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激活乡村旅游潜力,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推动了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文化搭台唱乡村旅游大戏
文化惠民
给乡村旅游添把火
近日,记者来到巢湖岸边肥东县长临河镇。踩着石板路,走进长临老街,不远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书苑,面积290多平方米,分为8个功能区。一间阅览室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文史、科普等各类图书,当地村民和游客正在专心致志地翻看书籍杂志。村民胡荣生对记者说:“自从书苑建成开馆后,一有时间我就到书苑里看书,周末都会带孙子来参加阅读体验活动,现在精神文化生活充实的很喽。”
肥东县图书馆馆长葛圣梅告诉记者,2018年长临河古街试点建设开放城市阅读空间,建立了“悅·青阳书苑”。每个周末,书苑都会组织开展阅读体验活动,进社区、进学校举办各类阅读朗诵会,既丰富了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提升乡村旅游品位,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长临河老街有很多博物馆,让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长临河镇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先后修缮和兴建了中国收藏博物馆长临河展示窗口、安徽票证博物馆、百年邮电馆、长临河老报馆、长临河民俗博物馆、吴家花园观赏石博物馆等博物馆群。这些博物馆经常举办各种特色展览,吸引很多游客,带火了乡村旅游。长临河镇宣传办主任陈振告诉记者,2018年该镇开展展馆活动50多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据该县文化和旅游局彭余江介绍,肥东县2016年投资新建了一座面积近10000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馆,即将建成开放,届时可以通过最新的科技手段展示肥东地域文化历史,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游览。
长临河镇街头的乡村大舞台,一出精彩的文化大戏正在上演,一段庐剧《十八里相送》的精彩唱腔,引得观众叫好声不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正在观看演出的合肥游客王晓英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有“青砖小瓦马头墙、木雕门窗冬瓜梁、小桥流水环村绕、百米长街古色香”的古镇特点,还有不同于其他江南小镇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她和朋友隔三差五就会来古镇一趟,感受古镇文化氛围,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周末还可以去乡村大舞台,听地道的肥东小刀戏、庐剧等地方戏剧,真是大饱眼福,过足了戏瘾。
据该县文化和旅游局王巨贤介绍,自2014年以来,该县已经连续5年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每年6000多个节目“搬”到田间地头或群众家门口,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成为全民参与的大舞台、全民共赏的大剧院、寓教于乐的大课堂,“送戏下乡”也给乡村旅游添了把火。
特色民宿
让新老游客好体验
一座座特色民宿拉动了旅游、带活了产业,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从巢湖南岸边的“四顶山居”往北,到县域中部的“悦居观稼园”,再到北部分水岭上的“青龙甸”,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休闲度假,民宿产业已成为肥东旅游经济新亮点。
日前,记者来到长临河镇四顶社区,走进依山傍水的“四顶山居”民宿点,这里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环境十分优美。聊起民宿建设的初衷,民宿投资人戴道祥告诉记者,当初看中的是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浓厚的乡土风情,农户闲置的老房子也别具风格,于是决定租赁农户闲置房,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来发展民宿业。对农村老宅进行整体设计时,注重保持乡土气息,突出乡村特色。经过一年的建设、试营业,目前“四顶山居”民宿全面对外开放,节假日人气爆棚,预计年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四顶山居着力打造高端度假精品民宿,为游客带来全新休闲体验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当地不少村民也投资开办民宿。”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副科长王平平说。
吴业军是地地道道的长临河本地人,他告诉记者,当地过去以农业为主,曾是“天不下雨地就荒,一年四季靠天收”。前几年,为了生计他远赴北京打工。近年来,家乡旅游经济发展起来了,让他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两年前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将家里6间老宅打造成新民宿,年收入20多万元。
目前,四顶社区已涌现10多家民宿经营户。针对日渐红火的民宿经济,社区拟成立旅游观光公司,按照高中低的档位定位,统一管理,规范经营。
随后,记者来到该县牌坊乡许井社区。这里曾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2014年被定为市级重点贫困村。自2016年以来,该社区以发展全域旅游来带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将两栋闲置老宅打造改建成一处乡土与时尚相结合的新民宿,对外营业以来,游客络绎不绝,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
得知家乡发展民宿经济,在外务工的村民王周海回到村里,被安排在“观稼园”民宿上班,负责花草养护,每月收入2200元,还能照顾到家。
该乡许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勇对记者说:“许井社区已整村脱贫出列,2018年村集体收入51.54万元,而2014年村里还负债2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投入到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改变了村容村貌,让旅游经济更火,村民生活更美好。”
据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彭余江介绍,今年8月,肥东县出台扶持政策,扶持民宿产业发展,鼓励成立专业合作社,运营农村闲置房发展民宿经济,力争把肥东打造成为合肥市乡村旅游目的地。
文化赋能
促旅游品牌亮起来
肥东素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之盛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已形成包公文化、庐剧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文化等多元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格局。
位于巢湖之滨的长临河镇的1952粮仓文创园,曾是一座破烂不堪的老粮仓,现已“涅槃”成为艺术殿堂。自2017年对外开放以来,连续举办两届全国人文赏石艺术展、水墨名家作品展和首届耕读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正在园内观展的游客李燕对记者说:“这里吸引游客的不单单是景点,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我和朋友都是冲着这股文化味来的。”
记者来到该县桥头集镇“爱情隧道”景点,这条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铁路运输线路,在时光的沉淀下,如今成为年轻人竞相追逐的“网红打卡地”。该镇深入挖掘“爱情隧道”浪漫的人文资源,通过举办爱情诗歌笔会、新诗百年朗诵会等方式,提升“爱情隧道”文化品位,以活动带动旅游。
聊起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新变化,桥头集镇竹塘村党支部书记刘传榜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竹塘村生产挂面有着百年传承手工工艺。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挂面村”的名气更大了,许多老手艺人也重操旧业,节假日前来选购和体验挂面生产手艺的游客络绎不绝,竹塘挂面远销上海、海南等地,年产值达300多万元。一项传统手艺催生了乡村文化旅游,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也吸引离乡务工的老手艺人返乡就业创业,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了旅游的品牌。
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爱国告诉记者,文化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旅游的品牌和灵魂,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中去,才能真正留住游客的脚步,激活旅游发展内生动力。近年来,肥东县深挖地方文化精髓,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以文化赋能发展,让不同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成为文旅融合的一抹亮色,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12日,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江水西引”工程供电电源点之一的肥东县110千伏刘桥变电站,对电力设备进行专...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