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记录 肥东公共交通变迁 肥东老照片《第一辆公交进城》背后的故事

江淮晨报 2019-09-12 07:18 大字

2007年11月12日,第一辆公交车首进县城。

晨报讯 12年前,当第一辆公交车从合肥驶入肥东县城,众多市民站在路边欢迎崭新的公交车,其中就有肥东摄影爱好者贺克政。当时他拍下的照片,如今入选了肥东东城文传公司主办的“光影70年·魅力肥东”老照片征集活动最终100幅优秀作品,这张照片也反映了肥东公共交通的变迁。

从“小红车”到公交进城

今年73岁的贺克政告诉记者,在2007年之前,肥东县百姓出门想去合肥的话,大多是乘坐一种红色外壳的面包车,百姓都称之为“小红车”。“一辆车里只能坐7个人,根据出门距离收费。”贺克政说道。

贺克政印象最深刻的是,夏天里的“小红车”,特别是早晚高峰,车内温度经常超过40℃,满满一车厢人像被塞进了密不透风的沙丁鱼罐头。2017年11月12日,对于肥东的公共交通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一天。当崭新的绿色的38路公交车从合肥一路驶进肥东县城,肥东县正式有了公交车,从合肥市瑶海区的滁州路到肥东客运站,极大方便了肥东县市民出行。

贺克政告诉记者,尽管和现在的空调公交车相比,当时第一辆公交车条件比较简陋,但是当它来到县城后,还是吸引了很多百姓站在路边,每一个人都想看公交车的样子,迫不及待地想坐上感受一下。

“当时大概二十分钟一班车,从第一站开始,公交车就站满了人,如果上去迟了,就要再等几十分钟。”贺克政说,“当时坐公交车从肥东到合肥市中心,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时间。”

从公交时代进入地铁时代

在第一辆公交车进入肥东后的第十年,地铁也开始方便肥东县百姓的生活。2017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二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肥东县的百姓可以从三十埠站,更加快速地来到合肥市中心。

“以前到市中心一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半个多小时。”肥东县市民王时远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是乘坐地铁上下班,公共交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节约了百姓的时间。

从第一辆公交车进城到如今坐地铁上下班,肥东市民们感受到了一个城市脉搏跳动的力量,生活圈子越来越大,出行的方式也越来越便利。新中国成立70年来,肥东的公共交通不断蜕变,在承载城市变迁印记的同时,也在市民乘客心中留下了许多难忘回忆。

晨报首席记者 周坤

新闻推荐

撮镇镇政策宣传到位群众积极响应

撮镇镇大郭东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部自7月31日入驻大郭社区以来,当地群众一直积极配合,甚至出现了征迁户争先恐...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