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满载人间味 巷尾漫话江淮情
长临河老街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俯瞰黄屯老街。
十个月大的杨振宁与父母的合影。
墙上题字为杨振宁写的《归根》诗。
四古巷。
四古巷内的楼房。
九狮桥街。
银屏街雕像一景。
银屏街淮浦亭。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城市里交错密布的街巷,宛若刻录在时间里的音符,构筑成为城市记忆,讲述着散落在合肥的人文故事。一条条街巷,见证了一代人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见证了一代人在红旗飘扬下振臂宣誓,见证了一代人在科技海洋里乘风破浪,见证了万家灯火在时代变迁中的脉脉温情。
银屏街
状元古井历沧桑 书生意气恰当年
东起明光路,西至淝滨路,这里是银屏街,古称淮浦巷,被誉为“庐阳八景”之一。《八景说》记载:“柳丝花片,春光动也;轻烟碧浪,春水生也;香车宝串,春人游也;故春不在城中而在水际也。”
淮浦巷已经同历史一同飘远,可每当驻足在今天的银屏街,依然会在某一个瞬间回到记忆的沟壑,一种莫名的情愫涌上心头。
淮浦巷位于板桥河入南淝河的河口处,古时有一处淮浦渡。五代十国时期,吴王杨行密占据了淮河以南和长江以东的大片领地,开创了杨氏吴国。吴王经常乘船顺着板桥河来到淮浦巷,为合肥留下了一道美食吴山贡鹅,他的女儿百花公主则留下了“百花井”“花园街”“小花园”等地名。
明清时期,淮浦巷逐渐形成一座渡口集市,每逢赶集的日子,商贩们趁着天还没亮就早早赶到这里。淮浦巷人气越来越旺,更多的人来此逛街,特别是春天的时候,合肥人喜欢来淮浦渡一带游赏,官吏文人到金斗驿聚会风雅,寻常百姓到淮浦巷赶集喝茶。
成为古庐州八景之一后,淮浦巷的名气更大了,人气也更旺了。很多合肥的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印记,名气最大的就是李鸿章。
762米长的银屏街分为三段,第一段就是淮浦春融。附近有一家老茶馆,承载了许多故事。旧时,合肥人有结伴到茶馆喝茶的习俗,文人墨客在此高谈阔论,老百姓在此谈天说地。
清朝道光年间,合肥“城东七子”也经常来到淮浦巷,在这里的茶馆品茗赋诗。清朝同治年间,茶馆又迎来“庐州三怪”,在此嬉笑怒骂之际,留下诗篇。其中,“城东七子”之一的蔡邦甸是李鸿章的老师。后来,李鸿章的老师进京,留下一段尊师重教的佳话。现在的银屏街,专门设置了10块地砖,分别刻有“城东七子”和“庐州三怪”的诗词,游客可一边品茗,一边品读前人的诗句。
银屏街上还有一个“状元古井”,传说是北宋状元杨寘的宅院古井。当时,失去丈夫的杨母生活窘迫,在淮浦巷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哥哥杨察考中榜眼,后来成为宰相晏殊的女婿。弟弟杨寘连中三元,高中状元。不久后,母亲病逝,杨寘回乡奔丧,看着宅院里的古井,回忆母亲教育兄弟二人读书的场景,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年仅30岁。宋仁宗特降旨抚恤。现在仍有许多人来到银屏街在古井旁感受孝子情怀。
当阳光恣意倾斜南淝河,漫步在河畔边的银屏街,街景印记在视野中逐渐清晰,那点点斑驳在时间的轮回中勾起往昔岁月。傍晚,明光路上三三两两的学生谈着校园趣事,聊起书本小说,青春的气息一不留神铺满了整条古老的街道。仿佛当年品茶谈天的才子们,换了一种风貌又回到了旧地,依然那般朝气蓬勃,神采奕奕。
淝滨路的一段,大概便是这座城市难得寻觅到的悠闲了。没有红绿灯,也没有鸣笛声,有的只是夕阳余晖慵懒洒向南淝河道。光影折射进银屏街,轻轻地抚摸着每一户人家的窗台,聆听这家孩子今日考了满分,那家长辈出门遛了个弯……时光便被剪碎在了令人温暖的家长里短中,恰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九狮桥街
