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石,一个美丽的千古传说
○棋盘山巨大的飞来石,引起媒体记者的兴趣。 ○棋盘石上酷似人脸的凹穴岩画 ○棋盘山联排凹穴岩画 ○棋盘山上的鹿形岩画依稀可见 ○传说里的棋盘石,就坐落在蜿蜒盘旋的棋盘山之巅。 ○棋盘石上的蝶形岩画□黄燕飞程胜王德浩本刊记者许庆勇文/图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在肥东县包公镇,就有这样一块会“说话”的石头。
这块会“说话”的石头,名曰棋盘石。所坐落的山因其得名棋盘山。山下村落又因其唤作盘石村。最近的新一轮村居合并后,称之为棋盘石社区,成为千千万万个社区里少见的因石头冠名的社区之一。
这块会“说话”的石头,深藏大山深处。五一前夕,怀着好奇之心,我们驱车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颠簸前行,探寻传说里的秘境,试图揭开那珍藏久远的美丽传说。
山高路远,犹如行走于历史之中。20多分钟后,眼前豁然开朗,在郁郁葱葱的古树掩映下,一堆无规则排列的石头上,一块面积约15平米、厚度约50厘米的巨大石块,仿佛天外来客雄踞山之巅,从下仰视,形如一只苍鹰,立于巨石之上。
就是这块“飞来石”,传说会“说话”。随同采访的棋盘石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德茂,对此深有研究,向我们讲起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南北斗星在这块石头上画了一个棋盘,常飞临下棋。太白金星云游四海的时候,看到下棋的南北斗星,便降落与他们谈天说地,棋盘石也因此而名传千古。
虽然传说自然无法与历史画等号,但往往会让人们摸索到一些历史的痕迹,反而让这里更充满神奇。触摸棋盘石,就如同触摸千年历史。在飞来石巨大的石板上,密密麻麻雕刻着各个时期的石刻,有人形图案、疑似甲骨文、疑似金石文等不明图案,也有近现代的简化字符,大部分石刻风化严重,已经无法辨认。而在其中一块石壁上,鹿和蝴蝶图案依稀可见,令人思绪万千。深山里藏着秘密,藏着历史,藏着故事……
这块会“说话”的盘石图案,同样有着大来头、大名堂。近期,画家王艾石慕名来此写生,凭借曾于河南考察具茨山岩画的经历推断,疑似棋盘石遗落的图案,是万年前的凹穴岩画。王艾石分析,合肥棋盘山岩画最早诞生于旧石器时期,跨越新石器时代,经历甲骨文、金石文时期后,逐步衰落。单看飞来石岩画,数量较大,内容丰富,既有早期用石器磨制的,也有晚期用金属工具刻凿的。从岩画形式和内容分析,棋盘山飞来石是古人长期使用的一个观星台,或者祭祀台。在石缝中,发现了大量瓦片,证明在某一时期有人在此长久居住。较之国内发现的同属凹穴岩画,合肥棋盘山岩画的形式、组合、内容等自成体系,棋盘格式独一无二,填补了我国岩画体系的空白,对研究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合肥文明发展等意义非常重大。
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管部门已经将棋盘山上的“飞来石”作为摩崖石刻上报,列为重点文物进行保护。面对画家王艾石的推断,棋盘石的图案有万年历史一说,肥东县文管所工作人员表示,这些石刻画可以为研究历史提供珍贵资料,但仍有很多疑问无法揭开,有待权威部门破解。
站在这块会“说话”的棋盘巨石上,眺望远处,周围山峦叠翠,苍黛凝重,它孤独而又低调地绽放在大山深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都不曾改变,依然静静地美丽着、轮回着、寂寞着……犹如一片神圣的净土,让人心里萌生一种“远读其壮美、近读其清幽、精读其神奇、细读其深沉”的心境。
新闻推荐
○插秧机正在农田里移栽再生稻秧苗○绿意盎然的再生稻秧苗大棚○工人正在将再生稻秧苗平整地铺在插秧机上○合作社工人将...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