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上新农村正款款而来 建设集中性住房,首期约300户新房轮廓初现
○松王社区美丽的人居环境
○松王社区养殖的大白鹅
○松王社区内正在施工打造美丽的人居环境
江淮分水岭之间,距离合肥80公里左右的地方,肥东县古城镇松王社区目前正在大兴建设——大约300户新房轮廓已现,这是松王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的第一期。这些新房,将用于安置因整村推进需要拆掉旧房的村民。这个季节,松王社区扶贫产业园内的海棠花开得热烈,榉树树苗正一批批往外运输、销售,草莓大棚内的草莓吸引了不少过路客人。原先的省级重点贫困村,正迸发出勃勃的生机。
推进整村集中安置, 吸引大户入村经营
沿着松王社区内的三大水塘,依水而建,松王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的第一期新房呈条带状分布。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工程主体已基本完成,新房按照规划,鳞次栉比,风格统一。
“我们打算整村推进,拆掉旧房子,让村民们集中安置。”松王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张军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建设的是第一期工程——杨桂安置点,后续还将继续建设第二期和第三期,以完成整个社区的村民迁移。
新建体量如此巨大的工程,想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2017年,这个想法就已萌芽。当时,张军已在松王社区工作三年,任期近满,正在考虑去留之际。“在这里待了三年,有感情,希望能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张军说。因此,2018年,张军决定继续留任。
让村民少掏腰包住好房子的心思一直在,借着契机,张军领着松王社区争取到了一笔资金。2019年8月,杨桂安置点正式动工。“今年七八月份大概可以完工。”张军告诉记者。按照“拆一还一”的原则,建成后,每户村民只要自掏几万元就可以住上崭新的小别墅。
拆建工程工作量巨大,最难的部分在“拆”。“还有三四十户不同意拆。”与老百姓打交道这么些年,张军有自己的处理办法,“不同意拆的先不拆,等建好了,大家看到新房或许就想搬进去住了”。
张军告诉记者,目前新房的主体基本完成,已经有一些先前不同意拆房的村民请求拆掉老房子了。
推进整村村民集中安置后,张军打算将松王社区的土地平整好,对外寻找承租的大户入村经营,希望以后能够进行集中化和机械化的农业生产。
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集体收入年年攀升
4月8日,松王社区的扶贫产业园非常热闹。榉树苗正被一车车拉走销售。“最近一个月,卖了五六万棵榉树苗。”松王社区扶贫产业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榉树苗,或被用作景观树,或被制作成家具,并不愁销。
2014年,张军刚到松王社区任职,认识了深圳四季青公司的负责人,于是邀请该公司进松王社区发展产业。这一年,松王社区迎来了村史上第一个大型入驻企业——社区流转土地2300多亩给四季青公司,并投资入股建成苗木花卉育苗基地,社区每年入股分红11万元,土地流转收益11.05万元。
建成的苗木花卉育苗基地是松王社区扶贫产业园的一部分,主要种植榉树、海棠、广玉兰、红叶李等。苗木花卉育苗基地不仅让村民和村集体增收,而且带动了村民就业。“栽苗的时候用工量很大,平常锄草、修枝也需要工人。”张军说。
春光无限好,忙碌的不只是扶贫产业园,松王社区的草莓蔬菜采摘园近期也有不少采摘客。4月8日上午10点多,就有两位过路的客人去草莓大棚内游览和购买草莓。
“清明期间草莓大棚内的人流量有500人左右。”草莓蔬菜采摘园的承包经营者魏贤报告诉记者,他承包了500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今年草莓刚刚可以采摘。草莓大棚在主村道路边,来往的客人多,双休日进棚采摘草莓的人更多。除了种植草莓,魏贤报还种了西瓜和香瓜。
草莓蔬菜采摘园由松王社区出资建设,建成后承租给魏贤报,社区每年可得收益1.5万元。“去年西瓜卖得不错,今年的草莓销量也好。”张军不时会问问采摘园的情况,听说收益好时很开心。
2014年,松王社区集体收入不足5万元,2016年15万元、2017年20万元、2018年24万元,至2019年,集体收入达到了37万元。随着今年600千伏光伏电站的完工,正式运营后,张军预计集体收入将增加30余万元。
转变思路盘活资源,
拓宽渠道实现增收
怎样将资源盘活起来?目前松王社区的集体收入仍然以固定分红为主,缺少经营性收入。为了增强造血功能,松王社区新建了50亩果林,与承包经营者约定以“社区+合作社”的形式合作经营,尝试将社区纳入经营体系中,增强社区的经济活力。
不过这样的尝试颇具风险,并不如固定分红来得安全。张军明白其中的风险和困难,但仍然希望改变一下社区的增收思路——新的尝试鼓励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果木,由50亩果林的承包经营者统一发放果苗,村民可参与经营,按销量获得收益。
