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包公家乡来——古端州探寻包公足迹
○采访团留影 ○肇庆包公文化园 ○采访团受到热情接待 ○包公井造福肇庆 ○七星岩包拯石刻“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广东省肇庆市包公文化园包公祠入口处,包拯唯一传世诗作《书端州郡斋壁》刻于石壁上,向游客展现包公的立身之本。
为纪念包公诞辰1020周年,“我从包公家乡来”活动大型融媒体采访团于8月22日至24日,在肇庆包公文化园、包公井、七星岩等地,探寻包拯留下的足迹。此次活动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合肥市委宣传部、肥东县委主办,新安晚报社、肥东县委宣传部承办。
肇庆(古称端州)是宋代名臣包拯在岭南任职之地。千百年来,包拯铁面无私、勤政为民的形象深入人心。“包拯扬名于开封,但青天之名始于端州。”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咏浩告诉记者。1040年,包拯任端州知州,他虽然只在端州做过三年官,任内为端州百姓挖井除疾、排沥垦荒,并建仓修驿、兴学教化等,端州百姓安居乐业,人们称包拯为“包青天”。
互赠砚台传承包公文化
“两座城市虽然相隔千里,却因包公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深厚的联系。”安徽肥东、广东肇庆和河南开封,是包公出生地、成名地和扬名地。用肇庆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黄兴的话来说,就是“出生于庐州,成名于端州,扬名于汴州。”在黄兴看来,包公是正义的化身,千百年来受到百姓敬仰,也是历代官员学习的楷模,更是当代党员学习的榜样。
采访团来到肇庆包公文化园,漫步园中,感受包公文化。据悉,包公文化园是在原肇庆包公祠基础上改造和新建的,园内陈展实物近1400件(套),包括480件(套)文物类实物。黄兴告诉记者,公元1040年,包公升任端州权知军州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主政端州岁月,为肇庆的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事。为了弘扬和传承包公的廉政文化,肇庆市以包公治端史迹为题材创作出品了大型原创廉政音乐剧《青天之端》,很多观众看了这部剧之后都感动流泪,“幕幕有热泪,场场有掌声。”
黄兴说,包公“青天”的名号最初就是从端州百姓的嘴里喊出来的,包公治官三年,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为百姓谋福利。当他调离端州时,当地的老百姓无不为之感到不舍,纷纷去送别包公,在码头集体连喊三遍:“包青天!包青天!包青天!”从那时起,“包青天”的名号逐渐名扬四方。
在肇庆市包公文化园,“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和肇庆市研究包公文化的有关专家齐聚一堂,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包公家乡来的客人”受到了肇庆当地的热烈欢迎。活动现场,肇庆肥东两地还互赠了砚台,既增进了两地友谊,又推动了包公文化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包公精神直到现在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传扬包公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担当。互赠砚台也是为了纪念包公廉政爱民的事迹。”肇庆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黄兴表示。
探寻包公工作足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冯咏浩用《论语》里的一句话表达了对“我从包公家乡来”融媒体采访团的欢迎。自1965年参加工作后,冯咏浩就一直研究包公文化,亲自参与设计和修复包公文物,“我喜欢在一线工作,看着文物由设计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很有成就感。”如今,冯咏浩已经退休十七年了,但他仍然割舍不下对包公文化的热爱。在去包公井的路上,冯咏浩给采访团一行讲起了包公井的由来。
包公在任期间,端州百姓常出现“春瘴”疾病,包公几经走访考察,发现疾病的根源是老百姓饮用了不干净的河水所致,为了根治瘴疠,包拯效仿老家安徽的做法,开凿了七口状如七星的水井,解决了老百姓的饮水问题,当地百姓十分感激,将这七口井亲切地称为“包公井”。
边说着话,采访团一行在冯咏浩的带领下来到了清泉井亭,亭子里是一口井,井口用铁栅栏封住,但里面仍有水。冯咏浩说,这是目前七口井里井栏保存最完好的一口井,“这是包公留下来的原汁原味宋代的井口,打水时绳子在井口磨出的痕迹都清晰可见,很有纪念价值。”冯咏浩说,包公在肇庆人心中地位很高。尤其是父辈,“我母亲十分崇拜包公,有什么想不通的问题就去拜包公。”
寻找包公存世唯一手迹
8月23日上午,采访团来到了肇庆七星岩景区,漫步其间,峰林、溶洞、湖泊、碑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题让人叹为观止。
冯咏浩介绍到,石室岩摩崖石刻中有一处包拯手书的题名石刻,这是国内外唯一存世的包公手迹。包拯调离端州去开封上任之前,提点邢狱周湛和钱聿来肇庆这边考察包拯的政绩,其间包拯带着他们来到七星岩,在岩壁上写下三行字,并请工匠刻上去,“跟现代人说到此一游的意思差不多。”冯咏浩打趣道。
据介绍,七星岩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七座石灰岩峰排列状如天上北斗七星而得名,景区内的摩崖石刻是岭南地区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岸石刻群,留下了李邕、李绅、包拯、周敦颐、陈恭尹、朱德等500余壁唐、宋、元、明、清及当代的名人诗题。
两地交流包公文化