扶栏雕刻九头狮 桥畔两岸江淮情
记得小时候,只要听到“九狮桥”三个字,便会觉得热闹,这份记忆一直存留至今。庐州众多古街巷中,九狮桥街是个特别的地方,从历史一直走到今天,总有数不尽的感慨。
翻开两百年前的《合肥县志》,浓浓墨香中九狮桥街赫然在目。古老的九狮桥街有着诗一般的传说。相传多年以前,九狮河上有一座简易木桥,后被洪水冲垮,一直不复修建。民国时,河上还没有桥,稍一涨水,老百姓进城后要想去河对岸,要绕一个大弯,来回很不方便。当时有一个姓戴的商人从外地回来给母亲做寿,在广收了亲朋好友的礼金后,他没有像平素那样请客吃饭,而是取消一切庆祝仪式,用这笔资金在九狮河上修建了一座石头桥,这就是九狮桥。
据说,当时的九狮桥是一座石头桥,桥不太宽,青石铺就,两边的扶栏很低,扶栏上雕刻了九只精致的小石狮,石狮造型奇特,很有观赏性。在后来的数十年间,九狮桥一直造福于两岸百姓。在一些老人印象中,桥下的九狮河以前很宽,曾是一条暴戾之河,后来河道慢慢变窄。
据曾在河对面的洪家花园长大的老人回忆,解放前的九狮桥边是另外一个样子,当时两边全是毛行——收鹅毛、鸭毛的,挤挤挨挨一大排,声势很大。《合肥地名录》云:九狮桥街曾名创新街,南起长江路,北至淮河路,以街北段旧有九狮桥得名。该街经过团结巷、消暑巷、九狮河巷、中菜市路,是市区古老而繁华的街道。沿街两边植有法国梧桐,后道路扩建被砍伐殆尽,北端隔淮河路与教弩台相望。街内有长江剧院等单位,南端与长江路交口处有“三八”百货商店,现街两边分别是市服装研究所和省煤炭厅等单位的宿舍。
熟悉此处地理的人都知道,九狮桥街段的中菜市就是当年的九狮河,解放后淮河路改造,将九狮河填平,建成了中菜市,九狮桥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再后来桥拆路修,逐渐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两侧的商家,俨然也不复当年。每个孩子都会哼上两句的阿毛汤圆店,已经换成了装修现代的精品服饰店,“三八”百货商店也建成了全新的迷你艺术街区。穿插在长江剧院两侧的火锅、点心、串串店,怎么也寻不到一根“鸭鹅毛”的踪迹。
说来奇怪,人们对于这里是商业中心的印象却始终如一。曾经合肥人都知道买大件要去十字街头、三八商店,如今买鞋子、包包依然情不自禁往步行街去。可见,无论九狮桥的商貌如何变化,它始终顺应着这座城市里人们对购物天堂的期许,也在来往人群的记忆中美好而隽永。
长临河老街
城市里的老地方 游子梦中故乡情
长临河位于肥东县最南端,濒临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西接合肥市滨湖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长临河老街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典型的江淮水运码头。老街呈“T”字形分布,其中一个出口正对着环湖大道。老街在鼎盛时期有行馆、庄、铺、房、坊、摊点等各类商业近百家,以米行、布庄、药店、酱园、酒馆、百货为主体。现在,长临河老街清一色的青砖黛瓦,造型古朴。
老街上的风景要数那一处老邮局,穿越时空的隧道,绿色的背景里掩藏着经年的故事。在老街老邮局旧址和老报馆里徜徉,被展示的老物件、老报刊、老照片带到了另一个时空。特别是长廊宣传栏上详尽地介绍各时期各领域的长临河名人,让人不禁为这个水乡小镇肃然起敬,老街的人和事在这里浑然一体,历史烟云缭绕,过去与现在交织。
老街风华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每到周末,来长临河老街的人就多起来,民间传统手艺人会带着他们的杰作来此,供游客们赏玩。傍晚,街巷里的客栈还闪烁着霓虹。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趁夜色在街巷里漫步。小酒馆里,三三两两的客人围坐,品尝着老街美食,享受着片刻宁静,他们暂别都市的喧闹,言语飞过青砖黛瓦不知不觉已微醉。这里的静时光,恰恰好,让你不会离工作太远,也不会让心一味沉浸、缱绻。
