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风头劲 大美肥东入画来
长临河特色小镇
肥东撮镇农民剧团其乐融融排练
高铁从俺家乡过
八斗镇桃花节
近年来,肥东县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五个振兴”,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产业融合。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市反哺农村”之路,走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之路,走发展都市型农业、生态型农业、休闲型农业之路。
让现代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本色
在政策集成方面,肥东县注重发挥县级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出台“四个一”乡村振兴发展扶持政策,即:从可用财力新增部分和土地出让金中拿出2亿元成立一个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一个500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建立一个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项目库,出台一揽子政策文件。鼓励市场主体通过流转土地、盘活农房,发展田园综合体、民居民宿等新兴业态。撮镇镇旭光村四季樱源田园综合体成为合肥市最大的樱桃生产加工基地,白龙青龙甸荣获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称号,四顶山居栖舍成为合肥市首家徽派风景民宿。
在产业配套方面,肥东县深度挖掘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增值收益,在县域范围内,构建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全县高标准化粮田达到76.1万亩、温控大棚25万平方米、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1.65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9.96亿元,吸引了现代牧业、白帝乳业、新希望集团等国内农业产业化巨头落户肥东,培育了乐锦记、燕庄油脂、燕之坊、真心食品、凯利粮油等本土企业,荣获“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在利益链接方面,肥东县创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模式,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本,农人互助社为纽带”,推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要素的联接,增进农人增收、农业增效和乡村增美。全县由12家省级龙头企业、20家市级龙头企业牵头,采取粮食产业联合体、蔬菜产业联合体、养殖产业联合体、生态循环农业联合体等四种模式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2家,带动全县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0多家家庭农场、4.6万户农户共同参与联合体创建。建华社区在全省先行开展“三变”改革试点,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本化,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权,实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人是股东,人人按股分红”,年收入增加到130万元,分红30余万元。
农业产业化发展为脱贫攻坚筑牢了强大支撑。自2016年来,全县14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19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已由2.36%降到0.007%。
让生态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在城乡融合方面,肥东县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引路,优先推动南部“四镇四区”打造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逐步提升北部片区。围绕自来水城乡一体化,实施全县供水一体化工程,该县自来水厂通过收购整合原15个乡镇水厂,为16个偏远乡镇提供优质放心水。围绕污水处理设施城乡一体化,完成中北部乡镇9座污水处理厂、100公里污水管网及46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30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围绕供电城乡一体化,投资6.4亿元完成500千伏众兴变、南部220千伏网架优化、110千伏范同路变等工程,实现乡镇变电站全覆盖。围绕天然气城乡一体化,铺设管网覆盖元疃、梁园等7个乡镇农村地区,签约用户18.5万户。围绕道路交通城乡一体化,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求,完成2300公里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各乡镇均有一条以上通往县城的二级公路。围绕公交城乡一体化,投入4亿元,先后开通镇村公交线路48条,公交车通达全县所有行政村。
在规划先行方面,肥东县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群众意愿,对全县3774个自然村进行了摸底分类,初步确定集聚提升类1052个、搬迁撤并类2457个、城郊融合类13个、特色保护类39个、留白的213个。对作为未来农村人口永久定居点的中心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优先建成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对于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注重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有序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对于将自然消亡的空心村,有序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同时抓好基本的卫生保洁。对于生存条件恶劣、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加快实施撤并搬迁,结合土地整治进行复垦。对于那些一时看不准的村庄,不急于下结论,适当“留白”,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
在环境提升方面,肥东县认真执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一体化推进美丽乡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国省干道高铁沿线“三集中一提升”。共拆除破旧违法房屋200万平方米、320处违法广告牌,修复8条交通干线破损道路,实施马湖等8个乡镇沿街立面改造,完成112公里弱电入地,完成1.7万户改厕年度任务,29个中心村28座污水处理设施、140公里主支管网全面开工建设,99个村庄清洁整治村和33个县级示范点整治完成,11个省级重点示范村获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被评为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长临河镇吴大海、靠山杨村民组作为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共投资约600多万元,拆除58处4000余平方米无功能用房及违章搭建,两个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肥东县严守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把好乡村产业和重大项目的环境准入关, 坚决落实“六个不批”,坚决杜绝“两高一低”项目落户,今年以来共关停27家散乱污企业、整改48家。
让乡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蕴色
在培训新农民方面,肥东县注重发挥新乡贤、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学乡贤、讲道德、做好人”系列活动,建立“桑梓人才”信息库,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邀请在外各行各业有德行、有威望的乡贤回到家乡参与乡村建设、弘扬乡村文明,把乡贤文化与民俗文化、祠堂文化有机结合,已在全县建设了12个村级乡贤文化馆,展示了一批群众可学、可敬、可亲的身边榜样。为加快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理念的转变,今年以来,肥东县在长临河、八斗、桥头集等乡镇试点建立“垃圾分类兑换超市”,村民除捡拾垃圾直接兑换日用品外,也可用积分兑换生产生活用品,达到一定积分,可参与“文明示范户”评比,门前三包、庭院美化、志愿服务、护河禁渔、好人好事、捐资捐物、义务献血、孝老敬亲等行为,均可获得积分,在农民群众中逐步形成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绿色生活理念。
在倡导新风尚方面,积极提倡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全县18个乡镇分别成立红白理事会,提出“喜事廉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倡议,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坚决遏制吃喝风、赌博风、攀比风。同时,注重挖掘本土的包公廉政文化的精神内涵,兼顾传统与现代,对喜宴档次和规模进行“瘦身”,推出“包公家宴”系列套餐菜谱,菜谱共有20道地方家常菜,村民办事从中选10道或12道菜即可。每道菜在原有的菜名基础上,都起了廉洁吉祥的“别名”,如莲子开口汤意为“廉心一片”,红椒炒黄鳝取名“择善而交”,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网、中纪委网站、学习强国转载。
在发展新文化方面,肥东县采取“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满足农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每年举办农民丰收节、万亩桃花节、建华荷花节等农民文化节庆活动。在全省首创“全民文化月、送戏进万村”活动,采取“送、挖、凑、借、请、创”方式,发动全县文化志愿者利用一个月时间,将5000多个节目“搬”到全县335个村居,在全省首次实现文化活动村级“全覆盖”,约60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用丰盛的文化大餐。
让红色领航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色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便会蹄疾步稳。肥东县以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全县2100个党支部搬到抗旱救灾第一线、搬到脱贫攻坚最前沿、搬到为民服务主阵地,激励51000多名党员干部亮身份、树形象,当表率、做示范。
在增强战斗力方面,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为重点,全面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选派20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及时调整不能胜任的支部书记2名,支部委员11名,选拔培养后备干部12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5名,规范党组织工作制度110项,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显著提升。
在凝聚向心力方面,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全省首创“为民服务村企一体”模式,把全县335个村企一体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成集党务服务、村务服务、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于一体,电子党务、电子村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村级综合服务大平台,涵盖8大类30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切实让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做到服务群众“有求必应”,发动群众“一呼百应”。
在激发内生力方面,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双十”工程为抓手,按照“盘活资产、整合资金、开发资源”的思路,确定服务创收、托管经营、兴办实体、村企共建等“十种发展模式”,采取改造升级粮库、兴建光伏电站、发展农村电商、发展乡村旅游、创新资本运作等“十种具体措施”,到2019年底,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的村达到20个,到2020年底,经济强村比重达到10%,逐步消除收入5万元以下的空壳村、薄弱村。
新闻推荐
为扎实推进“绿书签·2019”集中宣传月活动,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响导乡文化站联合响导学校开...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