老兵。每到一户,孙良鸿都与老...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