曾与古街上做手工酥糖的老人家聊起,这条街曾变得不太似从前的模样,慢慢地又一点一点变回了原来的味道,追其原因,老人笑着说:“生活变好了呗!”商品经济阔步向前的年代,老街上的人纷纷出门打工,挣了钱回来再装修房子、添置家具,生活条件越发好了,老街也显得不那么老了。
随着物质条件日益满足,精神中那个名为“家”的地方又回到了我们追逐的视野中。青瓦灰檐下挂上一顶红灯笼,推开木窗,依稀能闻到麦芽糖的香甜,这便是游子归家的安心。于是,我们又一点一点将家变得更像家了。曾经的努力让我们知道了家乡的另一种风貌,而洗尽铅华之后,更是对故乡永恒的牵挂。
四古巷
灯火辉煌城中庙 便是初心最难得
据说,四古巷因当地曾有四座古墓而得名,至于具体年月,如今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在两百年前的《合肥县志》卷三中,可以看见四古巷的名称。有人传言在解放前这里有过一座祠堂。再后来就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四古巷周围建成了合肥供电局和长江饭店住宅小区。
现在的四古巷热闹非凡,它连接着长江中路和安庆路,长百来米,宽也不过三四米。两旁店铺林立,卖服装、餐饮、小商品的,生意红红火火,人群熙熙攘攘。
1923年,合肥巷子里一户人家窗外,十个月大的婴儿与父母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里的婴儿是杨振宁。熟悉庐州地理的人们大都知道,这条小巷在长江饭店与城隍庙批发市场之间,位于长江中路的南北方向,名叫四古巷。杨振宁先生以四古巷为根,四古巷也因他而自豪。
据四古巷的老人们介绍,杨家曾有一个大宅就坐落在四古巷,是杨振宁的祖父杨盛邦在津南巡警段芝贵幕中担任笔札期间攒下积蓄后,委托其弟杨邦瑞购买的,宅子共七进,每进三间。
从牙牙学语到懵懂顽童,杨振宁在小巷中度过了人生中的前六年。后来他又进京求学,直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才重返故里。随后进入合肥大书院的庐州中学(原安徽省立六中)就读,日军的轰炸又迫使庐州中学迁至三河镇,于是杨振宁一家也迁至三河镇。再后来他又到西南联大就读,直至出国留学,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4年,杨振宁曾写《归根》诗一首,四古巷一面墙上也有展示:“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诚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杨振宁并没有忘记这平凡而古老的小巷,每次回合肥时,他都要到四古巷看看。
走在四古巷中,童年便历历在目的又何止一位杨先生?想必每一位曾在新华书店忘却时间的少年,在长江路漫步卸下一身疲惫的青年,夜游城隍庙感叹变化之大的中年人,都在无形中步入了这条小巷结下的缘网。回首往事,它连接着我们的幼时憧憬与成年拼搏,它唤醒了我们曾对美丽新世界的好奇,亦教会了我们在人生的沉浮中如杨振宁般勿忘初心,孜孜以求。
黄屯老街
跳动着的文化脉搏 传千年的民族瑰宝
黄屯,因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穰屯兵于此而得名。老街依山傍水,位处合肥市庐江县东南边陲。作为曾经的水陆码头,黄屯老街也繁华一时。从如今斑驳陆离的白墙青瓦马头墙和雕梁画栋的木结构楼房,依然可以发现旧日熙攘时光。
据20世纪70年代黄屯境内出土的“马氏碑记”载: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黄屯老街是东西走向,明末清初形成半边街。后于雍正八年(1730年),毁于一场大火,半边街一片废墟,后人重建,重建街市改为南北走向。
