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东邑江淮名校,精品高中桃李天下 回望教育人奋进峥嵘岁月 奏响新时代追梦华彩乐章 从四所历史老校看肥东教育七十年跨越式发展历程
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安徽省“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安徽省教育强县等一个个殊荣,见证着肥东教育七十年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让全社会看到,一批又一批肥东教育人共同努力,开拓出一条与时俱进的创新崛起之路,实现了肥东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规模不断扩大、队伍日益壮大、结构日趋合理、质量不断提高、发展更加均衡的历史性跨越,从而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对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更为建设大富美强的现代化东部新城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近日,记者就走进肥东县四所历史老校,带您去探寻肥东教育七十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庐州东邑,吴楚要冲,一中名校,坐落于斯。”1956年,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创办于“包公故里”的肥东县城,1999年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高中。2016年,学校搬迁至肥东东部新城。建校63年以来,学校先后有“店埠中学”“肥东中学”“肥东一中”等多种称呼,1985年,才被正式定名为“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虽然校名几经沿革,但肥东一中的文脉却一直传承至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肥东一中的大门设计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演变,从而为这所老牌名校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教育变革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
肥东一中原教科室主任王世凯告诉记者,通过走访当年的教育前辈了解到,肥东一中于1956年春开始筹备,办学肇始的肥东一中大门非常简陋,不过是泥土和石头垒砌而成,正门两边设有围墙,也是稻草混土垒砌。之后一直到1966年建设校门时,校门两边建砖体柱墩,中间建两扇对开铁门,铁门上镌刻时任省长题写的红色校名“安徽省肥东中学”。从1984年一直到1997年,是肥东一中的突破性发展时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校园面积达到了8万平方米。1990年时,学校的老校门得到改造,新建的大门为船型结构,高约10米,宽约20米,上悬铁铸大钟,镌刻“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红色大字。新大门的设计寓意着“扬帆远航”。而这一时期的肥东一中,有了明确的办学主导思想,实现了办学的大跨越,跻身全省先进办学行列,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
2003年,由于发展需要,肥东一中重建了校门,在大门上方还镌刻了时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的校名,新校门大气典雅。在2008年,学校确立了“精品高中,江淮名校”的办学目标,正式开启了内涵式发展办学道路。2014年,肥东一中新校区破土动工。现在肥东一中的新校区内,崭新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无不一应俱全。新校区主大门有着独特的“四海归堂”设计造型,寓意着63载的哺育教化,从肥东一中大门走出去的精英人才早已遍布五湖四海。每一年都有一批毕业生考入全国知名高校,他们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而如今就读于肥东一中大门内的莘莘学子,在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中,勤奋刻苦,砥砺求进,全面发展,追寻着新时代高中学子的教育之梦。
如今的肥东一中已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该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61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36人,获省部级表彰6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7人入选市县教育家培养工程,11人被评为市县拔尖技术人才,近百人次被评选为合肥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位居合肥各级各类学校前列。学校高考成绩逐年攀升,并连续20年荣获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带着令人难忘的峥嵘记忆,在新校区宁静优美的和睦湖畔,新时代的一中人在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校址上,正续写着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
烽火岁月一口“大钟”,爱国主义教育薪火相传
肥东县梁园中学
坐落于庐东千年古镇梁园镇、鲍照故里的梁园中学,自1941年建校以来,在风雨兼程中已经走过了78年的历程,是肥东县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完全中学。走进梁园中学的校园,教学楼前一颗锈蚀的炮弹壳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了解,这颗炮弹原是日军轰炸梁园时所丢下的一颗哑弹,后被梁中所得掏空炸药后悬挂在树上,敲击弹壳所发出的声音便成了学校上下课的“铃声”,六十年代的梁中师生亲切地称它为“大钟”,每当回忆起当年求学的情景时,这口大钟悠扬的钟声总能穿透岁月让人难以忘怀,更成为该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已经80岁高龄的梁园中学退休教师吴本俊,在梁中的学生时代和同学们一样,每天清晨一听钟声响起,就纷纷起床学习,学校大钟清脆悦耳的钟声连五里外都能清晰可辨,而有了钟声的调节,上千名学生上下课、吃饭睡觉都有了统一的作息时间。之后即便用上了电铃,在教学楼前大树上挂着这口大钟的表面也早已斑驳,但它仍默默地守护着梁中一代又一代师生。一旦遇到突发停电,这口大钟就会立刻发挥其神奇的作用,用钟声来调节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大钟”与梁中师生的情愫早已难分难解,它所传承下来的那段历史的记忆,更在一代代师生心中绵延不断。
