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百家饭”的“战疫”白衣守护者
○王奔在工作中 ○为武汉加油!“老公,自己在外一定要保重自己,我和二宝在家里有妈妈照顾,你放心好了。”说这话的是肥东县包公镇高亮卫生院31岁的女医生赵红梅。每天晚上她都要同老公王奔用视频聊天。
王奔也是一名基层医务人员,2012年从河北大学中西医专业毕业后,经过考试,来到包公镇文集社区医务室工作至今。而他的老家近在咫尺——相邻的王集社区。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身在最基层的王奔一直坚守卫生室工作岗位,从大年三十开始,至今没有返家。妻子年前生产一名男婴,孩子刚满月,作为丈夫,却不能够陪护在身边,只有每天晚上同妻子视频聊天是最幸福的事。每每说到此事,王奔不免生出几多心酸和愧疚。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场严峻的疫情面前,身为社区医生的王奔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坚守在社区卫生室。每天早晨起来洗漱后,便出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查体,待所有人员检测完后,回卫生室开展诊疗。遇到发热病人,王奔总会耐心宽慰对方不要恐慌,并仔细询问发病原因、接触史,做好登记和解释工作,建议发热患者做好自身隔离,并到县指定的诊疗机构确诊救治。
记者走进文集社区卫生室,王奔正在接待社区就诊的群众。“由于疫情形势严峻,每次群众过来,我都要求他们先戴上口罩,勤洗手,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也告诉他们,只要有党和政府的支持,防疫阻击战就一定会打赢,绝不能信谣传谣,造成社会恐慌。”王奔医生如是说。
当询问一日三餐如何解决时,王奔医生笑着说:“我都是吃‘百家饭’。自己医疗室不通自来水,也没有烧饭用具,过年这几天,都是乡亲们主动送些饭菜给我吃。平日里,乡亲们过来量血压、测血糖,我从不收钱,买药啥的,我也仅收个本钱,遇到家庭困难的,甚至不收钱。乡亲们知道我过年这几天为迎战‘疫’情,不得不在卫生室值守,都自发地送饭送菜给我吃。其中黄永庆、黄德权还有包增海三位老人家,都八十多岁高龄了,每当吃饭时,总会叫自家孙子、孙女送些饭菜过来。还有一些群众,我连名字都叫不出,送过来后,人就走了。”
“我们文集社区有三名武汉返乡人员,两名是建筑工人。从1月16日离开武汉返乡。一名是武汉居住人员,于1月22日返乡探亲。这些群众非常恐慌,我每次上门去,都会安慰他们不要紧张,并进行身体检查,询问身体状况。截至目前,三人情况良好,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我会每天坚持,直至疫情解除。”王奔如是说。
这就是王奔,一名最基层的青年战“疫”医务工作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尽职尽责、默默奉献,扎根基层做群众的健康守护者,也有了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保障,才有人民和谐安居的幸福生活。
黄燕飞本刊记者赵杰
新闻推荐
“村里需要我值班的话,我义不容辞。”“值班算我一个!”城山村第二党支部党员罗利梅、施继珍在得知村委在蓝山湾景点门...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