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用生命守护平安
孟鸣之,男,1996年12月出生,生前任肥东消防救援中队四级消防士。他2015年9月从地方高校新生入伍,入伍四年,时间虽不长,但经验丰富,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成功救出被困人员50余名,先后荣获优秀士兵1次、优秀士官1次、嘉奖2次。
直面生死,他无所畏惧
2019年1月18日凌晨2时27分,肥东县庆超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一个高约13米的谷物烘干机着火,如果不及时处置,会引燃周边6台大型机器和附属厂房,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接到报警后,肥东县中队立即出动2部消防车、14名指战员赶赴火场。为尽快控制火势,孟鸣之和战友们迅速展开扑救,赴一线作战,抵近烘干机底部,架设水枪阵地,实施有效灭火。3时30分许,烘干机外部明火被扑灭,内部火势也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在阴燃,不断冒出浓烟。此时,正值凌晨时分,由于缺乏人手,公司内部存储的18吨谷物无法及时转移,一旦灾情扩大,这批可供40万人食用一天的粮食将受灾,势必干扰全县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经过进一步侦查,中队长李洋决定:在烘干机顶部架设水枪阵地,从观察口向内射水,加快灭火速度,彻底扑灭火灾。中队长一声令下,孟鸣之主动请缨,和合同制队员李晓俊一起,顺着唯一可用的、宽度仅为20厘米、垂直高度13米的楼梯爬到烘干机顶部,利用水枪向内部灌水,进行冷却降温和阴燃清理。由于烘干机顶部可用于操作面积仅为1.62㎡,中间还有0.25㎡的观察口,可供人员踩踏操作的实际面积仅为1.37㎡,登顶灭火的孟鸣之转个身都十分困难。看到抱着水枪一动不动的孟鸣之,李晓俊大声喊道:“班长,我们换一下吧,这样你太累了。”孟鸣之头也没回,回答道:“今天情况复杂,还是我来!没事,我挺得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此时,现场烟雾越来越浓,有毒气体越来越多,从观察口不断溢出,将孟鸣之和李晓俊完全笼罩起来。气温越来越低,孟鸣之却全身滚烫,瘦小的身影在弥漫着烟雾和毒气的空间里忽隐忽现,他硬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战斗了2个多小时。突然,孟鸣之听到空气呼吸器传来“嘀嘀嘀”的报警声。“晓俊,我的空呼没气了,马上给我换一个。”孟鸣之一边说,一边抱紧水枪,小心地移动身体,在最佳位置继续打击火点。话音刚落,他脚下一滑,从烘干机顶部滑落下来,掉入烘干机内部。
中队指战员立即展开施救,第一时间将他从烘干机内抬出来,并迅速送往肥东县人民医院救治。6时10分,火灾被完全扑灭。此时,孟鸣之已经躺在医院内,危在旦夕。上午11时40分,肥东县人民医院宣布孟鸣之因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
直面险情,他冲锋在前
4年,短短1562天,孟鸣之几乎每天都在训练场上。作为一名95后青年,他不好颜值好肌肉,不爱网游爱撸铁,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锻造出了钢铁般的意志。虽然刚刚度过22岁生日,孟鸣之的身上早已伤痕累累。最长的一道伤口,是在训练时留下的,当时就缝合了6针。“作为消防队员,我们的命运早已和党、国家和消防事业紧紧拴在了一起,忠诚于党、奉献于消防事业,是我们永不改变的初心,也是我们始终如一的使命。”孟鸣之在入党申请书里这样写道。
国家应急管理部追授孟鸣之同志为烈士,消防救援局追记孟鸣之个人一等功,共青团安徽省委追认他为省五四青年奖章,省消防救援总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本刊记者顾雯鑫
新闻推荐
人生短短数十载,怎样在刹那间体现永恒的雷锋精神?怎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梁园镇梅桥社区居委会河东...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