在梁园中学的东南侧,至今还矗立着一排8间青砖瓦房,这是该校建于60年代的学生宿舍,在当时已是肥东县最好的学生宿舍了。历经沧桑岁月,这排青砖瓦房如今亟待维修保护。随后记者来到了现在的梁中学生宿舍,现代化崭新的宿舍楼,空调、洗浴间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与60年代最好的学生宿舍恰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正是肥东县委、县政府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学生就学和生活环境,“上好学”已不再是梦想。而梁中的“大钟”与当年青砖瓦房的学生宿舍则成为梁中发展最好的见证者。
1985年就读于梁中的学生孙伶敏如今已是该校一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她还清晰地记得学校当时组织的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邀请“共和国卫士”王强来校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讲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战场故事,同学们听后热血沸腾。“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校还邀请了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的老革命战士戴清来校,给孩子们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戴老先生用亲身经历阐述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真谛,把革命传统与青少年思想实际相结合,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了生动的一课。”梁园中学党支部书记音邦明说,为上好新时代的思政课,该校更是将思政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如让孩子们通过参观梁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科学岛等,感受新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巨大发展成就。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契机,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师生爱国情,增强国家观念。
由于地处农村,随着城镇化发展加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曾经培养过无数英才的梁园中学也和各地的农村中学一样,面临着生源萎缩的现状,学校里的留守少年较为普遍。但多年来,梁园中学一直坚持人本教育,实施全人教育,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开展教育,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各方面天赋得到应有的发展。学校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规律,优化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形成了德育教育长效机制。梁中教师继续发扬坚韧、进取、人文、奉献的精神,从而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好教师。近年来,更有多名教师获评“肥东县最美老师”“肥东县新时代好老师”“肥东县名教师”。同时,学校还将体艺为基,情智为核,实施全人教育作为办学目标,把体育、艺术爱好和能力作为学生人生发展基础要素来培养,并取得了长足发展,更先后荣获“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合肥市篮球特色学校”等称号。
用爱养育用心教育,做肥东学前教育先行者
肥东县实验幼儿园
早在1958年,肥东县实验幼儿园在一家祠堂内创建,至今已走过了61年的峥嵘岁月。从早期的托儿所到如今的集团化办学,肥东县实验幼儿园走出了用爱养育、用心教育的成功之路。至今,在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星光部的操场一角还安放着一个几十年前制作的铁制“大鱼”,从从前孩子们喜爱的道具到如今幼儿园的“活化石”,所折射出的是实验幼儿园师生们的代代相传和爱心养育。
如今,在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星光部的办公室内还珍藏着一张几十年前的珍贵老照片,照片拍摄的内容是当年肥东县实验幼儿园的教务主任吴永龄老师正在和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进行交流。据了解,这是肥东县实验幼儿园创建时期拍下的珍贵照片,照片上孩子们穿着厚实的衣服,在吴永龄面前孩子们露出了微笑,黑白相机将此定格,然而细看照片的背景唯有单调的屋舍,却难觅孩子们爱玩的道具,但那时孩子们的脸上依然流露出幸福的笑容。也正是因为这张看似普通的照片,却让实验幼儿园如今的园长和老师们了解到,原来肥东县实验幼儿园的办园历史竟然可以追溯到1958年。
据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副园长唐永生介绍,当时的幼儿园是地主家的一个祠堂,仅仅只有几间房子和几位老师而已。幼儿园创办的本意是为县城机关工作人员子女提供一个托儿所来负责照看孩子们,但由于需要照看的孩子实在太多,幼儿园很快扩充到九到十个班,分为大班、中班和小班。因教师缺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从当时的肥东县实验小学调拨了一些骨干老师前来支援。在第一任园长李园长的带领下,肥东县实验幼儿园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因为一些历史原因,1969年幼儿园停办了。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肥东县实验幼儿园得以重建,由于找不到园舍,园长周道蓉便借了一个机械厂厂址将幼儿园一手创办起来,1989年才最终搬回肥东县店埠镇的老园址。此后的1992年,该园成为市级一类园,由此正式迈入正规化办园的道路。2014年该园成为省级一类园。至今算下来,幼儿园前后已有5任园长,正是在这些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幼儿园规模越来越大,办学的口碑也越来越好。