如今的老街,街巷格局为两横一纵,即南北两面各一条横街和中间的一条纵街。其中纵街为上街,即原始的黄屯老街。南北走向横街则与黄屯河水流方向一致。据龙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老街长约800米,呈南北弯曲形,有明代建筑3间,清代建筑108间。”一幢幢古宅经历风霜日晒雨淋,傲然屹立,向世人传递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驻足在老街小巷,只慢慢看一眼,便觉恍若昨日。驻足玩味,黄屯千百年来跳动的文化脉搏骤然间爆发,好似一场偶遇,撩拨心弦。风水宝地孕人杰,无数艺术家从这里走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艺术手撕书法代表性传承人孔明惠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以手撕代替执笔,把写字功力由笔杆延伸于手指,手艺巧妙,一撕而就,即成一体,翩若惊鸿。据孔明惠介绍,“手撕书法综合了书法、剪纸、篆刻等艺术,讲究一气呵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演中,他的手撕书法更是被中外友人誉为“中华一绝”。
提起黄屯,“毛竹之乡”也难免浮现在脑海中。老街周边随处可见翠竹依山。语云:“靠山吃山”,黄屯乡民多以篾器竹编为生,老街的商贸亦始于各类竹器手工作坊。民间竹雕艺术家张长江,也便是从“毛竹之乡”走出的杰出人物。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张长江的“竹艺三绝”竹画、竹造型、竹刻相继问世,竹雕作品巨扇《和鸣图》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其巧夺天工的技巧,奇思妙想的创意,让黄屯竹刻走向了新的广阔平台。为了传承技艺,把“根”留住,他在庐江黄屯和万山建起了两座“竹艺三绝”艺术馆,招收学员学习。
老街古迹,也在千年岁月中熠熠生辉。譬如会军桥、望湖碑、殷山墓、祖师洞等,这些景点与黄屯老街一起,串联起这一方水土的人文与自然风光之美。
下茶馆,是老街人传下来的生活方式。要说黄屯茶馆里最有名的,要数黄屯大饺和黄屯大饼了。早起之后,捧一把茶壶,到馆子里叫上3个大饺子,边吃边谈。牛角造型的大饺,皮薄馅大,炸得酥脆可口,让人百吃不厌。黄屯大饼粉质利口又有些劲道,饼油而不腻,焦的一面吃起来十分脆香。据传,黄屯的大饼和大饺子,在江淮地区也是出了名的,其与“老佛爷”慈禧太后结下的一段奇缘,更为乡人一百多年来津津乐道。
除了吃以外,在黄屯最有特色的恐怕就是“黄屯龙灯”了。正月里,也是老街人最闲的时候,舞龙灯便成了老街人的头等大事。为了祈求好运,当地人都会扎起龙灯,子龙舞到哪家,哪家的主人便要放爆竹,算是接灯,这便是展现黄屯“年味儿”的一种独特习俗。
因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15年,黄屯老街毫无悬念地入选安徽首批千年古村落。2017年8月,老街晨曲被评为庐江新八景。如今,黄屯老街知名度不断提升,游客也日益增多。
木匠、篾匠、扳匠、铁匠、银匠、糖坊、老浴池……对于老街的传统技艺,塑造了这方水土的人们。黄屯正在进行抢救性保护。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展示,更是几乎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老街原始风貌。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孙皞乾/文
高博/摄
新闻推荐
2020年,肥东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重点任务。深入...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