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服务,让老百姓心满意足

新安晚报 2020-04-28 10:33 大字

为重症患者和残疾人家庭提供补助、救助,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让村民住上宽敞明亮的“别墅”;实施“五好”小区建设,让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各种民生服务和民生关怀举措,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增进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大病救助让重症患者又看到希望

“多亏得到了政府的大病救助,真是雪中送炭啊!”今年69岁的柯文海是合肥市瑶海区方庙街道站塘社区居民。谈到大病救助,柯文海有着说不完的感激。

老伴早些年遭遇车祸,落下了肢体二级残疾,家里仅靠柯文海打零工维持生活。两年前,夫妻双双被诊断患有癌症,两人都做了手术,不但花光了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不幸之中也有幸运。2019年,柯文海夫妇及时得到民生工程的救助,享受到2万元的大病救助金,这让他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不仅如此,瑶海区还给柯文海爱人办理了残疾补助,每个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春节期间,社区工作人员还专门上门看望他们,送去了慰问金,鼓励他们坚强面对生活。

在瑶海区,城乡医疗救助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全覆盖已经实现,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应助尽助。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做到应救尽救,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针对困难残疾人护理补贴,该区对符合政策规定的1901名困难残疾人给予生活补贴,其中一级二级残疾人1262人、三级四级残疾人639人,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800元、400元。对3629名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给予护理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实行动态

土地增减挂钩让村民住上“连排别墅”

“真没想到,我们农村老头老太还能住上大别墅,而且自己不用花一分钱。”肥东县石塘镇塘西社区村民黄霞林说的“别墅”,来自农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这两年,增减挂钩项目给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让许多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黄霞林家有七口人,以前一直住在几间平房里。一到下雨天,家里经常变成“鱼塘”。“我家地势较低,所以一下大雨,家里就会发大水。”黄霞林说。去年,社区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人员多次上门给村民讲政策。“一开始,听说几间小平房就能换一套大别墅,我还不太相信,心想哪有这样的好事?后来,看到邻居们签了协议,而且房子也开始建设了,我这才下了决心。”

去年下半年项目开始施工,由于实行重点工程重点保障,短短几个月时间,“连排别墅”就盖得差不多了。日前,记者走进塘西社区新建好的二层“连排别墅”时,看到黄霞林正在家里收拾杂物。经初步装修,房间看起来宽敞又明亮。

此次塘西社区有两个村民组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涉及150多户,其中40多户已经建好交房。在“别墅”前面,记者还看到一排新建的平房。原来,这是专门为村里的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安排的。74岁的张永茂说:“以前住小平房,光线差,还容易被水淹。现在住的房子宽敞,质量又好。”

走在塘西社区,除了一排排新房,记者还能看见许多美丽的乡村景致,比如精美的文化墙、精致的凉亭等。社区党委书记郑杰告诉记者,这两年正在进行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包括电网改造、通自来水、修路挖塘、提升村居环境等。

据介绍,塘西社区自2014年引进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每年带来几十万元集体收入,还解决了几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百姓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郑杰说。

老旧小区改造让群众文化生活更丰富

“太漂亮了,三面环水,整面墙的落地镜,有这么多功能不同的活动室,我们再也不愁排练没有场地了。”4月27日,合肥市蜀山区琥珀姊妹花舞蹈队的马德惠老师兴奋地说。

“社区没改造前,就一个大的排练室,这里的兄弟文艺团队又多,大家有时很长时间都排不到一次课。”马德惠说,他们有时只能东找西找一些空地排练,“有时声音大了,其他居民还和我们吵。我们也很苦恼。”

“我们辖区有十多支文艺团队、8个党支部,社区以前就一个简陋的会议室和一个活动室,加上平时我们自己还有学习培训,活动场地非常紧张。”琥珀潭社区党委书记张虎说。近年来,社区群众活动日益丰富,但活动场所少、条件差、设施简陋、社区阵地建设不规范等成为限制因素。

为此,从去年开始,琥珀潭社区统筹各方面资源,对社区服务站进行全方位改造。“划分了议事厅、图书阅览室、志愿者工作室、舞蹈室、绘画书法室、党建活动室、电教室等各种主题活动空间,为辖区居民打造多元化的社区活动阵地。”张虎说。

马德惠告诉记者,有了文化活动场地,姊妹花舞蹈队队伍也壮大了,“现在再也不用在外面活动了,也不扰民了,很多以前对我们排练有意见的居民,现在反而主动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张虎告诉记者,目前社区活动中心有700多平方米,基本满足了居民的各种活动需求。“下一步,社区将发挥社区阵地服务职能,并借力专业社会组织力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

近年来,蜀山区加大标准化社区建设,提升小区居民的满意度、幸福感以及归属感,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建设环卫驿站让环卫工“感觉挺撑坦”

53岁的刘友珍是合肥市包河区环卫中心望湖城区域一名环卫班长。2008年,她从母亲手中接过扫帚,成为家里的“第二代环卫工”。

不同于母亲以前只负责一条几百米的路段,作为班长的刘友珍,现在带领一个班组30余名环卫工人,负责一个区域9条道路、20多个小区周边约48万平方米的路面清扫保洁工作。

“我妈从1990年开始干环卫工作,那时工具就是一把扫帚、一辆小板车,路面全是人工清扫,扫完了要用板车把垃圾拉到隔了几条路的垃圾站。”刘友珍说,“等我开始干环卫工作时,快车道上已经是用机械清扫了,工人只需要扫辅道和人行道。”

现在,路面保洁已经发展到洒水车冲洗,洗扫车湿扫,一条路几十分钟就扫得干干净净。“像油污点清理也有专门的小型油污车,一人一车很快就能冲干净。环卫工的工作环境大大改善了。”她说。

“早些年,有些人看不起环卫工,认为我们脏。”刘友珍说,“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我们的工作。年初铲雪期间,还有市民给我们送奶茶,送围巾。疫情期间,还有市民给我们送口罩。”刘有珍说,他们并不贪图这些东西,“但是感觉到他们的认可,我们也更有干劲儿了。”

刘友珍告诉记者,现在政府和社会都越来越关心环卫工人,“这些年我们的工资提高了,每个人都有保险,每天早上还有免费早餐。去年我们这个片区建了环卫驿站,中午休息时能去热饭,保障时间比较长时能去休息,冬夏气温比较极端的时候能吹到空调,喝到热水,感觉挺撑坦的。”

“我和我妈总共干了30年的环卫工作,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觉得越来越好。我也会加把劲儿,把城市打扫得越来越美好。”刘友珍说。朱婷秀陈三虎丁勤赵杰张宇泽袁梦竹王妮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刘旸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确保公共资源交易“不掉线”

疫情发生以来,肥东县公共资源交易有限公司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线上交易、远程投标、远程开标优势,创新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公...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