在2015年,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肥东县实验幼儿园适时提出了集团化办学的方针,成立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目前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是全县唯一一所省级一类幼儿园,拥有星光部、御景部、红旗部、禹洲部4个园所,集团化办园初具规模,实现了特色化和创新发展,区域影响力逐渐增强。2019年,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实现一园五部的新格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星光部,肥东县唯一的男幼师崔强老师今年荣获“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潜心幼儿教育近10年,勤恳踏实又充满敬业,崔强的付出在幼儿园内传为佳话。事实上,崔强只是该园教师队伍中的一名优秀代表和榜样,在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目前共有近两百名教师,整个教师队伍充满活力。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进行了内蕴有德的系统化园所文化建设,最新提出“同心圆”的园所文化,画出幼儿的乐园、爱园、福园、美园,圆连圆、圆套圆,编织幼儿美好发展之梦。“同心圆”以一点为发端,无限延伸的状态,代表着园所集团化办学和而不同,主特色鲜明,各分园从实际出发,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状态,在新时代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曾是安徽素质教育翘楚,百年老校如今再绽芳华
肥东县实验小学
1915年,在肥东县店埠河畔,肥东县实验小学在当地一家祠堂内成立,开创了肥东小学教育的先河。一百多年来,这所老牌名校培育了无数的社会英才。谈及实验小学的发展历程,肥东县教体局语委办副主任、语文教研员黄雯卿如数家珍,从这里读书识字到回校工作,她对实验小学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据介绍,1976年黄雯卿随父亲来到肥东,成为肥东县实验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当时的环境条件很差,给初来乍到的黄雯卿第一印象是校舍简陋得难以想象:教室仅仅是几间土坯房,很多同学都没有课桌,连老师的三尺讲台也是土坯搭成的“草台子”。由于学校无法提供板凳,孩子们只能从家里带来各式各样的板凳,有四条腿的椅子,也有两条腿的凳子,有高的,也有矮的,当时的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学习。但她说,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同样爱玩,门口的空地、大树的树荫下常常是孩子打发课余时间的最好去处。至今,实验小学还保存着当年孩子们在课外活动时的一张老照片,教室门口的大树上挂着杆子,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爬高比赛,虽然设施简陋至极,但从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上可以看到他们是无比的欢乐。
正是难忘实小的培育之恩,1985年,年轻的黄雯卿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便义无反顾地来到实验小学任教,一干就是25年。她说,八九十年代的实验小学也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时代,历经几任校长的励精图治,学校的师生们创造了学校历史上辉煌的一个时期,一度入选“全国百所名校”。“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实验小学的巅峰时期,学校开设了‘第二课堂’‘开智宫’等课程,在当时十分超前,我们的成熟经验更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教师前来听课。”黄雯卿自豪地说,当时实验小学开设的25分钟“语智课”“数趣课”与正常的学校课程实行长短课交替,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趣味性起到了重要的开创作用。即便在当时的全省小学教育中,肥东县实验小学也当之无愧走在了最前列。
走进如今的实验小学,黄雯卿深有感触地说,学校变得更大了,教学设施更加齐全,标准化的操场早已成为基本配置。硬件设施的大力提升,全校教师们的“软实力”也有了极大提高。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实小人薪火相传,更走上特色发展的康庄大道。肥东县实验小学校长张健告诉记者,在日前举行的2019年度合肥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击剑比赛中,肥东县实验小学团体和个人均取得优异成绩,让众多的市区学校刮目相看,当然这只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侧影。现在的实验小学逐步形成了篮球、乒乓球、黄梅戏、经典诵读、读书讲故事、绘画、书法等水平较高、有影响力的体育、艺术项目或团队,这些项目的比赛成绩喜人:连续多年获肥东县“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一等奖,2019年经典诵读获合肥市、安徽省一等奖,参加全国比赛。2015~2017蝉联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男子团体、女子团体 “三冠王”,2017年获合肥市“戏曲进校园”方案展评活动二等奖。学校的小篮球队曾获“姚基金”小篮球省级联赛亚军……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辉煌历史的肥东实验小学,必将在新时代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长风破浪会有时,砥砺奋进谱新篇。肥东一中、梁园中学、实验小学和实验幼儿园的沧桑巨变,只是肥东教育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2019年是全面完成教育“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关键之年,肥东县将进一步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各项措施,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而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升百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昂卫明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许家权 王兵/文 刘职伟/摄
新闻推荐
(上接1259期)(三)事实劳动关系通常来说,劳动争议应否受理,是以争议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其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范...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