8月23日下午,采访团与肇庆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就如何更好地弘扬包公文化、传承包公精神召开座谈会。新安晚报社副总编辑甘社会,肥东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著名诗人许泽夫,肇庆市委外宣办主任段建新,以及研究包公文化的著名专家学者和采访团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对于这次安徽媒体采访团来到肇庆进行包公文化交流,段建新在致辞中表示很激动,“包公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清正、廉洁,还体现在孝道、勤政为民等方面。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两地的文化交流能让包公精神内涵更好地传承下去。”段建新说,小时候,父母爱给自己讲包公的故事,还会去看包公的戏,对包公的故事十分了解。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人和小孩子不再像以前一样爱看电视和戏剧,这也引起了段建新的思考:怎样在互联网时代将包公的故事传承下去?“‘我从包公家乡来’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肥东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泽夫说,93版电视剧《包青天》将包公的名号传遍四方,而主题曲中第一句“开封有个包青天”让很多人误以为包公是河南人。后来经历史文化学者研究考证,才让大家知道包公的家乡在安徽肥东。作为包公的故里,肥东要更加重视包公文化。“肥东目前也在筹建包公文化园。”许泽夫在座谈会上说,“虽然肇庆和肥东相隔千里,但因为包公又让两地仿佛近在咫尺。”肇庆对包公文化的重视值得肥东学习和借鉴,希望两地以后能继续合作,共同将包公文化发扬光大。
新安晚报社副总编辑甘社会在座谈会总结发言中说,肇庆是包公的成名地,虽然包公在此为官时间不长,却是他人格魅力、精神典范彰显得最为突出的时期之一。甘社会表示,今年是包拯诞辰1020周年,作为他的家乡人,组织本次活动,就是对包公最好的纪念。“纪念包拯,更要弘扬包拯文化,传承包拯精神。包拯是肥东的,合肥的,安徽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包拯的清风吹送,影响所在。”甘社会表示,包公“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在新的时代,倡导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包公精神更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作为媒体,弘扬包公文化,传承包公精神,更是责无旁贷”。
著名学者马丽春表示,自己正在写一本关于包公的书,“包公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特别是包公的调查精神,贯穿在他的整个为官生涯中。每到一处他都做了大量的调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举动。”她还表示,如何在青少年当中更好地宣传包公文化,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肇庆市文化局原局长、文史专家、文化学者孙重维在研讨会上表示,包公文化和当代廉政理念一脉相承。孙重维是合肥人,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前两天听说老家的媒体要来肇庆,心情十分激动。”孙重维说,虽因工作原因很少回家乡,但包公文化仍是他和故土的联系,一直以来,肥东的专家学者向肇庆提供了很多关于包公文史方面的资料,孙重维表示十分感谢。孙重维说,包公到了端州上任后,就借鉴家乡的经验,打井,疏通河流,排沥屯田,“可以说,端州的市政建设是从包公开始的。”孙重维幽默的话语引得众人一片笑声。他说,“不持一砚归”是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故事,塑造了包公清正廉洁的形象。孙重维认为,这与当代廉政、勤政的理念一脉相传,“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政治理念,包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在孙重维看来,老百姓对于包公的拥护和爱戴反映了人民对社会发展、政治清明的向往,“盼望好皇帝、盼望好官吏,才能过上好生活,这是老百姓很淳朴、很实在的想法。”
在肇庆市委办公室原副主任、文史专家李护暖看来,包公是有操守的官员榜样。“见到从包公家乡来的人非常高兴!”虽然已是80多岁的高龄了,李护暖仍是精神矍铄,在谈起包公的故事时,双眼更是闪烁着光芒。他说,虽然包公在端州任职时间很短,但是影响深远超出想象,“在肇庆,要问老百姓认不认识某位历史人物,他们可能不知道;但要是问起包公,没人不认识。”在民间,关于包公的故事有很多,李护暖给大家讲了几个关于包公的传说,虽然不免有些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百姓对包公的拥护。李护暖说,清正廉洁是包公最令人敬佩的地方,“在肇庆,有理想、有操守的官员一定会把包公作为自己的榜样。”“包公为官期间,做的事情都是与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李护暖说,现在经常讲“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包公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思想高度,“包公永远将人民利益放在最前面,因此才深受百姓爱戴。”
本刊记者顾雯鑫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开学在即,肥东一少年因不想上学而受到父亲的责骂,负气深夜离家出走,徒步流浪近40公里。8月22日,肥东县公安局星光...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