新的合作经营方式之外,为了实现村民增收,松王社区还开设了微店,目前上线的商品有土鸡和草莓。微店的运营者是蒋小燕,她是松王社区的工作人员。“有时候需要去贫困户家里拍一些商品的照片。”蒋小燕告诉记者,微店上线后,也有村民主动找到她请她帮忙销售农产品。
目前,松王社区的微店借助定点帮扶单位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的网站拓宽销售渠道。
让农民富起来才能让乡村活起来。松王社区正在转变思路,一点点做着尝试。
增强扶贫造血能力,
鼓励贫困户自我帮扶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年,作为曾经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巩固脱贫成效是松王社区的重点工作。早在2016年,松王社区贫困村已经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不过,社区的扶贫工作一直未停止。
张军对松王社区的贫困户家庭情况十分熟悉,哪一户因为什么致贫他都能如数家珍。他习惯去村民家里转一转,问一问情况,尤其是贫困户家庭。王邦跃家就是张军经常到访的家庭之一。
王邦跃和王长美夫妻原本在外打工,因为母亲过世,家里还有一个患病的哥哥,夫妻二人决定回家生活。王邦跃本人有残疾,可以干的活不多。回家后,社区鼓励王邦跃承包了14亩土地进行虾稻共养。去年干旱,王邦跃家的虾苗死了很多,社区又动员另一位虾稻田承包大户免费给王邦跃提供虾苗。
王邦跃家还养殖了200多只鸡,拿到了一些种养奖补金。
为了提高家庭收入,王长美还在社区提供的公益性岗位上工作——她的主要工作是社区内防火防盗。
原本劳动能力不强的家庭,因为社区的帮助获得了多方面的收入。
目前,王邦跃家暂时住在临时搭建的房子里,等到社区的新房建成后,他们也可以搬到崭新的家。
当然,社区对贫困户的帮扶不止于此,王邦跃只是其中之一。对于像王邦跃这样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社区尽量让他们自我帮扶,拥有持续生产和收益的能力。但是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如五保户之类,松王社区也有具体的帮扶办法。
“我们打算建四合院给五保户居住。”张军的手机里存着四合院的效果图,四合院建成后,四个五保户住在一个院子里,心理上也不会太孤独。
调动社区“人”的作用,
让人才各尽其用
松王社区有自己的理事会,在社区办公楼的墙上,张贴着理事会章程。理事会成员多为社区内德高望重的人,社区内如果有一些村干部难以解决的棘手事,往往需要理事会的人从中劝解、调和。
理事会在社区事务管理上举重若轻,松王社区在社区治理上也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杨桂安置点在建设过程中,理事会成员也积极参与。“理事会成员经常来工地查看,有时候能看出来一些小问题。”张军说。理事会成员会监督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质量是否过关,以及村干部和建设方是否尽心。
人的作用被充分调动起来,基于村居关系的“关系网”也被充分利用起来。目前正在进行的杨桂安置点的建设方负责人为松王社区人,因为这样的根系关系,沟通效果更加高效。另外,松王社区内承包300多亩土地发展稻虾共养产业的大户,就是本村人。2017年,张军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劝其回家,也因此为松王社区打造了稻虾共养的产业。
未来,松王社区计划建立一个劳务输出公司,对社区内有技术的人登记造册,社区一旦获得用工需求,就可以对照名册找到符合需求的技术工人,让更多人可以依靠技术获得好生活。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佩娟/文 李福凯/图
新闻链接
传统思路
与乡村建设磨合共进
在松王社区,这两年刚建成的位于村庄核心地带的廊桥,在春光的映衬下颇具古典气质——当地人称“唐僧桥”,据传松王社区和唐僧生母有渊源。廊桥建成后,官方索性就默认了这个叫法。把廊桥称作“唐僧桥”是村里的老支书极力支持的,松王社区面临全村拆迁,老支书认为和唐僧的渊源不可断,因而就在新建的建筑上下文章。
新事物在与老事物的磨合中新生和发展。
在农村,传统的种养必不可少。社区内新房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成片的新房轮廓已经显现。新房建成后,鸡鸭等家禽养殖怎么办?张军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他希望可以在生活区之外开辟一片地,分给各家养殖家禽。社区还有一户养羊的家庭,张军正盘算着在山上找一块地,专门用来放羊。
在传统习惯的基础上想办法,是社区朝着新农村建设一直努力的方向。
新闻推荐
○好姐妹一起来游玩○不用到大别山,合肥附近也有成片的映山红○赏花放风筝,好不惬意○留住这美丽的瞬间○桥头集镇马龙山村...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